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过去种田》第472章 ,难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逃难出来的老乡,早就饿的红眼了,听到哪里有粮食,都是疯了一般冲出去,可是,长期的饥饿和疲惫,老乡的身体都扛不住了。

对,棉花山的小麦是很多,没有时间抢收,可是,一旦放弃的话,周围的老乡都红眼了,冒着大雨,短短几天时间,山坡上的小麦,被抢个精光。

抢了山坡上的小麦,可是,还不收手,这个时候,居然有胆量在水里抢粮食,那不找死吗?

这条不知名的河流,已经吞噬了好几条人命了,可是,站在岸上的老乡,一点也不在乎,反而有点蠢蠢欲动啊。

河底的小麦,早就被冲的差不多,就算你能下去,在水里,又能抢回多少粮食呢,那是在玩命啊?

是啊,在河底的抢小麦是玩命,可是,在岸上挨饿,难道不是玩命吗?

周大毅看着水下的小麦,也有点蠢蠢遇到呢,麻的,那可不是小麦啊,那是能量啊,好几千亩的能量。

嗯,反正这批小麦也保不住了,与其腐烂在水里,还不是给自己补充一点能量呢。

想到这里,周大毅心动了,一个念头,虚空中出现一棵大树,慢慢吸取着这一大片的小麦。

麻的,最近浪费那么多能量,确实应该补充一下。

随着小麦的能量被抽取了,水里的小麦,就像腐烂了一样,随着水流,飘然而下,岸上的老乡,也不用惦记水里的小麦了。

哎,唯一遗憾,那就是冲走的几个老乡,尸体都找不到,他们的亲人,只能站在伤心的哭喊了。

岸边上的老乡,都是爱莫能助。

就算热情的胡志全,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最近,逃难的老乡越老越多,不约而同朝着农场的方向呢,呵呵,大家都是明白人,因为农场有粮食。

特别是漂亮的女孩,都知道,农场单身的小伙子比较多,所以,如果有机会的话,嫁给农场的小伙子,也是不错的选择。

可是,农场的场委,早就下了严格的命令,让农场的小伙子,管住自己的下半身,不要看到漂亮的女孩,都走不动路。

现在,农场的后勤压力太大了,一下子涌入2000多号人,其中超过1500多号人,都是半劳力或者没有劳力的人,可是,张口都要吃的,农场的粮食,比较紧张了。

谁愿意啊?

干活的小伙子,不能找老婆,结果,他们辛辛苦苦种的粮食,拿去养活别人,农场的小伙子,实在是不服气啊。

可是,组织命令,你有什么办法?

农场现在已经有4000多号人了,要是兵团的小伙子再娶老婆,一下子又要多1000多人,要再生孩子的话,那农村的人数,实在太多了啊。

为了这个事情,精简派和转业派的冲突,一天比一天严重,现在,对于那些精简派,已经不是嫌弃的神情,而且非常厌恶的态度了。

据说,上面还在给农场塞人呢,在上面的领导眼里,农场这种大集体,以大规模开荒的方式,来解决粮食,那是十分正确的。

可是,这场大暴雨,让农村几千人,辛辛苦苦大半年的汗水,变成了乌有。

叶旭最近上火,嘴角全是水泡,农场的其他领导也是一样,都被这场大暴雨,折腾的寻死的念头都有了。

周大毅端着饭盆,坐在叶旭的面前,安慰的说道:“老领导,不用那么急,遭灾又不是我们这一个地方,天灾,有什么办法呢?”

叶旭叹气的说道:“大毅,这次的灾情实在太严重了,上面早就要求我们做好抗洪的准备,可是,我们都大意了啊?”

切,上面领导动动嘴,下面的人怎么办?

上面的领导,拼命的塞人,让你大面积开荒,一边又让你抗洪,农场的人,又不是三头六臂,能怎么办呢?

“大毅,你知道吗?”田国栋难说的说道:“后面拼命抢种的4万亩苞谷和山芋,全部冲毁了?”

“啊?那么严重啊?”周大毅惊讶的问道:“之前种子的4万亩苞谷呢,应该长起来了吧,应该抗住这场暴雨吧?”

