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女皇后养成手册》第八章 相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虞家一家三口在村里雇了辆马车,一路向东而去。

蔡家庄在南阳城西,距离南阳城大约十里地,出村就是一条用砂石铺成的官道,一直通到南阳城的西城门,虽然刚下过雨,却也不难走。

进了城,一直到了城南巷,马车这才停了下来。

虞世清和车夫说好接他们一家的地点之后,就先下了马车,转身笑着要扶青芷下来。

青芷笑眯眯扶着爹爹的手下了马车。

虞世清放下女儿,转身要去扶妻子,却看到韩氏已经扶着车门自己下来了。

愣了一瞬之后,他默默收回了自己的手,掩饰性地咳嗽了一声。

青芷把一切看到眼里,笑眯眯仰首看了看母亲,又看了看父亲,然后一手拉住了母亲,一手拉住了父亲,一家人一起往前走去。

只要爹娘的感情渐渐好起来,将来再给她生几个弟弟妹妹,祖母就是想离间,怕是也不容易了,她爹娘也就不会重复前世的悲剧了。

城南巷是条小街,街道上铺着青石,两边种着高大的梧桐树,正是梧桐花开的时节,因为刚下过雨,湿漉漉的空气中氤氲着桐花的甜香,好闻得很。

街道两边是一个个店铺,大部分都是专营笔墨纸砚和金玉首饰的店铺,间或有一两家是食肆或者甜水铺子。

虞世清一个季度的束脩是三两银子,先前他的束脩都交给了母亲,因此如今手里也不过是蔡家刚给的三两银子,顶多敢给青芷买一对小小的银耳坠子,不然母亲王氏知道会生气的。

他母亲王氏苦日子过惯了,一向很节俭,轻易不让他浪费银子。

青芷知道自己爹爹手里的三两银子是不敢花完的,因此进了首饰铺子,都是捡最简单最便宜的耳坠子来看。

她的目的是离间爹爹和祖母王氏的感情,步子不能走得太大,得慢慢来。

韩氏一直陪着女儿,帮女儿挑选着。

青芷贴着母亲站着,想起前世爹娘感情不好,爹爹挣的钱都交给了祖母,她一直到了十三岁才得到了平生第一个首饰——一对玫瑰花形状的银耳钉,是哥哥送给她的。

那时候哥哥参加院试,考中了秀才,因为是院首,进了前十名,成了廪生,每月有了官府发放的一两银子和三升廪米。

哥哥自己舍不得花钱,却给她买了那对银耳钉……

想到这里,青芷心里一阵难过。

韩氏见女儿发呆,怕丈夫生气,忙轻轻拍了拍青芷,低声道:“青芷,这对耳坠子你喜欢么?”

青芷看了过去,见是一对用银线挂着的极小的珍珠,便笑了:“娘,这对耳坠子好看!”

她看向虞世清:“爹爹,你看这对耳坠子好看么?”

虞世清见女儿拎着那对耳坠子,笑盈盈看着自己,眼睛亮晶晶的,实在是可爱极了,便点了点头,问首饰店的伙计:“这对耳坠子多少钱?”

那伙计笑着伸出了一根手指头:“一两银子,这银线倒也罢了,主要是这对珍珠值钱,这是真正的南海珍珠,玲珑剔透,莹润洁白……”

听这伙计滔滔不绝把一对小得不能再小的珍珠夸成了仙宫异品,青芷心中好笑,笑盈盈道:“确实有些贵,我们也是真的想买,这样吧,我们买这对耳坠子,你再送我那对银耳环,行不行?”

她的手指的是旁边一对简单的细银环。

那伙计没想到这个小姑娘还会讲价,故意做出一脸为难的样子来:“不行不行!这样小店就赔钱了!”

青芷摆了摆手:“那就算了!”

她转身拉着爹娘就要出去。

虞世清没想到青芷年纪小小,居然也是演技派,不由微笑,做出果真要跟着青芷出去的架势来。

那伙计忙道:“算了算了,赔钱卖给你们了!”

青芷对着爹娘狡黠一笑:“那我们就买下吧!”

青芷一拿到耳坠子,立时就让母亲帮自己戴上。

她一向爱美,如今虽然没有条件,却也喜欢自己漂漂亮亮的。

最重要的是,青芷知道自己戴了这对耳坠子回去,王氏看见了,一定会要走的。

戴上耳坠子之后,青芷拿了铺子里的靶镜照了照,觉得听好看,美滋滋地让爹娘看:“爹,娘,好看么?”

虞世清和韩氏齐齐道:“好看!”

话音刚落,他们都是一惊,立即看向彼此。

四目相对的瞬间,他们都觉得一阵尴尬,便移开了视线。

青芷把那对银耳环给了虞世清:“爹爹,你把这个给祖母吧,不然祖母会生气的!”

虞世清接过耳环,小心翼翼放进了腰间挂着的荷包里,道:“你祖母最是明理,你不要胡说!”

韩氏在一旁捏紧了手里的丝帕,担心地看了青芷一眼。

青芷微微一笑,道:“爹爹,是我错了,祖母虽然偏心,却的确明理得很!”

她当然知道,依祖母的性子,即使把这对银耳环给了祖母,祖母还会很生气的,因为祖母认为父亲的收入理所应当是她的,别人谁都别想花。

如果祖母得了这对耳环,还要生气,那就太好了,正好让爹爹看看他这亲娘的真面目。

前生她爹爹一直执迷不悟,愚孝到死,枉送了一条性命,最后导致家破人亡,这辈子她一定要避免前世的悲剧发生。

一家三口出了首饰铺子,这才发现外面又下起了雨,而且雨势很大,忙都停住了脚步。

虞世清把带来的两把伞拿了出来,一把递给了韩氏,一把自己撑开:“青芷,雨太大,爹爹给你打伞!”

