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道至九尊》第五章 临沧故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初秋的清晨,太阳升起后,依然延续着夏日的炎热,却丝毫未曾影响临沧城中,那些为生活忙碌奔波的人的脚步。

“咚咚咚”

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伴随而来的是小掌孩童柜稚嫩的叫门声。

“韭菜,韭菜,你的伤寒好些了吗?快开门,我给你带了好吃的来。”一只手提着食盒,一直还在使劲敲门的小掌柜,大声叫着药铺的门。

正在这时隔壁布庄大门内,伸出了大掌柜老婆那胖嘟嘟的脑袋,说道:“志远你慢点敲门,说不定菜大夫身体不适还没起来呢,你这样又敲门又大叫的,没病的人都让你惊出一身病。”

“娘,我……我……我这不是怕韭菜听不到嘛……”小掌柜怯怯生生的说道,只是声音越到后面越是小,彷如蚊音。

平时面对他爹和菜黄九以及其他同龄的孩童时候,小掌柜是天不怕地不怕,一旦对上他娘,他是既亲近又敬畏,谁让他娘是这条街出了名的母老虎呢。

嘎吱一声,药铺的门开了一条一人大小的门缝,菜黄九探出半个身子,露出那张含蓄而腼腆的笑脸,只是比以往稍显病态白,对着小掌柜他娘说到:“多谢张嫂关心,我身体已无大碍,就是未曾痊愈,不敢冒昧让志远进门,怕传染给他,还请张嫂见谅。”

“菜大夫说笑了不是,你这不也是为了志远好嘛,志远赶紧回来,等菜大夫病好了,你再去找他玩好不好?”张嫂答道

张志远看了看他娘,又看了看菜黄九,犹豫片刻后,还是将手中的食盒递给了菜黄九,菜黄九笑了笑,伸手接过。

张志远递过食盒后,也不说话,转身便小跑向自己布庄,只是未跑出几步又停下来转身对菜黄九说道:“韭菜,昨天和前天有好几个人来药铺求医,都让我打发了,我说你病了,让他们过几日再来。”说完也不等菜黄九仔细询问,转身跑进了自家铺子。

“前日?昨日?难道自己道悟了三天时间?”拿着食盒的菜黄九若有所思。

道悟在修行界中又称冥想,是指修行者由于某件事,某个人,某个事物或者一个想法,会短暂的处于,与天地相沟通的一种玄妙境界,当然这种境界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长则十几日,短则仅有片刻的功夫,时间长短只能视个人机缘而定。

菜黄九收身关门,转身看到还是一边狼藉的药铺,他一直忙于恢复伤势都还没来得及收拾,此刻扫视之下,无意中发现了散落在墙角酒葫芦,不经咦了一声,这玩意居然没被烧成灰?按照上次卢玉泉出手的火炎符威力以及所受的伤来判断应该是中阶品相,中阶火炎符都没烧毁的东西难道还是个法器或者灵器?

菜黄九一个闪身来到酒葫芦旁边,伸手捡起地上的酒葫芦,拿到眼前仔细端详,仅比巴掌稍大的酒葫芦,被菜黄九上上下下看了好几遍,都没看出啥名堂,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酒葫芦而已啊,除了深黄色的外表被老道人经常喝酒摩挲得油光锃亮之外,再无任何出奇之处。

之后他又将灵气稍稍度入一些,酒葫芦还是没有反应,仍不死心的菜黄九加大灵气的度入量,仍旧无任何反应。

这下真是让菜黄九有些抓狂了,师傅啊,师傅,你就不能留一两件徒弟眼下能用的法器之类的嘛,留下的这都是啥嘛,菜黄九也只能在心里腹诽一下。

其实师傅走的时候,留给他的东西不算少,除了那边不能放入储物袋的长生诀之外,储物袋里还留有百十来块下品灵石,几张符箓,其中就一张中品火炎符,再就是几颗丹药,看似只有几颗,可不论是品质还是价值,都非凡品。

看着手中的酒葫芦,菜黄九只能无奈的收起来继续挂在腰间,然后开始收拾满目狼藉的药铺,等到收拾妥当已是晌午时分,期间来了几名登门求医的,菜黄九也并未拒绝,只是诊断后开了药方,让他们按照药方去别家药铺抓药。

