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沈寻叶晴雪》第569章 b5级物理研究室竣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确,沈寻从来没心疼过钱的事。

他只需找一些身家不菲的即将死去的富豪,将时间卖给他们,沈寻随随便便都能赚上几千万,甚至上亿。

既然沈寻都如此放话,王彦为了赶时间,立刻叫人继续开工。

不过,人往往都需要逼自己一把,才知自己的潜力到底有多少,正是因为这件事,让沈寻对王彦这个人有了不错的印象。

按常理,面对这种占地面积超过数百亩的基地的改建,最常用的办法,就是爆破,可这样一来,东海岸的建设就引来政界人士的大力关注。

这显然不是沈寻最想看到的,于是,王彦灵机一动,事实上,他早就料到了会有这么一天,因为人类在卫星技术方面已经相当成熟,沈寻迟早需要让他们把基地建在地下。

所以,王彦早在建造地基的时候,就命人改动了一下,采用可移动式的地基,这是一个大胆的想象,也只有王彦这种敢干的人,才想得出来。

结果是,沈寻的命令才发出了不到一周时间,王彦就已经把基地通过“可移动式”的方法,再利用机械轨道,成功将已经建成的十几座c级实验室和几座d级纳米级物理研究室统统移动到了地下一百米的深处。

随即,沈寻很快的洗漱完,之后便在安若华的陪同下,坐上智峰汽车,朝东海岸的方向驶去。

······

东海岸位于古城东部的海区大港口,古城由于是南洲三省里沿海线最长的一座城市,所以相比其他两大省城,古城在海上贸易方面也十分发达。

光是港口,就有十几个。

而不死城的基地,是直接将三个港口何必在了一起,并从政界人员的手中,花重金租下了附近一带的五公里海域。

大概过了二十几分钟,0002号智峰汽车停在了东海岸的郊区外,眼前出现的,是一个铁栅栏。

虽然大门处看似无人把手,可却陷阱重重,谁也不可能走进一步,即使是在铁栅栏上,也都布满了纳米级的量子切割射线。

只要有人触碰到切割线上,就会被直径低于0.01毫米的纳米钢线分割,为了避免误伤过路的路人,在有人距离东海岸地级的五百米外,都设有相关的说明措施,叫外人不得进入。

谁要是仍敢闯入,后果自负。

沈寻和安若华一同走下了车,就在此时,王彦头上顶着一个橙色的安全帽,笑脸盈盈的从里面走出,作为整个基地建造的总负责人,王彦没有丝毫的傲慢之意,很是谦逊的亲自来给沈寻开门。

见眼前的大铁网门被缓缓的打开后,在沈寻的意念控制下,智峰汽车自行开启了“人脑网络神经”模式,紧跟在沈寻和安若华的身后,慢慢向前移动。

“人脑网络神经”模式,与沈寻所释放出的极微量脑电波产生共鸣和反应,就如同蓝牙连接一般,这项技术看似简单,却含有很大的技术含量。

就目前而言,不死城对这一技术的掌握,依旧还处于研发阶段,只因人脑是人体当中最为复杂的一个结构,想要彻底研究透它,需要研究人员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技术沉淀。

随后,铁丝网大门被自动关上。

沈寻仔细想了想,倘若这样的大铁门出现在那名生化末日剧情的丧尸场景里,会不会起到绝对防御的作用?

因为量子切割技术,几乎能把一块密度逼近钢铁的物质轻易切断,而且还是直接横切,不需要任何的磨滑。

换言之,当丧尸们把手放在量子切割线上的那一刻,对方的手便会毫无阻力的被割下来。

在王源的热情接待下,沈寻和安若华转眼之间,就到达了这座b5级物理研究室面前。

“城主大人,安若华小姐,就由我来介绍一下,这座昨日刚刚竣工的b5级物理研究室吧。这是一座半径达两百六米的扁球状的研究室,当初我为何要设计成扁球状呢,一是想让设计的外观更加具有美感,二是想利用太阳能的最大吸收限制,为这座b5级物理研究室供电。

毫不夸张的说,这座b5级物理研究室,其外部的每一平方米所吸收太阳能能量,是人类一栋别墅所吸收的能量总和,而且为了避免突然停电断电,我不仅在b5级物理研究室的下端,安配了大量的永动式发电机,还在b5级物理研究室的外层吸收板上,加入了微型蓄电池,平均的蓄电能力,是一台笔记本电脑的一百倍。”

王彦兴致勃勃的向身边的二人说明着这栋在他看来是如同最伟大之杰作的建筑物。

这座研究室,外观呈白漆色,这个原理,沈寻还是知道的,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为了能在白天更好的吸收太阳能。

在王彦的介绍下,沈寻也对目前这座b5级物理研究室的部署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和此前的计划一样,这所研究室专门用于研究“脱力学”。

而所谓的“脱力学”,简单来说,是相对于人们常说的“力学”,成反方向的研究。

纵观历史长河,人类也是从“牛顿时代”起,开始对力学有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从而发现了地球上的各种各样的不同的力。

自此,也就有了后来的万有引力,以及第一宇宙定律、第二宇宙定律和第三宇宙定律。

但是,正因为有了这一现象,让沈寻发现到了力的极限规律。是的,从某个角度来看,力的发展和研究,都是会达到某种意义上的极限。

一旦到了极限,又或者快要接近极限,那么人类对于宇宙的探索速度,便会大幅减慢。

按照最理想化的概念来看,科技越是发展到后期,往往会越容易突破新的高度,可为何在力学上,人类会遇到这种瓶颈?

沈寻虽然无法给出答案,但只要他愿意,他完全可以舍弃现有的一切,回到过去,亲眼目睹另一个平行宇宙在未来相同时间下的历史。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