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奋斗吧明珠》8舅家小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荣自己混到三十多岁才娶上老婆,生了个儿子也就是魏明珠的小表弟,今年才6岁,算是刘家传宗接代的独苗苗。刘荣带着魏明珠母女俩回小井村,天都黑透了,也没引起村里人的注意。

魏明珠的舅妈李凤睡不着,抱着孩子还在堂屋等着。

听见门口又响动,赶紧来开门:

“你可回来了,明珠她们咋样?”

刘荣让了让,魏明珠就凑上前喊舅妈。

李凤听见她声音中气挺足,语调不自觉就轻快了:

“听说你在家里撞了脑袋,差点没把我吓死,偏偏你小表弟发高烧,我是一点都丢不了手……幸好你这丫头没事!”

因为没有及时去看魏明珠,刘荣回来还和她大吵了一场。

李凤有点委屈,更多是害怕。魏明珠真有个三长两短的,刘荣肯定和她没完。

见魏明珠看上去还行,李凤赶紧解释下。

魏明珠不是不知道好歹的人,舅妈不比舅舅,本来就没有血缘关系,再说谁不是更惦记亲生的孩子?像魏大林那样更疼别人女儿的棒槌毕竟是少数。

“舅妈,我没事儿,轩轩好点了没?”

轩轩就是魏明珠的小表弟,孩子被李凤抱着,精神蔫蔫的。

刘荣不耐烦,“进屋去说,小妹也来了,她和明珠以后就住家里了。”

李凤这才发现,刘美不声不响,跟在魏明珠后面。刘荣的自行车也推了好多行李。李凤满脑子都是疑问,带的东西太多了,不太像是回娘家小住。

这是和魏家彻底闹掰了?

刘美明显是神情恍惚,沉浸在自己世界里,连嫂子都没招呼。

要不是看魏明珠额头上还贴着纱布,李凤还以为撞柱子的是小姑子刘美,看上去傻乎乎的没反应。脑子的想法放一边,赶紧把儿子放床上去,帮着刘荣搬东西。

刘荣低声骂着魏家人全是大王八,又简单把事情经过讲了,包括三人要走,正赶上魏大林三兄弟回家,算是拳打脚踢才出了沿河村。

“你把西屋的床铺好,给明珠她们住。”

刘荣的意思,魏明珠母女俩已经就住在家里,也别回魏家去受气了。

但他没说住多久,魏明珠深谙人情事故,赶紧向李凤表忠心:“我想做点小生意,攒点钱到县里安家,安庆县的机会多,也免得乡下这些人嚼舌根。”

不会真的一直住在舅舅家。

舅舅肯定是真心实意的收留她们母女俩,舅妈李凤也不见得那么小心眼。魏明珠一个心智成熟的人,却知道亲戚间住久了难免会有摩擦,反正她只是暂时落脚,也不怕多解释几句让舅妈宽心。

刘荣也听出魏明珠的潜台词了。

他没反驳,心想的是魏明珠吃到苦头就不会这么乐观了。年轻人嘛,总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以为外面的世界很简单。是的,这两年有些人搞买卖赚到钱了,但魏明珠能吃苦吗?

灯光下,魏明珠发现舅妈的笑容真切了好多。

“你这丫头,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舅让你们娘俩儿住,那就安安心心的!”

她这样大方,是因为最近几个月,刘荣挺能赚钱的。

一时半会儿的,多添两个人吃饭,也不至于支撑不住。

李凤很快收拾好了屋子,现在的人不讲究,下面铺稻草上面有床单的床,可比魏家老破屋的情况好太多。魏明珠母女从昨天被赶出魏家,晚上和白天都在奔波,其实真的很疲惫。

母女俩洗了脸躺到床上,魏明珠拍拍刘美的手:“您放心,我肯定让您过上好日子,咱俩都好好的,不蒸馒头争口气,活的有滋有味的,让别人看看”

过了半晌,魏明珠以为她妈睡熟了,刘美却慢吞吞回道:

“妈就想你自己能过好,明珠,你别怪妈,我让你受委屈了……”

魏明珠说了几句宽慰她的话,在干出成绩前,任何言语的保证都略显苍白。实在是太疲惫了,说着话,魏明珠就睡过去了。

第二天早上,魏明珠是在食物的香气里醒来的。

刘美早就起来了,还把厨房的活儿自觉包了。小表弟轩轩今天精神不错,在厨房里围着他姑打转,刘美从蒸笼里夹了个馒头给他,烫得轩轩呲牙咧嘴却舍不得吐出来,还含糊不清拍马屁:

“老姑蒸的馒头比我妈蒸的好吃”

安庆县是南北交界线上,搁后世就是冬天又冷又不供暖的饮食习惯南北兼顾,刘家这几天吃的就是红薯稀饭配大白面馒头。

魏明珠打开箱子翻衣服穿,却有意外惊喜。

她在箱子里翻到手帕裹起来一堆零票,一共有十八块多,是原主的私房钱。

压箱底的还有几封信,用词大胆火辣……是齐建华写给她的。忍着恶心看一遍,魏明珠就笑了,这人是对‘魏明珠’大胆示爱过的,魏玉陵的手段可真高超啊。魏明珠本来想把信烧掉,想了想又塞回箱子里,说不定啥时候能派上用场呢?

