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奸人慕容复》第六章 复国之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超道:“那是波丝文,这门神功是从波丝传来,所以原文是以波丝文写成。”慕容复道:“那你看的懂吗?”

张超点点头道:“我自然看的懂,不然我偷了做什么。”慕容复道:“那好,一事不烦二主,就请你帮我翻译一下吧。”说完,看了看动弹不得的阳浩与那凌门主,心道:“我抢了明教的镇教神功,若是留下这两人性命,他日自然遗祸无穷。看来只有将他们杀了灭口了,不行,这张超也看见了,但是我还要他给我翻译这‘乾坤大挪移’的秘籍,现在却不能杀了他。”

慕容复虽然动了杀机,却不欲自己动手,又怕着张超看破他的心思,便对张超道:“我看你与这阳浩有仇,我就把他交给你了。”说完,目光炯炯的看着他,心道:“我已经在他身上拍了一掌,若是你放了他,他也或不过三天。只是着凌门主颇有写麻烦。”

只见张超在那凌门主怀中摸出一把匕首,来到阳浩面前,面目狰狞,道:“是你不仁,可别怪我不义。”说完,一刀刺进了阳浩的胸口。慕容复转过头去,只见那凌门主浑身颤抖,口中叫道:“不、不、不要杀我,我不会将今天的事情泄露出去的。”慕容复眼中厉芒一闪,心道:“看他武功胆色不怎么样,却颇为聪明,居然看破了我杀人灭口用心,只是,这样却更加留你不得。”抬起手来,运气与掌,正想一掌拍下,只听得张超叫道:“手下留情。”慕容复道:“怎么,难道你以后还想被人追杀吗?”张超道:“那倒不是,只是我有几个问题想问他罢了。”

“既然如此,那就请便。”说完,慕容复远远的走开。

慕容复虽然远远的走开,却凝神倾听,只听张超对那凌门主道:“我离开后,教中的情况怎么样,起义还是按约定的时间举行吗?”

凌门主道:“自从你盗了‘乾坤大挪移’的秘籍出逃后,教中的兄弟以为你会向赵宋皇朝告密,所以教主就将这次起义取消了。”

张超道:“那教主的情况怎么样,听你们说,他好象最近就要选定下任教主,教主正当盛年,为什么会想要传位?”凌门主道:“你走了不久以后,教主在练功的时候走火入魔,本来准备将教主之位传给方左使的,但因为教中的一些老兄弟不服,所以教主就下了命令,只要是教中兄弟,不管是谁,只要抓住你,抢回‘乾坤大挪移’的秘籍,就是下任教主。”

慕容复在旁边听了,心中翻起了滔天巨浪,“明教这个时候就想造反了,还是被眼前的这个人给破坏掉的。”他看了看张超,心中却有盘算了起来:“本来,按我的计划复国,虽然最后成功的可能性很大,但是却耗时甚久,如果能将明教的力量掌握在手中,可能提前完成我的大业。”

想到这里,慕容复又看了看对张超有问必答的凌门主,心中有一个大胆的计划在形成。

张超问完了话,便对慕容复道:“我已经问完了。”说完,也不看慕容复一眼,径自走到了一边。慕容复心中一阵冷笑,来到那凌门主跟前,解开了他身上的穴道,抱拳道:“敢问阁下尊姓大名,在明教中任何职位?”那凌门主愣了一下,倒也老实,也抱拳回答道:“在下凌忠,在教中担任雷字门门主。”

慕容复道:“这么说,凌兄倒是教主的亲信了。”凌忠道:“那倒不是,在下与风字门门主韩威一同归阳右使统带。”慕容复一怔,暗道:“是了,看来天地风雷四门的确是归光明使统带,苦可能是左右光明使各率两门,光明左使率天地两门,光明右使率风雷两门。”

慕容复道:“不知,凌门主接下来有何打算呢?”凌忠看了看慕容复,心道:“看来,这人是在招揽我了,我如果说一个不字,只怕回立即被他给杀了,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我又何必跟自己过不去呢?”当下道:“愿听公子差遣。”

慕容复道大喜,又问了凌忠几个问题,终于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一搞清楚。

原来,明教的现任教主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方腊”的师傅,而死在张超手中的阳浩则是方腊的师兄。至于张超,则是明教中的一个头目,前不久,明教中人密谋起义,他觉的大事难成,极力反对,却被人认为是朝廷的奸细。他一怒之下,干脆盗了“乾坤大挪移”的秘籍,准备远走高飞,却被阳浩与凌忠追上,最终双拳难敌四手,动手之下,被二人擒住,正欲被拿回总坛请功,被慕容复截住。

慕容复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心中已有了全盘计划,看了看天色,只见日已当空,快要到中午了,当下道:“现在快要到中午了,我们回无锡城找一家酒楼,边吃边谈。”

三人将那阳浩的尸体挖了个坑埋了,有回到早上吃饭的那个就楼,叫了一桌酒菜。

慕容复举杯道:“我敬两位一杯。”两人连忙将杯中的酒喝了,吃了一会,慕容复看了看张超,心想:“这人还是蛮有见识的,知道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橼子先烂的道理。”又看了看凌忠,心道:“这人虽然人品不怎么样,倒也颇有几分急智。”这两人如能为我所用,对我复国,却是一大助力。又想了想,对张超道:“为何张兄认为贵教这次起义不会成功呢?”张超道:“虽然现在赵宋不得人心,但普通百姓还活的下去,还没有到揭杆而起的地步,何况,我教虽然人多势重,但多数是没有拿过武器的农民,虽然其中青壮不少,但武器缺乏,没有经过训练,若论起战斗力,不要说朝廷的精锐边军,即使与各地厢军相比,也有所不如,即使能成一时之势,也只是昙花一现,终会被朝廷大军所剿灭。”

慕容复道:“张兄果然见识非凡,我有一计,可令贵教得偿所愿,只是不知道两位愿不愿意共襄盛举。”

张超道:“愿闻其详。”慕容复道:“两位可知道汉末的黄巾起义。”凌忠道:“这与我们所说有何干系。”慕容复道:“大有干系,东汉末年,黄巾起义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却余势不小,若有人能将黄巾余党整合,即使不能成功,也可为一方诸侯。”

张超道:“黄巾起义,其势之大,比起我教有过之而无不及,最后还是被剿灭,我教就更不可能成功了。”慕容复道:“不然,虽然贵教的势力比不上当年的黄巾,但大宋却也不能与大汉相比。”

张超疑惑道:“那阁下的意思是?”慕容复道:“只要发动起义后,我们一边在后面推波助澜,一边在后面收拢残兵败将,积蓄力量。待到赵宋与义军两败俱伤,我们再乘势而起,即使不能一下子覆灭赵宋,也可割地称王。

张超冷笑道:“阁下是想让我们推动起义,再让阁下从中坐收渔人之利。”

慕容复道:“非也,非也,张兄此言差矣,应该是我们坐收渔人之利,怎么能说是我呢。”

张超道:“按你刚才所说,我们又能得到什么好处了。”慕容复道:“你刚刚只是听了我计划中的一部分,我还没有全部说完,不过,若想成功,还须两未的鼎力相助。”

张超道:“我在教中地位甚低,凌兄恐怕也出不了多少力,可能要令阁下失望了。”

慕容复笑道:“只要两位鼎力相助,我自有办法让人出力。”凌忠道:“不知公子想让谁出力。”

慕容复一笑倒道:“阳浩。”凌忠道:“阳右使已经......如何还能出力。”旁边的张超也是一脸疑惑。

慕容复道:“所以,才需要两位鼎力相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