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家是个墓景房》第12章 第 26 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中的井已经打完了,土豆悉数种完,除了日常浇水除草似乎用不了许多人。既不能将人赶回家中也不能白养着,周存彦犯起了难。

杜春琪却浑然不怕。

“不是还有沼气池吗?堆肥料不也要人?”

周存彦好笑,“我的亲亲媳妇哟!这才用多少人,咱总不能和种土豆一样遍地撒种不是?”

杜春琪神秘的笑了笑,拍了拍周存彦的肩膀,“哎!你还担心他们没活干?等下有的你忙了。”

周存彦怔住,他有什么可忙的?前阵子他可是运来不少粮食和压缩饼干,就是战略物资水泥也运了不少,新盖的仓库堆的满满。太多的粮食还招来了不少老鼠,他怀疑小高庄的老鼠都跑来了,可忙坏了小高庄的猫咪们。

他看向杜春琪,“老婆,你买的什么?”

杜春琪笑笑,“提前告诉你就不好玩了,今天是大黄、二黑、小花回家的日子,我们回去住。”

周存彦蘑菇人了半天也没问出所以如果来,闷闷地跟着老婆回到家,还没等他抱上老婆,宠物学校将三只狗送来了。

接着可就没的他什么事了。

还别说,钱可真没白花,坐下、趴下、握手、作揖、祈祷、打滚、装死、叼飞盘等全都会,特别是大黄,训狗师都没想到中华田园犬能够那么聪明,可以说除了脾气大点,大黄如果好好培训当个搜救犬是不成问题的。

杜春琪和三只狗玩得不亦乐乎,哪里顾得上周存彦了?

“哎!这年头人还不如狗。”周存彦幽怨的说。

对丈夫幼稚的话杜春琪干脆当做没听到,指着周存彦对大黄说,“爸爸生气了,快去求爸爸别生气了。”

大黄侧着耳朵一下子就听懂了,它竖起身体对着周存彦不住得作揖求饶,带着二黑和小花也学着它有样学样,周存彦的脸再也绷不住了。

“得,得,我都成狗爸爸了。”

第二天,宠物学校的人接走三只狗后,周存彦知道他要拉什么了——塑料薄膜。

他吃惊的问,“怎么想到弄这个?我们现在已经够打眼的了。”

杜春琪的沉重的点了点头,“我们这次种了土豆,下次就不能再种类似的根茎农作物了……明年有蝗灾,加上战争会有更多的人流离失所。”

周存彦愣住了。

过了好一会儿,扯动干涩的嗓子说,“我们种了那么多土豆,应该,应该够了。”

杜春琪冷笑,“你看,连你自己都骗不住,现在灾害才刚开始而已。”

周存彦沉默了。

房中只剩下杜春琪的声音,“这段时间我查了些资料,1942年□□从7月开始持续到1943年春,有300万人饿死。”

“豫省刚刚平息了旱灾又遭遇了蝗灾,特别是蝗灾是压垮农民的最后一根稻草。我们今年地里种的都是土豆,明年就不能种植根茎作物,不然地就毁了。明年只能种小麦,如果遇到蝗灾……”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我们还必须种一些草药预防。”

周存彦的嘴唇颤抖,他只当自己每日像个老黄牛一样,却不知老婆即使怀有身孕也没少做工作,心中十分惭愧。

“都交给我。”最终,他只挤出了四个字。

杜春琪噗嗤一笑,道,“我们的力量十分有限,能够运送过去的物资顶多砸点小浪花,要想避免易子而食的惨剧发生只能最大程度发挥当地的作用。薛湖镇的大部分地都在我们手上,如果将这些地上都种上高产粮食至少我们周边无虞。”

“所以你准备弄大棚?”周存彦问,“大棚能扛住蝗虫吗?听说蝗虫来时可是铺天盖地,连树都能给压弯了。”

杜春琪想到这也是头疼,“走一步看一步吧!至少咱们还有大量的土豆。”

“暴露就暴露吧!能帮多少帮多少,不然这会是我们心里的一个心魔。”

二人半晌无话。

“问题是仓库都满了,这么多塑料薄膜放在哪里?”周存彦问了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

二人又是苦思冥想,最后决定将它们放置在晒场上,反正塑料一时半会儿也坏不了。

心头大事说完了,转而问起了周存彦的粮票问题。

只听说印了多少,天天都在开工,可到现在一张也没拿出来过,杜春琪很是好奇周存彦卖的什么关子。

周存彦苦着脸直摆手,“不行啊!印出来倒是挺漂亮,可是不耐用,没两下就卷边,还容易折烂,更别提泡水了。这种东西再漂亮也不行,不够结实不好保存,人们不会认的。总不能每张都过塑,粮票不是照片,要大量出的。”

他的表情逗乐了杜春琪,指着他不厚道的哈哈大笑,“钞票都是用钞票专用棉基纸,这东西属于管制物品我可买不来,你自己想法子啊!”