至于诊金都是象征性的收一些,毕竟能来药铺看病的基本上都是家境贫寒,为了省那十几文的出诊金,菜黄九虽说不是那种贪财黑心的无良大夫,但是一文钱难道英雄汉道理还是懂的。跟随师傅游历五载,也曾见过只求付出,不求回报的滥好人,最后只是害人害己而已。生在这凡尘俗世间,便要遵循这世俗间的规则。

午后时分,菜黄九又跑了趟木匠铺,请来木匠量了尺寸,按照以前柜台和药柜大小重新打造,也不是没钱打造更好的,只是用久了念旧而已。

等到做完这些琐事,已是黄昏时分,菜黄九也就索性把药铺门关了,回到内屋,拿出卢玉泉那只储物袋,上次只是匆匆瞥了一眼,只看了一个大概,这次仔细翻看里面的物品,其实东西还真不少,灵草丹药占了大半,只是品阶都怎么高,难道这家伙还是炼丹师?菜黄九不禁怀疑,最后从一堆灵草下面找到了几块玉简和一个玉盒,玉简大多数记载的是一些常用丹药的丹方,还有一块则是卢玉泉炼丹心得以及修行界中的所见所闻。

菜黄九最后将目光集中在那只玉盒上,巴掌大小,入手冰凉,打开后里面静静躺着一枚绣花针,大小与世俗女子手中的绣花针一模一样,如果不是绣花针散发出来的灵气,很可能菜黄九会认为这就是一枚普通的绣花针而已。

菜黄九两指粘起绣花针,神念探入,里面还残留着卢玉泉炼化后的一丝微弱的神念,顺手抹掉残余的神念,菜黄九用修行界通用的祭炼之法,当然还有一些大宗门也有自己不外传的祭炼之法,相当于给法器、灵器上了一把特殊的锁,只有祭炼之人方可自由使用,如强行抹去法器上的神识烙印,只能是法器尽毁,得到也是破铜烂铁。

盏茶功夫便祭炼完成,菜黄九再次探入一缕神念,绣花针脱离手心,静静地悬停在菜黄九身前,心念所致,绣花针亦是眨眼便到,真的是操控由心,如是再注入一些灵气,还会散发刺骨的寒意。

菜黄九心里大赞,这等法器真是偷袭的绝妙宝贝,一旦被刺中关键跷穴,加之绣花针自身散发的寒气,中招之人必定一身修为被寒气冰封大半,要是再多几枚这样的绣花针,那岂不是全身修为都会被封,想及此处,菜黄九自己都嘿嘿的笑出声了,只是能得一枚如此法器已是实属不易,再想太多已是奢望。

菜黄九又是玩弄一会绣花针,直到神念耗尽,身体感觉疲乏时才停手,将绣花针收入玉盒中放好,心想这针既然能飞以后叫飞针吧,简单好记,收好玉盒后菜黄九便开始打坐修炼,一边开始恢复损耗的神识和灵气,一边细细体会这三天道悟所得。

翌日清晨

如往常一般,菜黄九从打坐中慢慢睁开眼,再慢慢呼出一口浊气,此刻他的,可谓是精神饱满,灵气充盈,心情舒爽,感觉整个人的修为都要抵达巅峰。

于是,菜黄九走到小院中,活动活动四肢,然后开始一板一眼的打起了五步拳,步法沉稳,出拳有力,拳形拳义兼具,虽是世俗间最普通的一种拳法,依然被他打出一副拳法宗师的气势,更何况,他打拳从来会动用灵气,只凭自身的气力,这也是当初师傅教他练拳时唯一要求,那时菜黄九还小,师傅怎么说他便怎么做,后来慢慢也就养成了习惯。

说起练拳一事的缘由,当真有些好笑,当初跟着老道师傅走了一个多月,每天打坐两个时辰之外,要么走路,要么就是听师傅唠叨,说的都是他年轻时候如何如何的厉害,如何如何飞天遁地,如何如何脚踏云峰,手托青天……

只是听久了,便没有了初时的好奇心了,加之孩子性行,更何况师傅在他面前也从未显露过身手,这让菜黄九越来越觉得师傅只是个江湖骗子,反倒是每次看到那些江湖侠客比武过招,仗剑除恶更让他羡慕,心念起,便很难再压的住,打坐也变得不专注了,走路也是往人多的地方凑,后来老道有所察觉,也没骂他,之后便教了他这套拳法,说这套拳法不但可以强身健体,练之高深处还可打遍天下无敌手,于是菜黄九的生活又回归正常,只是每天又多出一项功课—练拳,等菜黄九慢慢懂事后,也就渐渐明白了师傅的用意,就这样菜黄九不用灵气加持练拳的习惯便是从那时开始的。

