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古神王》第一章 落榜书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文章写的太好了,言简意赅,观点鲜明,道出了我辈读书人的心声。行文又汪洋肆姿,大气磅礴,读起来让人心神向往。再看这字迹,更是绝妙,有大家风范啊......!”

一个文官拍案叫绝,不停的点点头称赞,手拿着一份卷宗来回踱步。

案桌上摆放着很多卷子,每一个考官都在仔细的审查,没有一点的马虎,看了很多卷子都摇摇头,表示不行,扔到了一边。

这是大巽帝国每三年举行一次的大考,考中就可以为官,最起码也是进士。而高中状元,则是将来宰相的培养对象。所以,大巽帝国对这十分的重视,这次的主考官以及副考都是朝廷德高望重的大儒。

“王大人,何人的卷子让您如此的称赞,不过能让您称赞的的事可是凤毛麟角啊!”

一个考官真在看不下去卷子,都写的不好。突然主考王大人拍案而起,立刻众副考官围了过来。

“刘大人,你来看看此子的文章,我为官这么多年,第一次见这样好的文章,这真是我大巽帝国的福气啊!”王大人高兴的道,花白的胡子一动一动的。

“嗯,这真是好文章啊,这样的文章,恕本官直言,我都无法写的出来,真是国之栋梁啊。”

刘大人浏览了一遍,也是赞叹不已,传给其他副考官审阅,都不停的称赞。

“杨易,不知是那个大儒家的传人。”李大人捋捋胡须疑惑的道。

“本官决定,这次第一名就是杨易!大家有何看法!”王大人道。

“我同意,就定杨易为第一名。”

“我们也没有意见,这么好的文章,当之无愧。”

王大人一说,众考官,立刻都点头同意。

“慢着,这次第一名早就定好了!”

王大人等主考官也是一愣,谁这么放肆,咆哮考场之地。

当看清来人时,都愣住了,半天才反应过来,:“下官参见宰相大人!”

“嗯,免礼,这次考试第一名已经定好了,这叫杨易的学子,定为落榜。”房宰相郎声道。

众考官面面相觑,不知该怎么办。只有王大人向前一步,:“你这样做,是何居心,我要上奏圣上,参你打压国之栋梁!”

“哼,王大人,本相还怕你参。你已经被罢黜了,做甘州刺使。”

“你......!”王大人气的一个踉跄,眼前一黑。

“你们该咋做,就怎么做,这事我已经请示圣上了,我是这次的主考官!”

众大人都战战兢兢,大气都不敢喘,看到宰相出去了,才跑过去扶起了王大人。

寒风瑟瑟,一阵胜似一阵。一片片硕大地树叶随风飞舞,像一朵朵暗淡地黑云,带着许多的萧条气息。

一条本来不是很宽阔的道路,在这时枯枝交错乱横,以及那厚厚地黄叶,让人更感觉不出那里是路!

黄叶满地,山色如黛,本来应是最和谐,但在此刻,望一眼,顿觉,脊背凉嗖嗖,只打哆嗦,神魂都感觉有些不太自在。

虽是深秋季节,但按理来说应不太寒冷。可是,此时却又那么出奇地诡异!连绵不绝地山峦像有了生命,快要活过来一般,似一条巨龙无声无息很缓慢地移动庞大的身体!

“没想到我杨易竟然落榜了,呵呵!”一个衣衫洗的发白地少年牵着一头瘦骨磷偱的毛驴望着眼前景色,发出了一声苦涩、无奈的干笑声,眼神显得有些落寞与颓。

少年,大约十五六岁的模样,五官清秀,身材欣长,可是宽松的衣衫更让他显得有些单薄。

“呱,呱。”一阵乌鸦的啼叫,惊醒了还在失落中的杨易。乌鸦通体黝黑发亮,双目如利剑般扫视着四野八方。

“天地之间竟有如此之大地乌鸦,真是稀奇,前所未见。”杨易听到乌鸦的啼叫,望了一眼远处,一颗大树顶上有一只大乌鸦飞来飞去,不停地啼叫着。

自己小时候常在自家的后山玩耍,带领小伙伴们上树掏鸟蛋,下河捉尾羽。见过最大的鸟也就是簸箕那么大,可是现在这只足有一席之大,张开翅膀都能听到呼呼地风声,光这身形就觉得有些惊人,再加上这扇动的风声,更加瘆的慌。

