关灯
护眼
字体:
《农民春秋》第三十一章 清江放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晚上下了一夜的雨,桃花汛说来就来了。.第二天一大早,宋宗彪连忙把木排专班的人马带到清江岸边码头,做好一切放排的准备。

排工们开始扎排,也叫翘排,将木材梭下平水潭上后,用采来的野藤将杉条一根一根并排码整齐,首先要牢牢的捆绑维系在一起,为了捆绑的更扎实一些,用了不少的翘棒,将野藤翘得紧紧的。

先要扎底子,一张排做底子的杉条一般十根左右,选取优良杉条,既要粗大,又要端直,在树头上凿孔,用横木串成挺梁,将排底紧紧的串牢,两头使楔子,使之不能因捆扎不牢而分开。然后一层一层往排上码树,垒成一张巨大的木排。

木排两边各有一根只用粗藤连接而不被捆扎的杉条,用做橹木,作为掌握前进方向的重要工具。挺梁正中置一棹桩,唤为将军柱,棹木劈为桡形,唤为头桡和梢桡,它们的作用是在平潭前进时作动力。

一张木排扎成后,还要用粗壮的记水(竹缆)纵向放水(捆扎),也就是缆扎起来。

木排扎成后,就带信将家里的亲人们通知来到沙滩上烧开头。这是放排最神圣、最隆重的时刻,它比伐青山、上赶路、拉箱、摆吊等任何环节都隆重一些,因为工人们从今天起由木工环节正式转为排客环节,将要离开亲人,奔向远方。家人们则要留在滩头,为排客们祈祷平安,于是便有了烧开头这种原始宗教般的风俗。

人们在河滩燃起熊熊篝火,有烧猪头肉的;有烩烤野味的;有用三块石头架起大铁锅煮饭、炒菜的;还有搭起临时炕架,吊上鼎罐熬汤、煮肉的。一切准备就绪,就在沙滩上找一块平整的大石头,抬上烧酒,摆上碗筷。排客和亲人们围坐一圈,举起大碗大碗的烧酒,狂喝不止。他们确信吃饱喝足后,就有使不完的力气、用不完的劲,只有这样能吃能喝的人才能成为征服狂放的清江激流险滩的勇士。

宋宗仁和宋宗彪他们正在吃喝,从河对面坡上下来了一班赶路的不速之客。宋宗仁看见,连忙用小排将那些人接过来一同吃喝。那一班人也不客气,接碗就喝,端碗便吃。

他们知道,这是清江排客的豪放气质。他们在烧开头的时候必须将所备饭菜、酒肉吃尽,有人来帮忙喝酒吃肉,表明有贵人支援,预示着“一帆风顺”的吉兆。将饭菜吃个锅底朝天后,点棹发排,一路顺风。

到了预定吉时,宋宗仁喊出“放排”的号令,所有来送亲的女人们全都红了脸,掉转了头朝河岸看去。谭妙芸也在众家属之中,一脸的惊奇和兴奋,原来,排客们全都脱光了裤子,全身精赤条条一身腱子肉,**的那一套行当也毫无遮掩的摆来摆去。

后来,一路的排夫子打趣:“那会儿,这么多的赤条条晃来晃去,还是数小老虎那东西最大。”宋宗彪就想,自己老婆这样说,也没个比较;现在比较了,莫非就是真的了?那李得成呢,他还没有比较吧,他那个东西一定不会小!

下了河,上了排,排客们都全身心的放排去了,任何邪念全不存在,当做的那些事在家里这些天也都超负荷的做了,再无牵挂。就是说,无论你是谁家的女人,都要面对这一帮精赤条条的土家汉子去搏击清江浪潮,去换取钱财。

排上的汉子们大声向岸上自己的女人呼喊:“我们一定能平安回来的!你也要保重啊!回去吧!”

女人们全都车过身来,面对一排精赤条条的男子汉,挥手动情的呼喊:“菩萨保佑你们一路平安!我的好人!”

