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子回忆录》第四十一节 彷徨与鼓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有的文体成绩除了给了阿文信心外,也并非和学习成绩相得益彰,而是有那么点欲盖弥彰。阿文的学习成绩一直是块硬伤,按照他那糟糕的成绩,高考后,他不清楚他会走向何方?他厌烦起了读书,他知道这样不对,可他如同驾船行驶在黑夜中茫茫的海洋中。

压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如同滚雪球一样滚过来,压得人喘不过气来。阿文学会了自暴自弃了,他那样的苦闷着。他真想一走了之,浪荡天涯,可不行,身后有多少关怀自己的人啊,又有多少热诚的期望啊,自己是绝不能因为自己而放弃读书,放弃成材的。

生命不仅仅是属于自己一个人的,人生中承载着太多的东西,也因为承载着这些东西,人生才有着意义,才有着爱,也才有着痛苦和无奈。我一直认为:人真正的生命是使命,而不是单纯地活着。而我自己的使命是让我爱的人,爱我的人好好地活着,让他们不用替我担心,让他们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也因为这样,我更没理由放弃求学,更应该越挫越勇,奋发图强,早日成为栋梁之才。

进入了高三了,我和阿赢为了方便学习,我俩一起住进了学校。

为了让阿赢有个床铺,阿文跟其他班级的学生发生了不小的矛盾,甚至打起来了,最后别人还是把那个床铺腾出来了。这事阿文一直埋在心里,没跟弟弟说。

高三的那一年起,我没理由退缩了。纵使有诸多的困苦将我捆绑,纵使父母一再离我遥远,纵使我的成绩依旧成为倒数的老大哥,我都得坚持着,不放弃希望,不放弃努力,等待着生命中属于自己的辉煌。

那时候的学习太苦了,名次总是在后面着,可这并不在乎,只是功课似乎永远赶不上似的,太难了。对于文科,阿文还是能勉强弄个合格,至于数理化,和看天书没什么区别。每回的模拟考试平均下来也就四五十分,那可还是一百五十分制的试卷。所以发试卷比考试还更让人难受。在父亲叔叔面前,阿文总对自己的成绩说:还好,还好,别担心!

叔叔很关心阿文的学习,经常询问起了他的学习情况,因为不想让叔叔担心,阿文学会了撒谎。他将一二十分的考试成绩说成六十分,并理直气壮地告诉他叔叔:我只要再加一把劲就肯定能考上大学的!叔叔那一年对他这话已经耳朵起茧了。

全家族的希望都寄托在阿文的身上,因为在家族中,人人都觉得阿文最有读书的天赋了,是块上大学的料。阿文很不喜欢这种说法,他觉得自己的弟弟都很棒,他们都比阿文脑子转得快,他们都很聪明,可他们没有阿文所得到的爱和关怀。因为我的一举一动都牵扯到了许多人的期望,那一年,我成为了家族的焦点。

几度想放弃,我都战胜了自己软弱的想法。

有一回的晚上,阿文很惆怅地在漆黑的运动场上迈着最缓慢的步子,因为没办法排遣心中的苦闷,他躲在一个偏僻的角落里偷偷哭泣着。

这时候有个老师听到了他的呜咽的声音,便走到了他跟前。阿文抬起那张泪水满布的脸,他看见了王老师,他感觉到非常的尴尬。

王老师负责阿文的语文课,很端庄和大方的中年女性,高挑的身材和优雅的谈吐,成为了女同学的做人处事的模特。

王老师把阿文带到了办公室,给他递了杯热茶。

滚烫,滚烫的热茶,让我从荒原中收回了那颗迷失的心。

王老师与阿文谈心,她那双眼睛多么的慈祥,让阿文想起了不知道在哪里的妈妈。

王老师期望着能跟阿文分担些忧愁,而阿文相信自己哭泣后就能站起来的,他总是爱哭泣,然后在哭泣后寻找回坚强。所以他对关心他的王老师并没说什么。阿文非常感谢她。他沉默地听着老师在一边对他倾诉生命中的点点滴滴。