而在更远的一处悬崖峭壁上,此时云雾蒸腾,朦朦胧胧,如幻似梦。有一株通体闪烁着紫色毫芒地植物,上面结出了七朵闪着淡紫色地花骨朵,美丽、妖艳至极。

而就在这株植物地附近,一条通体鳞片地蟒蛇正围着它,不停地来回,就是不敢靠近,像是很忌惮什么一样。蟒蛇的颜色被西斜地阳光照射,更显得色彩斑斓,嗤嗤地吐着信子,瘆人至极。

“这里就是藏神岭了,看来再有三百多里路途就到家了。我的尽快赶路,在天黑前越过藏神岭这一角,不然又的露宿野外了!”少年抬头看了看头顶地太阳,已经有些偏西,如果再不赶快,天黑将至。

而此地又是密林野外,人际罕之。俗话说,山大多生怪,岭峻亦生精。

大地之气在黑夜最为旺盛,而太阳刚阳之气由于无法触及,会相对减少,短时期造成失衡,这也就是多数人为什么在夜晚行走时,会感到不自在,甚至是惊恐。

杨易想到这里,加快了脚程,如果不在天黑前离开,难免会遇到些麻烦。

古云曰,子不语乱力怪神,但自己不是那种那种老学究,循规守旧,死板抠字眼。不敢打破常理,那是不行的。一切都得要实际,实际才能活。

“目之所至,本已存之。物于目前,自销自生,目之所及,物之不穷。物之不穷,方可视之。视之有真谬,合而取之!”

杨易牵着瘦弱地毛驴想走的更快一点,就使劲拽了拽缰绳,丝毫不动,很奇怪,怎么回事。

杨易回头一看,毛驴耷拉着耳朵,不肯前行,好像受了什么刺激,无精打采。

杨易有些蹙眉,这怎么可以,再不走快,天就黑了,使劲拽了拽,可是怎么用力拉,那毛驴就是不走,像是蹄底生了根一样,还昂着头,嘶鸣着后退。

杨易急得杨易满头大汗,想尽各种办法就是无济于事。

“唉,这毛驴是怎么了。刚刚休息过,这才走了很小一段路。而且喂了草食,还有水。难道有什么诡异的事情发生?”想到这里杨易脸上露出了疑惑,有一些牲畜对这类事情是很敏感的。

想到自己在读圣书之余,偶尔也浏览一些志怪杂趣之类的小书。而这些书被很多学问家所不齿的,大力的诋毁。以至很多学子也纷纷效仿,美其名曰唯圣贤书唯一。

自己则不以为然,虽然这些志怪杂趣类书籍,是有一部分不值得去读习,但还有些还是很有用,可以开拓眼界,增长见识。凡事不能以偏概全,一语否定。

就拿自己读过的志怪杂趣之一韩遂的《阅微异轩》中就有这样一个故事:

农夫救鹅,在古代,有一农夫,家徒四壁,穷的丁当响。可是老实敦厚,为人极好,四里八方都知道农夫的美德。

在睡梦中,农夫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一个天神对自己说,自己将有一劫难,而念在自己敦厚老实,积德行善之举,而为自己化解灾难,可是具体怎么消灾,没有说。

农夫惊醒,太阳已高照。在自己家门口,有七个闪着金光的圆圆像蛋类的东西,很是刺眼。

农夫很是疑惑,拿起一看,没错,这是鹅蛋,而且是金色的。

难道是那只鹅,可是那只鹅,早已无影无踪。

多年以后,天神的预言果然应验。可是农夫最终还是没能躲过。

是因为,农夫把白鹅给自己救命的一片羽毛送给他人。白鹅想报恩,可是结果还是没能如愿以偿。最后,白鹅和百姓为了农夫的美德,立庙祭祀。

想到这里,杨易隐隐有些心动。回头看了一眼毛驴,毛驴的举动更加的古怪了,用嘴咬住自己的衣角不停地往后拽。

“既然如此,不如暂时先不急着过藏神岭,在这里现过一夜,等明天天一亮再出发。”杨易于是折回。

而就在,少年刚刚返回不多时。那只啼叫的大黑乌鸦,像被什么可怕的力量撕扯一样,一下子化作飞烟,立刻消散。

如果这时有人看见,一定会惊的魂不附体。因为不仅仅是那只大黑鸦,还有其它的动物也是一样,自行消散,化作了灰尘。

这突然发生的一切,杨易却不知道,牵着的小毛驴救了自己一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