练完拳的菜黄九,乘早又去了趟包子铺,照样买了几人份的包子,只是这次并未如往常一样走到那个巷口掉在地上,而是自己带着热乎乎的包子走进了那条狭窄逼仄的巷子。

巷子三五丈深,宽不过一丈,原本这是条东西相通的巷子,后因巷子狭窄,车马难行,走的行人稀少,便被巷子两侧的大户人家一家一半占了去,仅在巷口两端留了这么一段,就是为了吃相不太难看而已。

巷子尽头搭着一个草棚,草棚里面睡着一个五六岁大的小姑娘,身上盖着一张由各色粗布拼凑起来的被子,这就是这些乞儿的“家”,草棚前面有一个简陋的灶台,靠着灶台的墙已被烟熊黝黑发亮,周围摆放着大大小小的瓦罐,显然是煮饭吃饭的家当,除此之外已是别无他物。

当菜黄九走到小姑娘身前,轻轻蹲下身子,只是刚掏出热乎乎的包子还未放到她的枕边,熟睡中的小姑娘就已经睁开了朦胧的睡眼看着他,或许是闻到了热包子的香味,或许是察觉到有人来了,小姑娘就那么睁着大眼睛看着菜黄九,也不说话。

菜黄九伸手到小姑娘的额头摸了摸,以他这几年医病的经验,他不用摸都知道,小姑娘是着凉了,西北初秋的昼夜温差有些大,加之小姑娘穿着衣不遮体,草棚又是四处漏风,是很容易着凉。

看着小姑娘脏兮兮又有些惨白的脸,菜黄九笑了笑,说道:“只是着凉了,待会他们几个回来了,让他们来我的药铺拿些药煎服就好了,这些热包子你先吃。”

小姑娘只是摇摇头,并伸出脏兮兮的四根小手指,比划其他的四个同伴,然后又指了指嘴,菜黄九便已明白,她是想等同伴回来一起吃。

“没事,你先吃,包子我给他们几个也买了。”菜黄九又将包子递到她的面前,这次小姑娘没有拒绝,拿起来就往嘴里塞,只是吃的太快有些噎着了,菜黄九赶紧把她扶起来,稍用法力帮其下咽,顺便去除体内的寒气,让她感觉会暖和一些。

小姑娘做起来的时候,菜黄九透过破烂的裤脚,看到了那双一粗一细有些变形的脚踝,菜黄九只是在心里轻叹。

去年深秋,天气已经变的相当冷了,晚上出门都需穿着棉衣,那晚他出诊回来有些晚,正好路过这条窄巷子,这个小姑娘穿着一身有些宽大的旧棉衣,大到能把小姑娘小小的身形都能包裹住,双手拢袖,缩着脖子冻得瑟瑟发抖,依然蹲坐在巷口乞讨,如不仔细看都发现不了她,当然身居修为的他除外,菜黄九只是随手给了她一粒碎银,便匆匆回了药铺。

然而,就因他给的这一粒碎银,却让小姑娘落下了腿急,菜黄九低估了一粒碎银对于生活贫苦的人的影响,同时也高估了这个世间人性的善良。

小姑娘得了碎银,自是很开心,在这秋风阵阵的深秋,路上行人本就稀少,能施舍钱财的就更少了,只是不待她磕头感谢,那人已消失在夜色中。

拿着碎银叫上大一些的同伴便匆匆跑去药铺,为其他同伴抓药去了,只是在回来的路上却被三个地痞盯上了,一同抓药的同伴见势不好,拿着抓药剩下的钱撒腿便跑,两个地痞跟着追了去,一个留下来看着手里紧紧抱着几服药的小姑娘。

过了不久,两个地痞骂骂咧咧回来了,居然让那小子跑掉,三个地痞便问小姑娘她同伴在哪里住,小姑娘只是紧紧抱住草药,也不说话,三个地痞气不过,一阵拳打脚踢,小姑娘还是一声不吭,只是张嘴,地痞一看是个哑巴,也就罢了手,临走时往地上狠狠吐了一口唾沫,大骂出门遇哑巴晦气,之后便扬长而去。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