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太监她权倾朝野》第19章 第五十七章 吃好吃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船上的第二天,管船的就小心翼翼的找来了。

说是要把他们给的钱都退回去,还说什么身不在江湖,但亦仰慕江湖好汉,希望能尽力行些方便。

他虽然说得诚恳,可裘北归还是从话里感觉到了疏离。这么一个跑船的,不可能和江湖完全的隔离,但也不能走的太近,不然江湖里的大哥有事找你,又讲究江湖义气,你不帮也不行,若是小忙倒也好,可若是力所不能及,那就有些左右为难了。

这些裘北归自然是懂的,于是她也就笑了笑,收下了。

若是不收,管船的又要提心吊胆一阵,说不准到了三峡还得去当地的帮会打听打听,看看这次船载了哪号人物。

他内力耗空,也得花几天恢复,可是船还要跑好几天,也不急着这一时。

他有时练了会儿功就出去看顾安喜在甲板上练“窜天炮”,她似乎把裘北归的话听进去了,用这招“窜天炮”的时候都细心揣摩。

只见她站在甲板的桅杆旁,似模似样的扎起马步。

船上的水手和帮工都站的老远看着她。

她深呼一口气,抬起双手,然后呼气的同时瞬间跺地。

她整个人就直直的飞了起来,裘北归一看这架势就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这小子,搞得架势似模似样的。

但其实这招也不用讲究什么“起手式”,也怪不得顾安喜做出这个不伦不类的架势后,裘北归会笑了。

水手帮工们看着顾安喜升高,头也随着她慢慢向上仰,嘴也不自觉的长大了。

顾安喜飞跃至空中,她的升势渐渐收缓,就在此刻,她闭上了眼。

她在此时似乎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世界。

有风,有不同的风。

风从四面八方吹拂过来,每一阵风都是不一样的,甚至同一方向的风都有细微的不同。

它们有些只是轻轻吹拂你的衣角,甚至不会让其摆动;有些则猛烈得多,非得吹乱你的头发;有些则缠绵,要绕着你几圈才会走;有些则孤傲,你感觉它来过,却没有任何痕迹。

顾安喜在空中的升势几乎停了,在这时,她听见了远方一声海鸥的啼鸣。

她带着沛然之势又直直的往下掉,就在水手船工们担心她是否会砸烂甲板的时候,她又足尖轻点,在甲板上止住了身形,带起一阵气浪。

揪起心的船工们终于把心放进肚子里,又觉得这一招跳得很高的功夫实在是厉害,虽然看不出有啥用,但总之是之前没见过的。一个二个顿时像街上看卖艺一样,叫起“好”来,声音一个比一个大。

顾安喜也喜滋滋的抱拳,那架势,就差扯着喉咙喊:“多谢各位父老乡亲捧场,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了。

裘北归摇摇头,觉得这事儿奇怪得不像样子。

在船上的几天,顾安喜有事儿没事儿就在船上练这个“窜天炮”,而每次闲的没事干的水手船工们就在旁边津津有味的看着,看完还要叫好。

他们渐渐培养出一些卖艺者与看客的友谊,就像听说书的每天风雨无阻的去听说书人说书,而说书人也每天风雨无阻的来,说的差不多了就板扇一收,说“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析。”还有些地方规矩不同,说书先生在后台休息的时候,喝完茶放下一个扣子就走,跑堂的茶房高喊一声“明日请早。”

道理都是一样的。

顾安喜练武,他们就在旁边看,熟络了之后,也会围上来,问顾安喜这练得是什么武功。

顾安喜往往会很认真的答道:“这是轻功,有个名号,叫‘窜天炮’。”

水手船工们走南闯北,也见识多,有些人听了后就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

“‘窜天炮’不就是炮仗吗?那炮仗飞的可没你高!”

“你那是炮仗么?我那儿的炮仗咋是往前飞的?”

“原来轻功是这个样子的,那这个轻功能干啥?”

“能飞那么高,摘个桃子肯定没问题。”

“人飞恁高,就给你摘桃子?你害不害臊,额看这分明是爬悬崖用滴。”

“爬上房顶顶也行嘛。”

“那肯定可以撒,只不过呢个啷个只能跳高,不能跳远哦?”

顾安喜这句听懂了,连忙解释道:“在下武功还没练到家,暂时只能跳高的,不能跳远的。”

船工们表示了解,安慰道:“没事的,娃儿。你还年轻,还可以练,还有机会,不像我们一把老骨头了,想练也练不咯。”

旁边有人反驳道:“你说寡说你个人就行了,说我们做啥子,别个不说,我肯定还可以练撒。”

“嘿,你练?你练啥子,你怕不是把骨头都给练断都练不出个球哦。”

船工们日常用方言拌嘴,顾安喜也乐呵呵的听。

船上的活计不多,船工们干完后就在甲板上天南地北的聊。

聊巴渝的吃食,一聊这个顾安喜就不困了,端起小板凳就在旁边认真的听。

“灯影牛肉你们晓得不?”

