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九阴真经》第一章 大殿比武(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网不失”将飞驰而来的万千断拂丝统统打落在地,几个回合过去,童贯手中拂尘只剩了一把拂柄。黄裳心道:“就算最后战成平手,但童贯拂尘已经受损,还是表明自己略胜一筹,看来这场争斗一定得设法败他一招。”正当黄裳想着如何结束争斗,只见黄裳扔掉拂柄,手里却多了一根被斩断的拂丝,那断丝有绣花针般大小,被童贯施以内力,只似一枚绣花钢针。童贯手捏断丝,左攻右刺,行动如同鬼魅,身影一晃,已欺到黄裳面前,童贯抬手猛向黄裳疾刺。童贯出手之快,比起前面招法迅捷百倍,瞬间,众人只看到拂丝滑过的一道道的迹痕,却不见童贯手臂和身形移动。但任凭童贯招法怎样迅猛,却总能被黄裳在电光石火的一刹那间躲开。

黄裳知道,这一招法乃“葵花含羞”中的“绣花**”,此招快如闪电,并且猛烈无比,阴毒之极。黄裳曾问过李宪,为何此招如此毒恶,李宪并不回答,只是摇头叹息。但黄裳却能理解:李宪本为男子,却失去男子根本,其苦闷之情,常人实在难以体味,而在创作武功时,也就难免将自己的怨恨憎恶融入其中。

童贯施出“绣花**”,瞬间十几招已经过去。黄裳看到,童贯招式虽然也是迅猛阴冷,凌厉无比,但比起李宪,其招数却不完美,中间似有一些破绽可寻。黄裳心道:“此时攻击这些破绽,自己一定是必胜无疑,但却是不能如此的,而此时若想输下一招,却也不能,因为此招恶毒之极,一不小心便会身负重伤,甚至有性命之险,看来只有见招拆招,见机行事了。”

转眼之间,百余回合又已过去。此时,两人已战至一千多回合,黄裳渐渐发现,《葵花宝典》里的八套武功,童贯只是使用“葵花绽放”,“葵花争艳”,“葵花向日”,“葵花含羞”,“葵花飘香”,“葵花散尽”这六套,而“花谢果实”,“花香依旧”却从未使用。黄裳心道:“如果童贯也使用这两套武功,自己是很难取胜了。与好友李宪过招时,李宪常常将这八套武功的招数融和贯通,这样,各招式之间会蕴含诸葛孔明的八卦阵法,倘若如此,自己是绝对不能取胜了。而童贯只用其中六套武功,威力不免会大大降低。”

十几招过去,童贯又使出“葵花向日”招法,一掌击向黄裳胸部,黄裳看准时机,借势踉跄后退几步,同时用内力将自己头发震散。但童贯进攻太甚,这时黄裳突然撤招消力,童贯未及预料,收招不住,亦往前踉跄栽去,好在童贯立刻脚下用力,这才停住。这一场较量,虽然黄裳头发散乱,但童贯亦是狼狈收招,在常人看来,这场争斗却是不分伯仲。

徽宗面色惊慌,忙问道:“黄爱卿,你怎样,受伤了没有?”黄裳道:“臣无大碍,童大人武功高强,臣自愧不如。”然后向童贯抱拳施礼。

对手让招,虽然在常人眼里不能看出,但却瞒不了武功高强之人。童贯使出全身解数,始终奈何不了黄裳,而再斗下去,恐怕就要落败了,此时黄裳突然让招,虽然童贯狼狈收招,但心中亦有些暗喜。童贯随即想到黄裳武功如此高强,徽宗又如此关切黄裳,欢喜之情瞬间便荡然无存。看到黄裳对自己抱拳施礼,童贯脸色惨淡,抱拳淡淡道:“黄大人好俊的功夫。”

众大臣重新进殿,徽宗满面快意,欢喜说道:“朕未料到,我大宋将帅武功是如此高强,朕何忧之有!就是单凭我大宋自身,也能歼灭辽国。黄爱卿,你这次你出使金国,直接与金签署盟约,朕要亲自收复燕云十六州。”

黄裳道:“陛下,行军打仗与个人武功完全不同,行军打仗需千军万马,需军纪士气,需知己知彼,需天时地利人和。而我大宋从未与金谋面,又不知辽国底细,臣请奏陛下,待臣出使金、辽两国归来,打探到金、辽两国实情后再做决议。陛下万不可仓促签约,仓促开战呀。”

黄裳说完此话,徽宗刚才那种豪气顿无,轻言说道:“黄爱卿说的很有道理。”

蔡京向前一步道:“陛下,当前我大宋已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昨夜臣观天象,但见我汴京上空星曜倍明,旺气强盛,此为天时;燕云之地本我大宋故土,此为地利;我皇仁义施德,顺应人心,军民拥戴,此为人和。况且我大宋军马何止百万,臣以为与金签盟伐辽,正在此时。而黄大人如此患得患失,未免太灭我大宋威风,长他人志气了吧。”

众大臣附和道:“臣以为应速速与金签署盟约,以早日收复我燕云十六州。”

徽宗犹豫不觉,望望黄裳,半问半言道:“黄爱卿,你出使金国,就按诸大臣的意见去办?”

黄裳道:“陛下,臣此次出使,自当见机行事,若彼方形势对我大宋有利,臣自当签署盟约,不然等臣出使归来后再作决议,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徽宗道:“如此比较妥当,就依黄爱卿。现在天下太平,朕实在不想打仗。爱卿何时启程?”

黄裳道:“臣安排好手中事务,即刻启程。”

徽宗道:“启程之日,朕将为爱卿送行。这次路途遥远,爱卿自当小心行事,并要速去速回。”

黄裳心道:人言皇上对我关爱备至,今看来,实是如此,我自当誓死为国效力,才能报答皇上宠爱之恩。黄裳感激说道:“是陛下,臣定当鞠躬尽瘁,不辱使命。”</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