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血衣社》第七章 千丝万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钱世明吊唁完多年的好友后询问好友了空遇害的情况,当他看到杀害了空师傅的匕首时,差点没晕过去,这竟然和张老三喉咙上所叉的匕首一模一样。这到底怎么回事?巧合吗?

他倒是早就听说过了空的来历身世,这了空平日里一心向佛,心底善良,寺内和尚关系处理十分得当,上山之后除了自己外又没有与其他寺外之人有所来往,那到底是什么人下的如此毒手?难道是上山之前的经历惹下了祸根?是不是和杀害张老三的凶手是一人所为?为什么匕首竟然一模一样?那他们的死和汤家大火有牵连吗?钱世明心里寻思着。

时已酉时,了解了大体情况后,常慧主持安排了嗔,了寂二位师傅前往厨房做饭,邀请钱世明和张彪吃些斋菜歇息片刻后再行下山。

“钱署长,我们还是到我的住处喝些茶水吧,这里先让空寂大师在此看护就好了。“常慧说道。

“也好,忙了一整天还没好好的喝口水,”钱世明一脸愁容答道。

正巧此时张彪查探回来,和钱世明碰了照面说道:“钱署长你来了。”

“哦,张彪,你自己一人干什么去了,走,我们先去常慧主持房里歇息下,吃完晚饭再说。”钱世明说道。

“好,我呀四处看了看,”张彪答道。

走进常慧的禅房,推门进入,正对着的墙上挂着一幅字画,上面用草书写着“善悟无碍”四个大字,好笔法,果真是一气呵成,颇有唐代书法家张旭之遗风。钱世明也是一个十足的书法爱好者,看到这幅字后竟目不转睛的独自欣赏起来。

“来金泉寺有好几年了,倒也没少进入了空的禅房,可常慧大师的禅房还是头一次来呢,这幅草书写的真是好,敢问是不是主持你的手笔呢?”钱世明问道。

“钱署长见笑了,老衲怎么有如此之劲力呢,是我的一位好友所赠的,哈哈,哈哈,”常慧收拾着茶具颇为得意的说道。

张彪是武行出身,从小到大字识不了几个,对书法自然是毫无兴趣,进屋后也不客气,靠右侧找了个座位坐下了。

“对了,寺庙里的那个王伯是什么来头?他的脸上是不是受过外伤啊?”张彪问着常慧。

“哦,你说他啊,他是附近村庄里的农民,好像是几年前家里失火,媳妇和一个女儿活活的被大火烧死,只有他一人幸免活了下来,脸上留下了烧伤的疤痕,老衲见他可怜就收留了他,让他在寺庙里做着杂役,这人就是嗜酒太甚,每日夜里就是喝个烂醉如泥。”常慧回到道。

“金泉寺附近的村民?怎么也是给大火烧死的?”张彪心里寻思着。

“二位先生请上座,茶叶已经沏好了,“常慧大师招呼二人入座,顺便点上了一壶香炉,整个禅房里布满了香炉和茶水发出的香气,雅兴果然十足。

张彪可没那么好的雅兴,只顾着自己端起杯子猛喝了一口水,嗯,好茶,果然好茶,也不知是自己今日饮水太少的缘故,还是狗肉吃的太多?

“说来可怜啊,了空平日里素来与人无仇无怨,也不知道是何人下此毒手?阿弥托佛,善哉善哉。”常慧主持感叹道。

“是啊,”钱世明端起茶杯品了一口这佛家圣地的上等绿茶说道。

“生亦何欢,死亦何哉。看破了生死,六道轮回又有何可怕呢?万物看起来实有,都是因为暂时的相似相续的存在,但终归是有生有灭。如果世人都能看透,生灭跟寂灭我觉得也没有区别。寂灭是以某一种形态恒久存在于宇宙中,生灭只不过是不断地变换形态,但还是没有脱离宇宙。大家都在宇宙中。”常慧主持接着说道。

还未等钱世明说话,张彪却说道:“不管什么形态变化不变化的,作为警察,我们就应该替死者伸冤,查明真相,法律也会给死者一个公道的。”

说得好,张彪这句话确实说到钱世明这位警察署署长的心里了,自己多年的好友一定要为他报仇雪耻,查出真凶,也不枉生前的交情。

“说得好,说的好,哈哈,哈哈,这真是了空之福,了空之福啊。”常慧主持也识趣的笑了起来。

钱世明也有些哭笑不得,这明明是佛家人对待生死的几句禅语,张彪听完竟接出这么一句来,不过这话说的倒也贴合自己的心意,毕竟自己也是警察,不是什么得道高僧。

不多时,了嗔前来禅房叫大家一起用膳。大家共同前往斋房的时候,钱世明偷偷的把张彪拉到一边说道:“张老三被人用匕首插上喉咙死去了。了空也是被匕首所杀的。”

张彪脑袋嗡嗡作响,“怎么张老三他也...,也是匕首?”张彪沉吟好一会又说到:“匕首是一样的嘛?是不是上面有青龙盘根?”

“对,有青龙盘根,当我刚看到杀了空师傅匕首的时候也是十分震惊,”钱世明回答道。

“难道...难道这里面有什么关联,不会那么巧合吧?张老三检验汤家人尸体被杀,而且又和了空所中匕首相同,这里面一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张彪诧异的说道。

“这件事先不要和其他师傅说,回去之后我们再好好调查,临走的时候记得把杀害了空的匕首也带上。我们先去吃着斋饭再说。”钱世明嘱咐道。

“嗯,好的,钱署长,”张彪紧皱着眉头说道。上午还和张老三说过话,怎么现在竟然也被别人所杀害,这凶手也太猖狂了,竟然在警察暑的停尸间里杀人,一定要替老张报仇,捉拿到凶手,张彪心想着。

斋菜又称“寺院菜”、“素菜”,原为道家、佛家烹任的以三菇六耳、瓜果蔬茹及豆制品为主的素食菜肴,故又称“寺院菜”、“素菜”。

元代谭处端曾在《西江月·作伴修行未是》这首词中写道:“作伴修行未是,飘飘物外行持。孤云野鹤任东西。何有些儿碍滞。淡饭寻他两顿,清清净净无为。寂寥潇洒最相宜。别有一般滋味。”

“果然别有一番滋味,好吃,好吃,”张彪不禁叹道。

“哈哈,看来张队长是头次吃我们这素食啊,和那狗肉滋味比起来如何啊,哈哈......哈哈,”了嗔笑着问道。

“好吃,真好吃,美得很,”张彪说着一碗米饭早已下肚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