青芷乖巧地走到爹爹身旁。

虞世清打着伞护着着女儿,韩氏打着另一把油纸伞抱着虞世清带来的包袱跟在后面,一家三口冒雨向南走去。

雨滴打在油纸伞上,发出“啪啪”的声音,青石街道上雨水流淌着,虞世清、韩氏和青芷脚上穿着木屐,踩在雨水上,发出“吧嗒吧嗒”的声音。

青芷身上衣服略有些单薄,自然是觉得冷的,可是心中满是温暖。

虞家一家三口走了没多远,便看到前面有一家老馄饨店,店的隔壁是一家书肆,黑漆招牌上镌了四个烫金大字——“梅溪书肆”。

虞世清笑着对青芷说道:“青芷,这就是爹爹抄书的书肆,老板姓董,是个年轻人,很会做生意,人也厚道,他父亲就是先前从江南贩纱的董大户!”

董家是南阳城中有名的富户,南阳人人都知道的。

青芷认真地听着,一双黑泠泠的大眼睛向书肆里面看去,心道:今日既然来了,我一定要把握好这个机会,也来抄书挣钱。

前世她管着英亲王府内院的账目,手里常常有好几万的流水,看银子看得都麻木了。

可是如今她的全部积蓄也才五钱银子,要想攒钱做生意,还得继续努力呢!

一家三口把伞合住靠在书肆门框上,这才进了书肆。

韩氏把放在怀里的包袱拿了出去,递给了虞世清。

书肆的老板果真是一位年轻人,约莫二十一二岁,生得很清秀,眼睛清澈,笑容和煦:“虞秀才来了!”

虞世清和书肆的老板寒暄了两句,解开包袱,取出来抄写好的一摞《孟子》,递给了书肆老板:“董先生,这是上个月抄写的书!”

老板检查了一遍,见没有谬误,便按照千字二十文钱的价格拿了一吊钱给了虞世清。

虞世清笑了,道:“董先生,还是换成银子给我吧,拿着也好拿些!”

如今一吊钱能换一两银子,一两银子拿着自然比一吊钱方便些。

青芷一直在旁边看着,见状便拉了拉老板的衣袖,笑眯眯道:“大哥哥,我也会写字,我的字很好看,我也想抄书,可不可以?”

年轻老板见这小姑娘生得精灵可爱,便笑了起来:“只会写字是不行的,字得很好看才行!”

虞世清是知道自己女儿的字的,便含笑道:“董先生,不如让小女试试?”

现在下着雨,书肆里也没什么生意,董先生有心逗这个小女孩子玩,便真的让伙计拿了笔墨和宣纸过来:“那你默写一首诗词吧!”

青芷提笔想了想,均匀地蘸了些墨,在宣纸上写了起来。

写好之后,她见旁边有一个白瓷镇纸,便拿了过来,压在了宣纸的边角,然后笑嘻嘻道:“大哥哥,你看我这字怎么样?”

董先生凑过去一看,见是极漂亮的簪花小楷,写的是司空曙的那句“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他吟诵一遍之后,叹息道:“小小年纪,却写如此苍凉的诗……”

青芷眼巴巴看着他,眼睛亮晶晶的:“大哥哥,我可以抄书么?”

她双目盈盈,眼中满是恳求,瞧着可爱得很:“大哥哥,我保证会认真抄写,绝不浪费纸张!”

被一个如此可爱的小姑娘恳求,董先生不由笑了起来,道:“自然是可以的,价钱比你父亲低一些,千字十五文钱,怎么样?”

青芷欢喜极了,笑嘻嘻屈膝行了个礼:“多谢大哥哥,您放心,我一定会认真抄写的!”

董先生拿了一本词选和一摞裁好的宣纸给了青芷,让青芷回去抄写,五月初一来交抄好的书。

虞世清收好董先生交过来的书和宣纸,用油布包好,这才放进了包袱里。

一家人告别了董先生,出了梅溪书肆。

虞世清站在屋檐下,看着依旧在下的雨,道:“隔壁蒋家老馄饨味道还不错,我们去吃馄饨吧!”

青芷前世十四岁以后就生活在京城,京城食物味道偏咸鲜,而南阳这边食物味道清淡,她一直很思念家乡馄饨的味道,当即开开心心道:“爹爹,再给我买一个糖火烧!”

虞世清见女儿笑容灿烂,如明月一般照料了这黯淡的雨中午后,便也笑了起来,爽朗道:“那是自然!”

他觉得女儿这几日有些变了,先前敏感得很,一点就着,脾气不好,也不和爹爹亲近,如今变得开朗多了,这是好的变化,需要多加鼓励。

青芷从梅溪书肆的屋檐下走到了蒋家老馄饨的屋檐下,刚停住脚步等爹娘过来,便听到一个犹待稚气的声音在身侧响起:“好心的姑娘,赏我一口饭吃吧!”

这声音很轻,可是对青芷来说却如同炸雷一般——这是哥哥的声音?是哥哥的声音!

即使经历了一世的生死离别,她还记得清清楚楚!

她当即看了过去。

一个又瘦又小衣衫褴褛的男孩子摇摇欲坠立在雨中,头发湿漉漉披散了下来,还滴着雨水,他手里拿着一个破碗,一双又黑又大的猫眼正看着她,苍白的嘴唇翕动着:“姑娘行行好吧……”

真的是哥哥!

青芷的眼泪夺眶而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