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商海弄潮》第三章 靓丽的弧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区前面原来是条臭水沟,野草丛生,臭水遍流。每年到了夏天,蚊蝇满天飞,顶风儿臭八里,住在前排的居民可倒霉了,多热的天儿不敢开窗户,否则臭气满屋灌。他们向县里反映了若干次都没有得到解决。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有人把这个问题捅到了省媒体,随即各路媒体记者采访了水沟两边的居民,查看了水沟状况,最后在电视上曝了光。这一折腾不要紧,县领导可坐不住了,立即成立了县城环境治理小组,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臭水沟问题经过多番调研和论证,很快,一套臭水沟治理方案呼之欲出了。紧接着便是热火朝天的施工改造,经过一年的治理,一条水质清澈的小河建成了,河水清澈见底,绝迹多年的鲤鱼又现跳龙门的景观了。从此住在小河两岸的居民一扫满脸愁容,清晨的窗户也大大方方地打开了。

小河南岸有条新修的公路,虽然不宽,但它方便了几个小区居民的出入,公路两边修了高于公路的人行道,行人车辆分到行走,交通井然有序。小河两岸垂柳沿堤,河坡上栽有桃树和苹果树以及一些花草。每年到了春季,河堤两岸花红柳绿,燕语莺声。在通向幽静的小路上,人们或漫步在茵茵绿草之上,或嘻逗于各类树木之间,尽情的享受着春天带来的气息。到了五一前后,树上果实红绿相间,香味四溢,非常诱人。

是日下午,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微风拂面,钱守义漫步于弯曲的林间小道,欣赏着河两岸的美景,忽然,一阵呵斥声传了过来。他驻足观望,看见不远处有几个淘气孩子,不听从管理人员的三令五申,像猴子一样,眼不见就爬到树上去摘桃子,管理人员见状吓唬一通,孩子们从树上翻身蹦下,猴子般的跑得无影无踪。有个孩子腿脚不利索跑得慢点,正好与钱守义撞个满怀:“慢着点孩子,别摔着。”孩子哪听这个,挣脱了钱守义撒丫子就追赶同伴去了,不大一会儿便消失在了树林之中。

在这之前要到小河对岸得走好长一段路程才能绕过去,县政府根据居民反映,在小河的中段架了一座花岗岩九曲拱桥,从远处看,桥水相连的景致还真有点儿南方小桥流水的意境,只是缺少桥下的阿娇泛舟。九曲桥的建成方便了两岸居民的往来,行人过河超近了,但难为了骑车人,他们要搬着自行车七拐八拐的走过九曲才能过去,虽然如此,人们仍然乐此不疲地往返于小河两岸。

钱守义信步来到桥上,想通过九曲桥到对岸去,因为张磊的肉铺在河对岸。缓步来到桥面,很自然地观望了一下,不经意中发现离桥不远的河边,在垂柳遮挡的树荫下端坐着一位老者,看面相大约七十多岁,稍短的花白胡子,古铜色的脸庞,头戴麦秸编织的宽檐儿草帽,褪了色的短袖白色上衣,深色短裤,脚踏一双方口黑布鞋。在他前面的河坡上架着两根黑色鱼杆,炯炯有神的双眼目不转睛地盯着露出水面两寸多的鱼漂。钱守义随口说道:“渔者钓也!”不知从哪学来的一句话冒了出来。他轻轻地倚在栏杆旁,生怕自己的脚步声惊动前来觅食的鱼儿。不一会又有几个路人也好奇地来到桥上,共同欣赏这位渔者的高超钓技。

不一会儿,只见水面泛涟,鱼漂下沉,渔者站起身来,非常麻利地将鱼杆从水中拽了出来,一条活蹦乱跳的大鲤鱼在水面上不停的挣扎,弄的水花四溅。渔者沿着河岸来回溜了两圈,直到鲤鱼被溜晕了,才将它收入篓中,一阵喝彩声随之而来。渔者这才扬起头来,笑呵呵地说:“我钓了这么长时间还从没钓到过这么大的鱼,这条鱼足有三斤重,看来是你们给我带来了福音,我感谢你们。”渔者一边挂着鱼食一边看着桥上的钱守义和围观的群众。

钱守义一听渔者感谢自己,玩儿起了谦虚,说道:“大爷,还是您的钓鱼技术高超才钓得这么大的鱼,要是让我钓呀,别说这么大的鱼了,恐怕连个小虾米都钓不上来。抓时间我跟大爷学学钓鱼技术,行吗?”说完引来大家一阵阵笑声。

渔者一边跟大伙搭讪,一边挂着鱼食:“钓鱼可以修身养性,我从十几岁就跟大人一起钓鱼,已经钓了几十年了,多少有了点儿经验,谁打算学,包教包会,只要你们天天来这儿,用不了十天你就能垂钓了。有句俗话说的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嘛。”

“这位大爷蛮斯文的,关键是您有时间授之以渔,我可没时间学呀。”钱守义听后嘀咕了一句。

渔者挂好了鱼食,站起身朝后面退了几步,看了看前方的水面,双手攥杆,身子往后略有倾斜,一使劲将鱼竿摔了出去。非常漂亮的甩杆动作,非常漂亮的空中弧线。虽然钱守义后来再没到河边观赏和学习钓鱼技术,但渔者的漂亮动作和悠闲自得的样子在他的脑海里至今挥之不去。

正当钱守义和大家都沉浸在庆祝渔者钓得大鱼的欢声笑语中的时候,一个熟悉的声音从桥下传来,“守义,瞧你高兴的劲儿,干什么呢?”