多年来那杯滚烫、滚烫的热茶一直放在心里,放在那漆黑的岁月里,滚烫、滚烫的。

因为高考前学习繁忙,也或许是因为自己生活不检点,阿文的衣服经常不换洗,他的书桌子底下有一个纸箱子,里头放满了书本,还放着一件冬季的校服。天凉了就拿出来穿一下,天气热了,就把他扔进箱子里头,让它自个呆着。

某天的早上,阿文和往常一样早早来到教室。当他坐下来的时候,奇怪的是箱子里的衣服不见了。阿文第一反应是扫地的阿姨把我的衣服拿了吧。

正当生气之际,旁边的同学却笑嘻嘻地说:吉文,你就幸福啦,有老师帮你洗衣服。我追问起来。同学告诉我昨天晚上,王晓老师把我的衣服带回家里去洗了。老师托同学留言说明天会还我。

那一刻,我不知道内心除了感动还剩下什么。

王晓老师是负责我们数学课程的。这也是我最糟糕的一门功课,可王老师一直很关心我的学习,我也一直是她疼爱的学生,她一直鼓舞着我要我学好数学,并经常私下为我辅导课程。可我始终没学好。

那个时候我的数学成绩基本上是十来分的,十分以内也不是没有。每回数学考试没有谁比我更倒霉的,老猜不中。

王老师把我的衣服洗得发亮,干净得让我都不好意思穿了。她找我谈话,问我两个星期后有没信心让成绩翻一翻,争取考个二十分。我说有!王老师很期待着我的进步,我便也开始发奋学好数学,我不能对不起老师对我的关怀,我不能让对我抱有希望的人失望,我更不想让自己失望。

在两个星期后的的测验中,我竟然翻了一翻,考了个二十一分,王老师顿然乐开了花,夸我进步神速。还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在课堂上给我奖励了一根棒棒糖。而后又给我下了个军令状,要我下次考个三十分来。众目睽睽之下,我只好接受了。

我数学成绩翻了一翻,考了个二十一分,创造了个奇迹的消息。被王老师带到了高中各个年级去了,见到同学都说:三班的张吉文,他很棒,数学成绩一下翻了一翻,这是与他的坚持与努力分不开的,所以呢,那些对数学没信心的同学都该好好去请教一下人家张吉文。

这个二十一分的事件在那段时间成为风靡学校的一条新闻,各科老师都踏上门来对阿文的进步赞扬一番,叫他好好用功读书。这让阿文非常的感动,他开始日以继夜地学数学了。

接下来的考试冲刺三十分。阿文并没如愿考到三十分,那次考试当中,全校学生像经历了滑铁卢,普遍降低了。阿文只考了二十四分。王晓老师也非常欣赏他,依旧鼓励他,依旧拿他为榜样:你看看你们,怎么成绩一下拉下了那么多呢?试卷难是一个原因,可你看看人家张吉文为什么没退步反而有进步呢,虽然他没达到三十分的大关,可他毕竟是进步了,而你们却退步了!大家要好好向张吉文学习!做好自我的检讨。

高三下学期突然发布一则消息:因为**原因,全国高考将提前一个月。这个消息像个晴天霹雳一样,时间像弹药一样,在高考这场战役中,现得极其不足够。阿文非常恼怒自己当初为什么不努力上进,糊涂过了三年了,已经拉下了那么多的功课了,现在还能补吗?!“愁也屋漏,不愁也屋漏”阿文仍死死地坚持在高考战线上。

看着哥哥这样废寝忘食地读书,阿赢对哥哥的态度改观了,他很关心他哥哥,总是经常对哥哥的学习情况问这问那的,或许他真的太渴望那个自强不息的哥哥吧。那一年,阿赢也备战着中考。哥俩虽然在不同的寝室,可用着相同的步伐在自己的求学路上奋斗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