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山海然可平》第一章 臭名昭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实,看到眼前这个男人,不可否认,我内心深处仍然存在一丝侥幸,兴许,他也是情非得已。

林半城,一个几近于完美的男人,如果非要指出一个缺点,那么就是:他不爱我。

这里是大夏,处于这片大陆的北方,常年寒冷,白雪皑皑。

虽然这里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较为偏僻,不过好在民风较为开放,其他国家惯有的“重男而轻女”等思想,在大夏并不甚严重。

在大夏,女童三岁可识字,八岁可上私塾,教习内容并不单单是《女德》、《女训》等,而是和男丁一致,诗书兵法皆通习之。由于私塾费用较高,寻常百姓难以负担,所以女子读书这样的事情往往只发生在富贵人家或者官宦世家。

自开国以来,皇室便开设国子学,皇帝亲自挑选祭酒,为皇室后羿及三品以上官员子女教习。

我,名动京城的,哦不,应该是臭名昭著的我,张千雨,骠骑大将军张昭起的嫡出女儿,必然自小饱读诗书、学富五车,凭借过人的资质四岁便破格进入国子学。

虽然市面上流传着“张家千金如草包,文笔不通武精妙,大闹国学无人招,满城公子谁敢要”的谣言,不过我张千雨是不会承认的。

流言与事实的差距甚大,不过我的确热衷于武艺兵法。

这基于我家世代传统,自开国以来,张家作为开国元勋,开国皇帝将“骠骑大将军”称号赐予张家,由于大夏官位世袭的制度,为不负皇室厚望,我家世代习武,到了我这一辈,家中男丁无不习武,甚至我爹在我呱呱坠地那一瞬间,脑海里已经为我绘好了一整套的剑谱。

如果不是我娘强烈反对,可能现在的我,应该名为“张若男”。

我娘回忆,在我尚未学会说话时,便已经对兵器表现出了浓烈的兴趣。大夏女子习武并不甚多,且一般世家对于习武女子含有偏见。大部分人都认为女子应当才貌双全,而不是“武貌双全”。

由于担心我以后难以成婚,我娘决定四岁将我送入国子学,望我成为一个七步成诗、雍容文雅的将军千金。

于是,我爹在我娘的软磨硬泡下进宫面圣,求得了一份“殊荣”,我开始了我这惨不忍睹的国子学生活。

国子学的日子是如此煎熬,好似将一个水性不通的人抛下水,双眼不断在黑与白之间变换,苦苦挣扎却无济于事。

前两年,我保持着大家千金应有的矜持与优雅,直到六岁,神智开始渐渐觉醒,我悟出了一个道理:生活既然总是黑白色,我何不自己调出自己的天地。于是,在我的操控之下,我的世界,全黑了。

先是折断教谕的戒尺,再将各种奇异又丑陋的虫子放入同窗书桌内,后又将青墨泼于教谕最珍爱的书画上,最为印象深刻的大概是在教谕的饭菜中下了一味“五香粉”,那之后,浑身红疹、奇痒难耐的教谕数十日未踏足国子学。如此种种,数不胜数……

那之后,我听到的最多的话便是:

“张千雨!你你你你你!”

“张千雨!你可有半分名门闺秀的模样!”

“张千雨!你简直是无法无天!老夫执教多年,未曾见过你这样的学生!”

甚至连教谕那红中透白的面庞我都历历在目。教谕执教多年,自然也不是忍气吞声之辈。经历了难以忘怀的水深火热之后,终于,一封奏折夹杂着辛酸老泪,将我的种种令他痛恶的恶行启奏圣上。

但是,在我的贵妃姑母日日枕头风伺候之下,皇上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多年,在我气走了三任教谕之后,我全黑的世界竟然出现了一道彩虹。

每一位教谕的离开都伴随着每一位教谕的到来。

那一日,微风刚好,他出现于国子监大门口,身着木槿紫长袍,茶色绒毛描边,衣袍随风摆动,眉眼间流露出京城权贵地带难得的纯净,脸庞棱角分明却显得温润。

第二次见面,便是在教堂。

他薄唇微启:

“我叫林半城,是新任教谕。”

见惯了肥头大耳或是沟壑纵横的教谕,突然出现一位如玉公子,一时之间,竟生出些措手不及。

我面色微红,移过目光,看着窗外的细雪,嗯,今天一定是太热了。

二八年华,多少女子一生珍华皆系于此。

旁人的珍华是自己,我的珍华是他。

“在前往国子学之前,我曾听闻一些传言,得知各位学子聪明伶俐,折磨执教的招式花样百出,令人防不胜防。”

此时,我很想从位置上站起来告诉他:执教,我名叫张千雨,不叫“各位学子”。

这点自知之明我张千雨还是有的,毕竟整个京城,乃至整个大夏,自开国至今,尤为尊重师道,这样的事情,反正我只知晓我这一例。

“不过,我很期待各位学子的挑战。”

他嘴唇上扬,眼里有一道光。

在那样的光芒里,我竟然感觉到了一丝凉意。

虽然那样的凉意转瞬即逝,但是直觉告知我:山水轮流转,迟早会翻船。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