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门喜事:美味小丫鬟》117.第117章:姐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周福儿本来不打算休假三天,可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她反而想要在屋子里躲两天,既可以不用看旁人脸上堆起来的假笑和疏离,也不用去面对刘嬷嬷。

沉冤得雪,她自然是高兴的,可刘嬷嬷当时对她的态度和对此事决断的快速,甚至都不深究,让她有些伤心。

刘嬷嬷对她很好,为何也是一副恨不得自己能尽快离开的样子?她想不通,去问吧,又显得有些小题大做。

刘嬷嬷终日忙碌那么多的事情,或许对周福儿本也没有多上心,碰上事情处理,也是基于曲浮院的规矩之上,从来没什么特殊对待,是周福儿想多了,自以为同人家在一个屋子里做衣裳,便同刘嬷嬷的关系更亲近一步,实际并没有。

这样一想,反而心里稍稍好受了几分。

“姐姐,你脸色这么差,给你熬的药可吃了?”

不等周福儿回答,赵小草自己去查看,看到碗里的汤药分毫未动,不免有些生气:“姐姐,身子不好,需要调理,理应听从大夫的话,千万不能硬撑着,我去给你热热,喝完药我给你换药。”赵小草指了指周福儿受伤的脚踝。

周福儿想要制止,赵小草脚底跟抹了油似的,眨眼就不见了踪影,周福儿话都来不及说,唯有叹息一声。

赵小草不提,她险些都忘了脚踝的伤,从早上起来就没那么疼了,打开绑的布条,看到伤口处结了一层薄薄的痂,还没牢固,但至少没有血再渗出来了。

将布条扔掉,肌肤就那么的裸露在空气中,小心的上了一些药粉,约莫明天就能完全结痂,一点儿都不影响走路跳跃。

端着汤药回来的赵小草显得很是焦急,进门放下碗便直勾勾的盯着周福儿,把她盯的浑身发毛,忍不住问:“你这么看着我做什么?”

赵小草目光扫到周福儿拆下的布条,眉头拧的更紧了,气哄哄的走到近前,坐在了周福儿对面的椅子上,双臂环胸的看着她,一副有话要质问的样子。

周福儿察觉到了什么,忙解释:“本来伤的也不重,我自己拆就可以了,看了看伤势,没那么严重,就不用再包扎了。”

赵小草依旧是气愤的看着她,没半点儿好转的迹象,周福儿不解:“好妹妹,你说话啊,这样看着我,让我心里发毛。”

赵小草从鼻子里重重的呼出一声:“哼,你还当我是你的妹妹啊,昨天晚上发生那么大的事情,我竟是一点儿都不知道,要不是在厨房里听到旁的人议论,你是不是打算对我一直这样隐瞒下去?”

周福儿恍然,无奈道:“事情都已经过去了,我明知道你知晓了会生气,会不安,难不成还要告诉你让你难受?你看看你,知道了便是这般,我哪儿敢告诉你。”

赵小草闹脾气道:“那你就是没有把我当成自己人,好姐妹,这么大的事情,不告诉我,你还能同谁去说,其中你所受到的冤屈和难受,只能自己独吞,我心疼嘛,姐姐,你是不是从没把我当成好妹妹来看待?”

她反而揪着这点不放,周福儿知晓,正如同自己在周家长大,没人关系,一直渴望有人关注和重视一般,自小在赵府长大的赵小草同样如此,而且比自己更需要被人看重。

周福儿好歹也有过一世的成长和成熟,对于被重视没那么大的渴求,何况她这一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调查处理,那些所谓的人情世故,以及有关自我的事情,都不及她所想要调查的事情重要,便也不计较那么多。

可赵小草不同,她一个心智同年龄一般十一二岁的孩子,认定了周福儿为姐姐,平日里亲近,自然便也全心交付,对周福儿更是好的没话说。

周福儿的一次隐瞒,她自然生气。

“别生气,我错了,今后不会了,你从始至终都是我的好妹妹。”

周福儿十分诚恳道,赵小草脸上这才缓和了几分,没了刚刚的那般气愤和小脾气,将热好的汤药端到周福儿跟前,声音也变得柔和了几分:“喝吧,我热过了。”还拿出了几颗红枣,“太苦的话,就吃几颗,这是我从厨房那儿讨过来的。”

善良的孩子,总是容易让人感动,况且周福儿两世都未曾受过太多的善意,赵小草算是她在调查报仇的道路中的一星烛火,至少觉得心里暖和,也不似当初破釜沉舟进入赵府的孤单。

东院,水生前来回禀昨夜之事的处理情况。

“芙蓉和张一峰都已驱逐了,只是这曲浮院中的下人,对周福儿似乎更是忌惮和疏远了,公子您看……”

慕慎在屋内踱步,面色平静,闻听这话,脚步一顿:“忌惮疏远未必是坏事,至少,眼下是没人再给她暗中使绊子了。”

那是,杀鸡儆猴,总是要震慑一段时间的。只是,过了这段时间就不一定了。

“刘嬷嬷在外求见。”青梅前来传话,慕慎迟疑了一下,挥手让水生下去。

“让她进来吧,你去外间守着。”

青梅抬头看了眼慕慎,近日她总是被慕慎给支使到外间,却也不敢说什么,心中疑惑,但还是悄然退了出去。

“公子。”刘嬷嬷进来,面色沉静,只是眉头微蹙,似是在忧心什么。

慕慎绕到书案后面坐定,抬眼看着她:“有什么话就说吧。”他料到刘嬷嬷会来。

刘嬷嬷迟疑了一下,才道:“今日因为周福儿,曲浮院出了不少事情,公子是否考虑将其调离?”

慕慎盯着她:“这就是你的建议?”

刘嬷嬷抬眼担心的看着他,有些激动道:“公子要谋的是大事,万不可因为一个丫鬟而坏了事,奴婢也是为公子着想。”

“多谢嬷嬷好意,区区一个丫鬟,何足挂齿。”言外之意,大事绝对不会因为一个丫鬟而受到分毫影响。

“可是从不参与下人纷争和冤屈的公子,昨夜破了例,这不得不让曲浮院的下人们心生揣测和猜疑,那所谓的您和周福儿的传言,只怕日后就不仅仅是传言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