“哎,你要说就说嘛,问恁个球做啥子。”

“好嘛,我说。有一回我去通州去办事,听人说那里有一道菜很抢手,一直去都没吃成。那会去就吃成了,就是今天我要说的灯影牛肉。一说起这个灯影牛肉,那真是不得了,死贵死贵的,不过没得办法,该吃还是要吃的。

菜一上,我就晓得今天这个钱没白花,这个灯影牛肉真是不得了。薄薄的一片,跟张纸差不多,拿在灯下一照,霍耶,真的是可以看到灯的影子。一入口,又香又脆,麻辣生香。香,太香咯,我觉得肯定是用香油整的,不然不可能这么香。”

有人砸吧砸吧嘴:“耶,跟张纸一样薄,那要吃好多才填的饱肚子。”

“你个宝器,吃这个是配酒喝的,不是寡吃的。”

他们又说起辣子鸡丁。

“鸡丁只有手指尾尾那么小,辣子鸡丁要用大红的辣椒一起炒,辣椒比鸡丁还要大,还要多。如果你一眼看过去,一片的红色,这就对了,说明你吃到正宗的辣子鸡丁了。这个菜也是喝酒吃的,在辣椒里面慢慢拣鸡丁吃才是最有意思的,吃到尾声,翻辣椒的时候突然看见一大块鸡丁,那个安逸劲,比平时吃饭要爽多了。”

顾安喜默默流口水,心想以后如果和裘北归喝酒,一定要点这两个菜。或者是点了这两个菜后,一定要叫点酒喝。

但船工们说的最多,最家常的,还是麻婆豆腐。

“一定要弄南豆腐整,但又不能太软,放在手板上切几刀。锅烧热后放油,油热后放猪肉末,要用瘦肉,煸几下卷球了就加豆瓣酱、辣椒,炒几下后,再把豆腐放进去。这时候就不要炒了,免得把豆腐炒烂了,煮得没得水了,就再加点花椒面、盐巴和辣椒面,就可以出锅了。

哎呦,那吃起来就五个字‘麻、辣、烫、鲜、香’,一锅麻婆豆腐,再烧一锅饭,一家子都要吃两碗饭才得行。每次吃不用半刻钟就吃完了,就是因为这个麻婆豆腐要烫的才好吃,也因为这个麻婆豆腐太好吃了。豆腐是又滑又嫩,酱料那是又麻又辣,每次吃都要吃出一头的汗,巴适惨了。”

麻婆豆腐几乎是每个船工都会做的菜,也几乎每家的做法都不一样。有的偏好用半肥瘦的猪肉,煸炒的时候炸点猪肉混着吃,有的偏好用牛肉——这是比较富的。有的辣椒面下的很重,油热了也要下辣椒面,总共下三次辣椒面。有点喜欢加豆瓣酱的同时加点豆豉。

但他们对于这道菜的热爱是一致的,对于这道菜的五字要素的追求也是一致的。天热了小孩没什么胃口,做麻婆豆腐准没错;不知道做什么吃的,做麻婆豆腐准没错;懒得做菜,又想吃顿好的,做一锅出的麻婆豆腐准没错。

顾安喜被他们这么一说,又有些嘴馋。她又不期然的想,为什么大凉人民总是能做出这么多、又都很好吃的豆制品呢,前几天吃的老豆腐,以前吃过的豆腐花和卤的豆腐干,听说再南方一点,还兴吃干丝,就是豆腐切成丝。豆腐切成丝怎么吃?顾安喜纳闷的想。

“顾安喜——回来吃饭了。”她正想着,裘北归站在舱门那里高声喊她。

裘北归在别人面前不喊她外号。

顾安喜连忙应了声,和船工们抱拳告了声别,就跟着裘北归回到他们那小仓库里。

他们多数是吃大饼和一些易存放的糕点,再配一些腌咸菜,就着水吃。

他们在船上消耗不大,所以吃得也不算多。

顾安喜咯吱咯吱的咬着大饼,对裘北归说:

“我们到了巴渝去吃灯影牛肉吧?”

裘北归看了她一眼,不知道她搞什么鬼,哪次在城里吃的不是吃好的?

但他还是说:“好。”

顾安喜又说:“还有辣子鸡丁!”

“好。”

顾安喜:“还有,还有麻婆豆腐!”

“好。”

“还要喝酒!”

“顾安喜你有完没完!吃你的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