钱守义转过身来四下看看,自言自语:“谁叫我?”

这时,一辆铃木125在桥下嘎然停下,来人摘下头盔,“不认识了。”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呦,这不是大名鼎鼎的顾老板吗?今天怎么有时间闲逛呀?”钱守义显得有点惊讶,他快速走下九曲桥,来到铃木跟前。

顾老板名叫顾一鸣,也是钱守义的同学,但不是一个班,上学的时候仗着老子干买卖赚点钱,成天在同学们面前吹五吹六,惹的大伙儿都很烦。老师多次家访,想通过他的父母管教一下,可是听了他父母的苦衷后,老师拿他也没办法了。好不容易才盼到他弃学从商离开了学校,同学之间才恢复了往日的和谐,校园的空气儿才平静下来。

钱守义是个本分人,别人的事儿从不过问,谁都不惹,所以顾一鸣对他总是另眼看待。他认为只有钱守义才能读懂他,自认为是钱守义的知心朋友,所以家里有什么好吃的主动给钱守义带到学校,在没人的时候交给他,每次钱守义都非常感动……。

顾一鸣拢了拢被风吹乱了的偏分,说道:“今天没事出来遛遛,你在这干什么呢?是不是财发大了想斜事儿呢。”

钱守义擦了擦脸上的汗水,说:“发什么财呀,找了半年工作也没找到,这不快到节了吗,哪都得用钱,正发愁呢,我想出来溜达溜达,一来散散心儿,二来想找一下张磊,看他能不能给我想点办法。”

顾一鸣把摩托停在路边的柳树下,招呼钱守义离他近一点儿,然后诡秘地说:“不就是想挣钱吗?我给你出个道儿想听吗?”

钱守义一听有挣钱的好事儿,半信半疑地说:“你有挣钱的道儿?非常想听,你说说我能不能干。”

“这事儿我谁都没告诉,你也不许跟别人说。”顾一鸣故弄玄虚,说得很神秘。

“你放心吧,打死都不说。”钱守义回答的非常坚决。

就好像在黑暗中见到了光明,在凶猛的洪水中见到了一扇门板,在悬崖边抓住了一根青藤,钱守义暗暗盗喜:“我有救儿了。”

“那好。”顾一鸣听后掏出一盒过滤嘴香烟,抽出两根,递给钱守义一根,自己留下一根。他拿着这根烟没有急于放在嘴里,而是用手摆楞了一下,然后放在鼻子前闻了闻,这才放进了长满黄连素的嘴里,相互点着后,顾一鸣狠狠地吸了一口,然后从嘴里冒出了一串儿眼圈儿,漫不经心地说道:“想挣钱就找我,只要你有胆量,钱还是有的挣的。我有个远房亲戚,前两天去了一趟椰岛,回来就是好几万呀。你知道椰岛吗?”

“不就是长满椰子的那个岛吗,知道。什么买卖去了几天就挣好几万?”钱守义不解地问。

“据说那个地方遍地都是买卖,非常好做,就是路儿远点。”说完他看了看心存疑虑的钱守义。

“椰岛这个地方我还真没去过,倒是听别人说过,过去在书本上也见过,离咱这儿有多远?”

“好像得有三千多公里吧,我也没去过,关键是与大陆还隔着一条海峡呢,只有跨过这条海峡才能到达椰岛。”顾一鸣仰起了头一脸无奈的样子

“只要能挣到钱,多远的路我都不怕。唉,那么远我怎么去呢?”钱守义皱起了眉头。

顾一鸣想了想,说:“钱多可以坐飞机到椰岛机场,钱少坐火车轮渡也可以到达。”

“一来回儿得多少钱呀。”钱守义睁大眼睛惊讶的问道。

“路费有一千块足够了,身上别多带,顶多五千块钱,到那先看看形势,别急于把钱出手。另外,孤身一人出这么远的门还得防备挨骗呢。”顾一鸣嘱咐道。

“得那么多钱呀,现在家里也拿不出来呀,这事儿我得跟你弟妹商量商量。”说完钱守义要走。

“先别走,话还没说完呢。”

“还有什么事儿?”

“事关全家的事儿必须跟夫人商量,弟妹同意去再去,不同意也别勉强,钱嘛倒不是问题,可以先从我这儿拿点儿。”顾一鸣始终像兄弟似的对待钱守义。

这时,顾一鸣腰间的手机响了起来:“狗三儿呀,噢,知道了。”关掉手机放进了裤带上的手机套里。“守义,我有个饭局马上得过去,刚才说的事你回去后跟弟妹好好商量一下,我认为这是个好机会,机会稍纵即逝,成功人士就是善于抓住机会才挣到了钱。现在机会来了你要抓住呀,就这样吧,我等你的回话。”说完他飞身上车,随着一股浓烟腾起,摩托像离弦的箭立马没了踪影。

钱守义望着远去的顾一鸣,满心的疑虑不住地折腾,这么好的事儿他怎么不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