枞树围子(幺妹子嗬嗨)杉树棹(啦幺妹子依哟)

新翘木排(幺妹子嗬嗨)逞江漂(啦幺妹子依哟)

岸上大姐(幺妹子嗬嗨)远望我(啦幺妹子依哟)

宜都回来(幺妹子嗬嗨)再看娇(啦幺妹子依哟)

点棹发排了,排客们在堂客依恋的目光里,喊出了第一声回荡在清江峡谷的放排号子。

从宋宗仁他们发排的清江桃花河到宜都入长江,四百多公里的航程上竟有上千个险滩,沿途皆为峡谷,十数处极为狭窄,两岸岩石绝壁,危崖耸峙,形成的险恶滩涂面目狰狞,落差巨大,水流如瀑,万顷波涛,涌浪击石轰若雷鸣,水柱参天,泼似巨雨,水噪山应,令人心惊。

沿途还有暗礁犬牙交错,明明暗暗,形成激流。排客们要经历千百回的生死考验方能将木排放出,惊险恐惧过后,获取的是财富,创造的是奇迹。

出桃花河口,即到了南家河,南家竹园,一园贵竹粗如水桶。竹园下便是第一险恶之滩——鄢家墩。这鄢家墩长有里许,水流直下成瀑帘,如果没有高超的放排技术,就会造成排散杉条随波去,人落激流难生还的惨剧。

南家竹园有一关帝庙,宋宗仁、宋宗彪便带着人下排敬奉香纸,祈求关帝爷保佑,然后上排前行,竟真的有惊无险,安全通过。

到了最最危险的石豆坪,宋宗仁便按照宋宗仁的提示,将木排湾留在前潭的边上,因为这里是四百多公里清江排路上最令人胆寒的码头。这里谷深千米,峡长七里三分,险滩名为“神门鬼隔”,只要听这名称就能够使人惊心动魄的。

这七里三分的峡滩中有接连三垴横挡激流,有如卧龙吞江。宋宗仁、宋宗彪们就在这里修整。最大的一件事便是去向大禹的庙敬奉。他们在大禹偶像前摆上酒肉、点燃香纸,全员跪在大禹塑像前叩拜三躬,然后尽情的吃大坨肉,喝大碗酒。其规模不亚于烧开头。

人们边吃边喝边察看大禹金身尊容,据说大禹脸上沁出汗珠,就表明大禹已到神门鬼隔施展法术,设置安全保护物力。此时,排客们便可轻松愉快的抹去嘴上油腻,敞开胸脯,举棹摇橹,踏浪冲波,越隔过垴,竟会如履坦途。

实际上,宋宗仁和宋宗彪在休整时,过细的观察了这横垴的地势和水头流向,在心底默计出了木排如何利用水头走势顺势闯滩而化险为夷。

人们就是靠一种信念来战胜这神门鬼隔的,姑且也算神助吧。吃饱喝足了,满怀信心,鼓足勇气,艺高胆大而又聚精会神的细心操作棹橹,木排便顺利的通过了道道险关。

宋宗仁和宋宗彪带领大家闯过了这鬼隔神门,再往下去就顺利多了,虽然也还有一些险滩要过,但有了这次的经验,就显得轻松多了。到了江门,便是两省交界,再往前便进入湖南境地。宋宗彪便要到木业部门设在江门的林站办理出境手续。

其他排客伙计们便到江门这个门户之地游览,江门还真有些热闹,码头上船舶密布,来往如梭。河岸沙滩边骡马成群,开山寨子的铃铛响声应山。那是其他县的运输队在接运货物。真有一种到了大码头的感觉。

宋宗彪很快办完了相关手续,找个酒馆,大吃大喝一顿,便又上排发棹。再往下去,河面便宽敞多了。入了湘境,除了摇橹摆棹的,其他排客就可以在木排上睡觉了。

木排顺水拐回湖北,到了宜都码头,排客们都感觉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宋宗彪按码头指挥将木排停放在指定位置,便到木业收购部门交货,收购部的人员到木场按码单清点数量,然后开据,宋宗彪凭据去找站长签字,找出纳结账。万元巨款便进入宋家庄第一生产队人们的口袋里了。

宋宗彪将大部分钱分别装进各个排客的包袱袋里,要求各自紧紧系在腰中,行走不能离伴,以防不测。让大家在宜都码头给自己家小及心爱之人买回礼物。

排客们第一趟运排顺利归来,宋家庄第一生产队家家户户都喜气洋洋,如同过盛大节日一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