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陛下之下》第95章 139 掣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七七在凉露台前数十里与兵部侍郎高九及长水校尉荀慈汇合,此二人是此次出征的随行监军,长水校尉更是司马恪一手提拔,短短一年,从一个小小燕军百夫长一路高升至长水校尉,在这次战役中,他的地位仅次于七七。

司马恪到底还是不信任她,派来的两个监军,从她这个一军主帅的手上分走了很大一部分权利。

他派高九来掌管她的粮草调备,运输补给,将领赏罚,又派了个新起之秀荀慈来左右她的战略布局、军事沟通,她甚至没有直接和建安联系的权利,从她手中出去了每一封信,不论战报还是家书,都必须经由荀慈的手,而建安下达的每一道命令,也都会直接发给荀慈,再由他直接执行。

这一次,戚家军中,他只给了她个先锋营,身边尽是燕军,而这三万燕军,骨子里到底是听谁的号令,还未可知。

她和别人不一样,她是霍衍的女儿戚蔚的徒弟,她生来起点就比别人要高,自她从戎起,就从未有过如此掣肘的时候。

是以一路上,她的脸一直是黑着的,她身边仅跟着岳立和顾飞,兴许也感受到了变化,这次上路,他二人也没有往日的兴奋,一路上也都沉默寡言。

高九和她因法华寺一事已有了芥蒂,虽然二人还没有撕破脸,但那层窗户纸也比纱厚不了多少了。荀慈更是不会主动来与她搭话,他毕竟是司马恪派来监视她的,只要她没有什么不利于司马恪的行为,她即使拿屎糊墙,荀慈也不会多一句话。

燕军所配战马不如戚家军精良,兵至潮州时,除夕都已过完。援军之中,戚家军和燕军都在暗地里较着劲儿,谁也没把谁当做一家人,再加上潮州告急,根本也没有空停下来欢庆新年。

好在徐麟故意失城也就是为了救她出狱,在得知她将要驻守潮州的时候,他也很快止住了颓势,三个月下来,屡次奇袭攻城,大胜三场,大败一场,小胜三十二场,小败二十余场,也收了些城池回来,但潮州仍又三分之一的地界掌握在兴兵手中。

一月二十一,徐麟在并州边界迎到了她,但碍于荀慈一直监管得很严,徐麟一直没有机会问她法华寺的事,更不知道为何来的是燕军,只能从她鲜见得沉默之中,窥探到局势的不利。

在荀慈的左右下,四人在并州制定了行军计划,她虽觉得尚有不完善的地方,但她在燕军中的地位俨然不比荀慈,也只能默默遵循。

计划是让徐麟继续留在潮州和兴兵纠缠,岳立率先锋营于博野边界藏兵,七七则率领原驻守潮州的士兵,绕过博野,从尤曲的平洪渡江,自兴营右翼进攻,顾飞则自淮江下游渡江而上,与七七形成左右夹攻之势,大战一旦打响,兴兵必然撤军回守,如此可收服潮州失地,而他们的战船皆靠在博野城外,只要回守大本营,岳立和先锋营会在博野之外恭候,如若他们弃营不顾,岳立就会烧毁他们的战船。就算兴国再从后方调兵也无妨,七七和顾飞会立刻撤兵,毕竟他们的目的是收复失地,而不是图兴的城池。

那是早晚的事,但她不急,一步一步来,总归稳妥一些。

她不禁有些好笑,自己在军事上多少也有点自信,从来追求速战速决,享受攻城略地后屠杀的快感,沉迷于马上俾睨天下的豪气,但不知不觉,却也在朝堂的你争我斗之中,慢慢变得畏首畏尾,慢慢开始稳中求胜。

