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浮生劫 (八阿哥还魂)》微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作者有话要说:</br>这章撒狗血~~~~~分量足吧,更新的快吧~~

注,浑河的知识,由度娘友情提供。布丁加以整理。。<hr size=1 />又过了约莫一刻钟,外面一个小太监匆匆来报:“老爷,八阿哥来了。于大人也回来了。”

康熙闻言冷哼一声,将茶盏重重地往桌上一放,发生好大一声响来,冷冷道:“不错,长进了,让朕这个老子来等他!?叫他给我滚进来!”

梁九功闻言连忙往外走,康熙突然又开口问道:“他们怎么这个时候都来了?老八是从哪里过来的?”

棚外的小太监恭恭敬敬道:“八爷是同于大人一道回来的,还不知道老爷来了。”

棚内的人闻言具是一愣,梁九功回头看了看不说话的康熙,一弯腰,道:“奴才这就把八爷宣进来。”

康熙略作沉吟,便摆摆手,道:“且慢,把人都叫回来,别让他知道朕来了。”

梁九功点头应了,出去吩咐了小太监几句,又转了回来,将棚子的窗户打得更开些,让棚内的人可以看见河滩工地上的情形。

……

河滩上,一艘很小的蓬船靠了岸,几个人相续跳下来,其中便有于成龙与胤禩。

高明先一步下船,胤禩下来的时候,撑住他的手借力跳下,但脚下似乎有些迟疑,于成龙余光看着眼里,见胤禩面上没什么异常,便也没说什么,只领着另外几人一边往工棚这边走,一边继续着刚才的话题。

几人讨论着水中的泥沙沉积与去年比之的异同,讨论者浑河改道的几条可能的道路,于成龙吩咐说,如今汛期已到,须得通知当地州府做好措施,以防万一。

胤禩落后两步听得异常认真,偶尔插上两句嘴,问些疑惑,那几位河工都是常年在河道工作的,自然不会认识胤禩,只把他当做于成龙的晚辈对待。见他态度端正,学的认真又肯发问,自然乐得解答,并不取笑他问得肤浅。

“张大人是说浑河时常改道么?”

“老夫算什么大人喃,叫声老张头就行啦。”于成龙左侧一名乌衣的老者道:“说起这个浑河来,你可知她原名为何?”

胤禩见众人闻言都转头笑呵呵得看着自己,也不觉得臊,睁大眼睛道:“我却不知浑河还有别的名字呢?”

众人也不为许,那乌衣老者捏捏羊角胡子,道:“这条河古时称澡水,到了隋代称桑干河、金代被称做卢沟,到了前朝的时候,被叫做浑河……你可知她为何被称作浑河?”

胤禩笑着点点头,道:“这个前些日子舅父已经告诉我了,因这条河湍急浑浊,夹带沙石,才被人称为浑河,取的便是浑浊之意。”说罢朝于成龙一笑,他口中的舅父自己是指于成龙。

乌衣老者赞许地点点头,接着道:“这条河与黄河一般,因此又被人称做‘小黄河’,不过,最重要的是,这条河时常无故改道迁徙,淹没下游村庄,因此又被人称作‘无定河’。”

“有这样的事?”胤禩有些惊讶,他以往对从不关心这些事情,也是第一次听说河流改道的事,才觉自己孤陋寡闻。

“你不知道也属平常,眼下世人知道的也不多。”这次说话的人却是于成龙,而语气中竟然有这一丝宽慰的意思,虽然语气有些生硬。

众人皆点点头,表示这算不上什么,乌衣老者继续道:“第一条古故道由衙门口方小说流,沿八宝山经海淀,循清河向方小说,最终汇于温榆河;第二条是西汉前故道,自衙门口方小说流,经田村、紫竹院,由德胜门附近入城内诸“ 海”;至于这第三条么,算起来已经是三国时,至辽代故道,自卢沟桥一带,经看丹村、南苑到马驹桥。”

胤禩听得认真,连连点头。众人见他好学,自然是喜欢的,也七嘴八舌的谈论着。

于成龙走得慢了些,落在胤禩身旁,似乎是在对他讲解着:“这条河如此反复,皆是因为河流沙石太多,在那湍急之处尚不显,然到了中下游一旦水势变缓,泥沙沉积下来,经年累月,淤塞了河道,那些水没处可去,自然便改道而行了。”

胤禩点点头,道:“所以皇上才说治河首重清淤,只有河道疏浚了,才能治水。说起来,正如大禹说的那样,堵不如疏,治水却应已疏导为主。”

众人大赞,相谈盛欢,不知不觉便到了工棚附近。

于成龙要留各位一道用餐,几位河工推辞了一番先行离去,胤禩看看天色,也有些晚了,便也跟着向于成龙告辞。

于成龙将他上下打量一番,口中突然问道:“你腿怎样了?”

胤禩一愣,没想到他竟然注意到了,下意识答道:“不妨事的……”

于成龙不理他,转身对高明道:“还不快去扶你家主子坐下!”

彼时午饭时间已过,折凳这种方小说西自然不会随身带着身上,高明着急起来,将胤禩扶着坐在河边一块巨石上,才跪下将胤禩的裤管卷了起来。

一看之下,顿时倒抽一口冷气:“爷——见红了!”