“那边的情况也不好,4万亩,超过一半,都被冲垮了。”田国栋痛苦的说道。

“没事,农场有4000多号人,等到雨水过了之后,再安排人手补种好了。”周大毅安慰的说道:“以前也是一无所有,我们也把农场建起来了?”

“哎,可是,今年的生产任务,那没有办法完成了。”叶旭遗憾的说道。

“天灾呢,有什么办法啊。”周大毅开导的说道:“我们完不成任务,难道别的农场,能够完成任务吗?”

“是啊,叶场长,不用太担心了。”胡志全也安慰的说道:“等到雨水过了之后,我安排人手补充,不耽误秋收。”

呵呵,不耽误秋收?

这话谁相信啊?

不过,现在的情况,大家都一样,第三农场灾难了,难道别的农场好到哪里去啊?

据说,江北的几个农场,夏收都没有保住,因为从三月份开始,持续的大旱,让江北的农场,连自己都养不活。

但是,第三建设农场,已经上交了200万多斤油菜籽,还有上百万的蔬菜,还有几十万斤的蚕豆,还有将近一千万斤的小麦,还有2000多头生猪,这些都第三农场上半年的劳动成果。

在农垦局众多的建设农场当中,第三建设农场的成绩,那是一枝独秀,虽然这次遭遇水患了,可是,那个农场没有遭遇呢?

是啊,第三建设农场表现的很好,所以,领导都惦记着呢,觉得第三建设还能帮领导分担一部分压力,于是乎,又来通知了。

叶旭气的发抖的手,狠狠的捏着手里的通知,恨不得把通知砸在领导的脸上,场里为了保住产量,已经在拼命了。

可是,这个时候,居然还要自己接受其他人员,麻的,这都是什么事情啊。

讲道理?

上面发的是通知,让你执行,不是和你商量。

农场已经人满为患了,已经不能安置多余的人员了,可是,通知下来了,没有困难,要执行,有困难,也要执行。

田国栋气愤的骂道:“过度个屁,我们农场的已经连住的地方都没有,还想把职工分散去,在别的单位过度一下呢?”

“行了,两位,消消气吧。”刘大军安慰的说道:“我找战友打听了一下,我们这里的情况,还算不错,特别是东南沿海一带,不但有暴雨,还有台风了,所以,他们哪里的情况更加严重。”

“现在,领导也没有办法啊。”刘大军叹气的说道:“北面的公社,整个公社整个公社的,全部被淹了,死了很多人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这里的情况,相对还好点,让大家都挤挤吧,过了这个坎再说吧。”

叶旭和田国栋的心情,平静了很多,是啊,站在自己的山头,觉得自己很艰难了,六万多亩粮食,全部打水漂了,觉得日子没法过了。

可是,放眼看出去,农场的情况,还算不错,到目前为止,农场的措施还算得力,还没有死人呢,可是,外面的老乡,不知道失踪了多少。

别的不说,看看农场的伙食,还能保证足量供应呢,你再看看外面的情况,断粮的老乡,断粮的单位,不知道有多少。

受灾的老乡,那么多,组织不能不管吧?

所以,哪个单位的情况,就要让哪个单位接收那些受灾的老乡,别的不说,就冲粮食问题,也要朝着农场拼命的塞人。

因为的别的单位,没有粮食,根本养不活那么多老乡,农场有粮食,而且还很多,所以,在这场大洪水面前,作为集体经济的农场,必须服从组织安排。

洪水无情人有情,叶旭也是发发牢骚而已,作为组织的一员,叶旭对于组织的命令,那是无条件的遵从。

而且,在这场大自然的灾难面前,个人的力量实在太微薄,这时候,还需要组织强有力的统调能力,才能让大家度过这场灾难。

叶旭为了接收这些老乡,把农场的150多头大水牛,还有100多匹马,全部调了出来,因为公路在后乡公社那一段,已经被洪水淹没了,这个时候,牲口的作用体现出来了。

树大招风,不光是老乡惦记着农场,组织也惦记着农场,就这几天的事情,农场涌入了3000多人。

是啊,在自然灾难面前,所有人,必须团结起来,共渡难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