刚关上箱子,轩轩就进屋了。

“老姑,明珠姐醒了!”

轩轩很黏魏明珠,哪怕从前的魏明珠脾气挺臭,架不住魏明珠长得好看啊

小孩子才不管主流审美是什么,他们对人和事物的审美是天然的,还没被扭曲的,更直接明了……他明珠姐就是长得好看嘛,发脾气也好看。

魏明珠没咋接触过小孩儿,但她心理年龄可不是十八岁,看见萌萌的小孩子,根本没啥抵抗力。

伸手摸了摸轩轩的额头,魏明珠挺高兴:

“额头不烫,看来是不发烧了。”

轩轩傻乎乎的,觉得他美美的明珠姐对他好温柔,更像个跟屁虫一样,魏明珠洗脸他跟着,梳头他也不走。看一眼魏明珠,咬一口馒头:“明珠姐,你脑袋还疼不疼……你长得真好看呀”

是啊,长得真好看。

稍微拾掇一番,头发梳成两个辫子,换了件干净没补丁的衣服,魏明珠也觉得自己好看的过分了。

收拾好自己,魏明珠才领着轩轩去厨房。

刘美看上去又没了异样,不知道她心里是怎么想的。

“过一会儿就能吃饭,你舅舅和舅妈去看稻谷了,这两天就能打谷子。”

正说着,刘荣的声音就响起:

“煮的红薯稀饭?”

他把头上的斗笠取下来挂墙上,看见魏明珠就笑:“睡醒了?我让你妈别叫醒你,你受了伤需要好好养养。隔壁村打到野猪了,你舅妈买肉去了。”

不年不节的,农村没哪家舍得吃肉。

轩轩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魏明珠自然是感动。

刘荣本来就是个穷大方,如今又赚了点钱,手更是松散。在谷粒归仓前,刘荣不会出门儿,他的自行车就空出来了:

“你会骑车不?”

魏明珠点点头,她还真的骑过这种老式自行车。模样是不够小巧,但它能载货啊,最初设计出来就是给军队搞运输的,能走烂路,连人带货能载满几百斤。

刘荣的意思是让魏明珠骑着车去做那鸡蛋生意。

趁着农忙的时候把生意做起来,要是吃不了这苦,刘荣也好给她想想别的办法。

李凤真的提了两斤猪肉和一根棒子骨回来。三指厚的膘是油汪汪的脂肪,现在的人不愿意要瘦肉,大家肚子里都缺油水,肥肉才是最受欢迎的。抢到这样好的两斤肉,李凤也挺得意。

一家人围在桌子上吃饭,李凤听见魏明珠和刘荣一本正经讨论做生的细节,心情更好了。

“你那鸡蛋要怎么运到城里,自行车不得把它们颠坏了?”

83年还没有什么村村通,别说水泥路面,连柏油路都没有,骑车真是一路颠到城里。人能受得住,鸡蛋会颠破。一百个蛋里破十个,魏明珠根本赚不到钱。

魏明珠从昨天就在琢磨这个问题。

后世的鸡蛋长途运输是有蛋托,加上道路平整,多远都能运到。她现在条件简陋,自然搞不到什么塑料蛋托,但魏明珠有别的替代办法。

“用芦苇绳子编小筐,就像鸡蛋那么大小的,把鸡蛋一个个套在里面,连成一串串的。”

缝隙里再塞满切短的麦秆、稻草之类,应该能取代防震泡沫的作用。

刘美很激动,“我能编,你告诉我样子就成。”

刘美的手是真巧。

魏明珠口述,她随便找点稻草就能编的似模似样。

刘荣见魏明珠有行动力,也不管她了,吃了饭又出去田间放水。一些稻田里还蓄着水,打谷子前先把田里的水放了,晒两天就能开始收割。

放水田有时还有别的收获,什么泥鳅、黄鳝,田里还能捉到手掌长的鲫鱼……这些都是后世受到追捧的野生货,在此时的待遇却马马虎虎。鲫鱼小而多刺,吃起来太麻烦,泥鳅和黄鳝都要重油才好吃,用金贵的油去吃这两个东西?

随便煮一煮是不好吃的,土腥味儿是个大问题。

魏明珠都叹气,多好的高蛋白、低脂肪的肉食,却不受80年代食客们的赏识。

魏明珠一开始觉得是个生财的路子,眼睛都在放光,刘荣却说泥鳅卖不上价,烘干的泥鳅也就几分钱一斤,反正市价超不过一毛……还不如一个鸡蛋贵!

“这东西脏兮兮臭烘烘的,你还是折腾你的鸡蛋去吧!”

刘荣随手捉住一条鲫鱼扔木桶里。

“舅,鲫鱼不要浪费啊,多给轩轩熬点鲫鱼汤喝,小孩子长个子好,也少生病!”

刘荣一愣,“你在哪里听说的?”

魏明珠想,这不是常识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