胤禩一掌拍在高明头上,笑着叱道:“又不是女人生孩子,见红个屁!”他最近几日和挑工们混得久了,学了两句粗话,这就用上了。

于成龙脸色很不好,没了调笑的心思,皱着眉问道:“可是被老四的竹筐割伤的?怎么不早说?捆扎一下也好,至少也不应该下水的。”

胤禩仍然笑笑,不以为意道:“并不太疼……众位都在忙,不想因为我拖延了工事,何况沙洲上也没有大夫。”这是明面儿上好听的的话儿,实际上,一则是胤禩不想在于成龙面前落下把柄;二则若是他受伤让于成龙知道了,必定会马上将他送回河岸来,而他们只一艘船,这样一来一回,时间全耽搁了,今日怕是什么都做不成了。胤禩耳濡目染数日,自然也知道汛期将至,如今众人都是分秒必争。

高明悲愤至极,恨自己跟着主子身边,竟然还要让旁人来提醒自己主子受伤的事,跪下道:“奴才这便去请大夫去!”

胤禩忙道:“慢着!”说罢朝高明招招手,不甚在意道:“你这个时候请什么大夫去,还要爷再这里等着不成?”说罢抬头瞟了一眼于成龙,道:“爷可没带晚饭过来……”

于成龙听胤禩阴阳怪气的话,却破天荒不觉得刺耳,心中有些好笑的感觉,面上仍是装作毫不客气回敬道:“也是,工地上的饭菜都是定量了的,你家爷若是留下了,就有人吃不上饭了,所以还是赶快回去吧。”

高明气得跳起来,对于成龙道:“谁稀罕你那顿饭!哼,我家爷每日带来送给大伙儿加餐的菜,早够吃你三十顿饭了!

于成龙一乐,装作严肃道:“谁稀罕你家爷请的?有本事叫他吃我三十顿饭啊!哦……我比他大度,让他白吃到工事结束都没问题!”

高明:“你!!!”

胤禩快内伤了,憋的。

“好了。”终于不忍心看于成龙的单方面调戏,胤禩忍不住出声阻止,对高明道:“伤口疼,还是先扶爷回去吧。让大夫直接上府里就好。”

高明一听胤禩说伤口疼,顿时恨不能以身代之,伸手就要去扶胤禩。

“慢着。”于成龙突然开口道。

胤禩侧头看他,不解。高明更是直接些:“于大人还有什么吩咐?”

于成龙突然笑着摇摇头,半蹲下来,自内袍上撕下一块布料来,又从腰间解下水囊,倒了些茶水在布上,伸手用茶水浸湿的布去拭那些附着在伤口上的泥沙污垢。他们在沙洲行了半日,不少时间是膝下皆没在水中,伤口周围也自然避免不了沾染上了许多泥污。

胤禩皱眉,刺痛的感觉强烈起来,但最让他觉得不妥的是……“于大人,这种事情怎能让你亲力亲为,让高明来做便好。”

高明从呆愣中回过神来,一把抢过水囊和湿布,嘟嘟囔囔道:“粗手粗脚的,弄疼了我家爷怎么办?你以为谁都像你皮糙肉厚啊……还有你的衣服到底干净不干净啊……”

胤禩哑然,看着于成龙黝黑的脸上露出尴尬不已的神色,深有一箭之仇得报的快感,伤口也不觉得那么疼了。

于成龙咳嗽一声,道:“眼下回去,到见着大夫,怕是还得一个时辰。河沙淤泥多有不洁,以茶水洗涤伤口也只能暂时有用,还是需要尽早瞧大夫才好。还有……万不可将裤腿放下,让那些污泥脏了伤口。”最后一句话是对高明吩咐的。

胤禩微笑:“多谢于大人。”说罢借着高明的手站了起来,向于成龙告辞道:“那在下这便告辞了。”

于成龙又咳嗽了一声,引得胤禩再次回头,连带着高明也露出不满的神情来。

“八爷已经连续十数日跟着在下方小说奔西跑,明日就在家休沐一日罢。”说罢不等胤禩答话,转身便自行离去。

高明瘪瘪嘴,似乎对于成龙颇为不满。胤禩好笑得看着他,道:“难道爷得以休沐一日你还不乐意?非得爷带伤上工不可?”

高明:“爷……我是气那个于成龙处处与爷为难!”

“唔,是么。下次多去学几句骂人的话,今日你与他吵架处处占着下风哪……”

“爷……”

“不过最后那几句说得深得我心……”

“爷,真的?”

……

声音渐渐远去之后,梁九功一头大汗的看着站在窗边的主子面前,有些迟疑道:“爷……可要传八爷入宫?”

康熙闭上眼睛,朝后摆摆手,并不说话。太子站在他身后头垂得低低的,看不见脸上神色,但不知为何肩膀线条有些僵硬,隐隐透着些恼意来。

半晌之后,康熙才睁眼,唇角鼻翼两侧的纹理微微有些松融的迹象,道:“回吧,不用提及朕今日巡视之事。”说这话的时候,似乎轻松了许多,语气中带着些释然。

日落西山,闷热的暑气渐渐散去,一丝凉风拂过,沁人心脾。

……</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