周存彦想了又想,小心翼翼的提议,“要不用铜版纸?”

杜春琪想都不想的将他拍了回去,“有钱也不是这么花的。”

周存彦的粮票彻底报废了,大批大批的销毁,金润看着都心疼。

“以后不印粮票了印刷机印什么?”金润问。

周存彦心灰意冷,“不印了,不印了。”

金润看着那么好的印刷机就要荒废掉心中十分不舍,“东家,不如交给我好了,我去找要商户。”

周存彦随意看了看印刷机,摆手道,“你看着办吧!实在不行你买了也行,文化人的东西我是再也不整了。”

他沮丧的离开来印刷车间,果然他想当然了,事实证明他还自负了,庆幸的是杜春琪没有因此笑话他。

金润目瞪口呆看着周存彦的背影,东家这就放弃了?

不过如果买下来这几台印刷机他是不是也能办个报纸?金润的眼睛发光。

“这么说只要俺买下那些啥子机器你就回家住了?”金生财看着面前一脸正色的儿子揉了揉耳朵不可思议的问。之前他可是废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让儿子回家,如今只要买几台机器回家就成了?

“买,买,俺买。”金生财毫不犹豫的同意了,千金万金也比不上儿子回家啊!

因为这个缘故,杜春琪的会客厅又迎来了金生财。

印刷机本来买来就不便宜,加上时空的附加值,以金生财的财力买起来够呛,幸而她也没想通过卖印刷机挣钱,叫来了金润问他购买的原因。

“我想办份农报,不但述说农民的生活也传达最新的种田成果。”他双目放光,以前他从来没觉得种田有什么难的,就像他家的佃户,大字不识一个不照样按着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经验将地种得好好的。可是到了小高庄他发现是他的思想落伍了。

种田怎么会不讲究技术呢?

天气、水利、作物、种子的培育,哪一样能少。

中国自诩种了千年的地,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农业而不是种田?

办一份图文并茂的农民感兴趣的农报来推行他的理念再合适不过了。

杜春琪想了许多理由,没想到是这个原因,当下鼓掌赞道,“孺子可畏,论长远发展我不如你,这些印刷机我送你,另外再送你些太阳能板。”

杜春琪觉得她现在也不缺这点钱,如果金润能够传播些科学种田的技术或者理念也是极好的。

金生财大喜过望,不等金润反应过来就奉承道,“人人都说小高庄的杜夫人是天下第一大善人,果然名副其实啊!”

金润被自家爹一打岔红着脸说不出话,反倒是杜春琪看出他的不自在,温声说,“我既然说送予你了就是送给你了,不要有心理负担。但是,记住一定要用这些印刷机实现你心中的梦想,以后如果有什么难题也可以来找我,一人智寡,多些人出些主意也是好的。最后我也没有别的可说的,务必要注意所报内容的真实性和可操作性,别因为一篇文章误了农民,他们可损失不起。”

金润心悦诚服的点头。

拉着印刷机及太阳能光板回到了金顶村,金生财得意得合不拢嘴,虽然他不太明白儿子为何要办农报,但从杜春琪的态度里不难看出儿子在做一件大事,一件会让金家祖坟上冒青烟的大事。

印刷工人都被杜春琪派着做别的活去了,金润在村中雇了几个家境困难又老实的人当长工,粗粗培训了一下准备开始印刷第一期农报了。

第一期报纸他还舍不得用彩色,选择用a4页面的纸张,自己操笔写了一篇关于种植土豆的文章,其中他特意强调了土豆在战争时期的优势,埋在土里随吃随挖,防止口粮被轻易的抢走,毕竟日本人也不可能自己下地挖土豆啊!

最后,他斟酌了一番,将杜春琪说的土豆全粉只要保存良好可以放置15年不变质的话题写了上去。

至于土豆粉加在玉米粉、面粉中做馒头之类的,他也让福妈做了些亲自尝了尝,将切身感受也写进了自己文中。

打印机没要钱,电也没花钱,可是墨粉纸张除了杜春琪将库存的给了他后再多就要他花钱买了,金润对报纸的定价游移不定。

他这边还没定下价,那边金生财已经给亲戚朋友发完了报,催着长工接着印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