她好像渐渐变成了司马恪想要□□成的模样,被磨平棱角,斩掉高头,和那些人一样,对于他只能心怀敬畏的抬头仰视。

浮涂地界,很少下雪,但却冷得渗人,不像是在大燕,烤烤火烧烧地龙也便驱走了寒意,这里的冷是沁入骨髓的冷,穿再多也都不抵事。

加上外面要套盔甲,里面只能穿一件很薄的棉衣,盔甲外虽然有一层披风,但隔着一层铁板,也没多大用处。

即使七七冷得指甲盖都发乌,也仍是带着徐麟顾飞岳立三人按例巡视大营。

因为太冷,七七破例让将士门坐在火堆旁饮酒驱寒,否则,真不知道如熬过浮涂的冬天。

巡视一圈下来,走到高九帐前,正碰上荀慈从他帐中出来,两人在门口还低语了一两句,回过头来迎面碰上四人,脸色略有尴尬。

几个人简单的打过招呼,荀慈略有心虚的问道:“将军真是辛苦,这么晚了还来巡视军营。”

七七道:“荀大人不也还没休息?”

荀慈说道:“啊,我来和高大人探讨探讨明日的行军计划,又推演了几遍,仔细点总是好的。”

岳立语气不善:“探讨计划却是为何背着我们将军?”

荀慈解释道:“岳兄弟这话什么意思?我二人可从没想过要背着将军,方才派人去请的时候,将军正在巡视,碰巧不在,所以本官才来同高大人商量。”

岳立嗤笑一声:“奇了怪了,你们想再次推演,查漏补缺,却不是在霍将军的营中候着,两个监军大人,倒是先自己讨论起来了。”

荀慈笑了一声:“岳小将军这话似是有什么别的意思?”

岳立哼了一声又说:“二位心知肚明!”

荀慈还要再说,七七却打断了:“好了,岳立也没有别的意思,荀大人也不要多想,晚间风寒,早些回账歇息才是,莫凉了身体,明天可还要渡江出征。”

荀慈吸了口气,对她拱了拱手,说道:“多谢将军关怀。”

说罢,荀慈便离去了,剩下高九,看着她欲言又止,七七不想理会他,便转身要走,高九却叫住了她:“霍大人……”

她未回身,语气平静的问:“高大人还有何指教?”

高九:“那天的事……是下官对不住您。”

高九的的确确是对那天的事感到愧疚,七七还在二公子府时,待下面的人都很亲厚,主仆几人在二公子府过得很是轻松愉快,而高九其实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只是她给的恩惠……不如楚易给的多,但也足矣让他感到愧疚了。

七七回答道:“各为其利罢了,你不必道歉,我也不会原谅你。”

高九倒也不奢求她的原谅,只盼望自己当面道歉后,自己能好受一些,见她如此,便也放下帘子,回帐躺下了。

七七继续巡视。

没有人关注到天空掠过的那只海东青。

第二日,天色未亮,七七便和顾飞兵分两路,悄悄渡江去了兴营。

徐麟和岳立也都按照计划,进行了部署。

巳时过半,狼烟冲天,燕兵在兴营左右两边同时发动进攻,过程十分顺利,没花到几分力气,七七和顾飞就攻破了栅寨,两方人马在栅寨之中一回合,这才察觉事态不对。

兴营居然空无一人。

顾飞惊恐的看着她道:“糟了,我们中计了!”

七七倒没有慌乱,策马转了个圈,仔细看了看周围,疑惑的说:“我们已刻意绕过了兴兵的眼线突袭,他们不该知道我们的计划……”她拧眉深思了一会儿,又道:“若是请君入瓮,伏兵早就该冲进来了。”

大家又纷纷转头四顾,四周除了自己的马在打着嚏,并没有其他声音。

顾飞望着淮江的方向说:“难不成,他们倾巢而出,去攻潮州了?”

七七脸色一变,夹着马道:“快!回潮州!”

顾飞叫住她道:“等等,将军,那边好像是兴兵的粮草库!”

她顺着顾飞指的方向看去,的确瞧见几座写着禁止明火字样的大帐,一看这帐的大小,也知道数量庞多,她们所乘之战船恐怕难堪其重,再者,也没时间让她们搬运粮草,她很果断的下令:“全部焚烧!”

几座大帐开始冒烟之后,七七和顾飞很快撤出了兴营。

如果兴兵倾巢而出,那么留在潮州率着一支疑兵的徐麟必将有危险,再没有多的时间让燕军绕远路了,她选择直接在博野城外登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