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闲看生活散文集》第二章 淡淡的乡愁 1 家乡的水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家乡的水山

我的家乡有水有山。我是在水山间长大的,耳目所接,只有水山。

家乡有条河。这条河灌溉方圆百里的农田。河在马路边。路边有石级的河堤。石级是村里唯一的,当地人叫“码头”,百姓洗衣洗菜的地方。不下雨,晚上也可洗澡。“码头”对岸有片河滩,平时是干的。县城有条资江,九八年洪水,一片汪洋。梁姨住在县城。洪水退了,她装了一车衣被到“码头”。母亲把洗好的衣被,铺在河滩上。家乡有不少傻子和叫花子。母亲怕丢,从家搬来躺椅,在“码头”守了两晚。梁姨却不要了,衣被给了我家。

“码头”下游两百米,有口井。这井的水,冬暖夏凉,有人说是从阴河来的。井很有名,附近村的人,都来打水。夏天来一碗,从头爽到脚。我十岁开始,肩挑井水,直到初中毕业。水是用木桶装的,一担下来,五十斤左右。记得首次挑水,途中休息两次,到家脚已软。好景不长,村部拓宽河道,不小心挖断了水脉,井水变河水了。

河水浅,只到脚踝,除了“码头”淹过膝盖,但极富水产。鱼之类,小白条居多,家乡人叫“袍拉子”。野生胡子鱼也多,只有小拇指大,长了两条长胡须,家乡人叫“黄子谷”。清晰记得,某次在河里玩,路过水浅地,我发现有“黄子谷”。顺手翻了几块石头,下面也有。我们兴奋极了。用石头挡住水源。水浅了,鱼不能游了。扔出石头,鱼躺在浅滩上。这次捉了二三十条。河里有青虾,但小,我们只在鱼不多时,才要青虾。螃蟹也有,捉时要小心,螃蟹咬人,两只大钳,夹手会留血痕。这些小鱼小虾小螃蟹,是小户人家佐餐的恩物。小孩能多吃一碗饭。螃蟹去壳,小鱼太小,不用解剥,和虾同洗,用油炸干,加姜蒜辣椒。这是道下饭菜。父亲会喝酒慢品。河里也有大鱼,但只在连续大雨,水库泄洪时出现。这是规律,聪明的邻居,见河里涨水,会沿岸走。胆大的,会拿簸箕,在有草的地方捞鱼。我见过几回。有个人捞了十来条两斤左右的鲤鱼。还有个人,在涨洪的时候,走到河中间,捉了条大鱼。好家伙,有三十多斤。这条鱼在泄洪时被打晕了。

为何有如此多的鱼?村离水库不远。泄洪时,鱼先经过我村,再游向他村。水库很大,一眼望不到边,水是平静透明的。这样一大片水,浩浩淼淼,有些荒凉,有些寂寞,有些神秘。很奇怪,我竟没有在水库里坐过一次船。水库很深,淹死过人。虽在水乡,但在父母的管教下,我还是个旱鸭子。这也是父亲常钓鱼的地方。“袍拉子”多,我是吃这种鱼长大的。父亲好钓鱼,每到雨季,空闲之时,会邀两三个好友,去水库钓鱼。家乡人不说钓鱼,说去钓“袍拉子”。在水库钓鱼,“袍拉子”不要钱。“袍拉子”喜欢小红蚯蚓,每次钓鱼,父亲会准备一瓶小红蚯蚓。小红蚯蚓是在淤泥里挖出来的。晚饭前,父亲至少会带回一餐“袍拉子”。我也钓过,鱼难上钩。父亲说我没耐心。我见过他钓鱼,耐心十足,不知是如何炼成的。或许和他的部队生涯有关。

家乡有许多山,盛产松树,山皆高大,且树林茂密。后山最高的山,叫莲花寨,曾是匪寨。水库建在匪寨半山腰。高家坳是去匪寨的必经之地。水库也叫高家坳水库或高家坳坝。半山腰有块兀秃大石,站在石上,山脚尽收眼底。这是土匪放哨之地。这也是座矿山,盛产黄金。老一辈讲,匪寨解放,村民摘了许多茶树,每年会摘茶叶,那是花了很多心血的,现被遗弃了。说完满脸的心痛。我说还能摘?他说看了,茶树被黄金沙埋了许多,不能吃了。我特意去看了茶树,确实不能吃了。成也黄金,败也黄金。有的村富了,有的村牺牲了。我的家乡属于后者,付出了极大地代价。曾有人问我,家乡在哪?我只说巨口铺镇。他立马露出羡慕之情,那地方好,遍地黄金,或许是看了书中介绍,该镇资源丰富,金、锌含量高。说得没错。家乡的路都是黄金沙铺成。公司离我村部也只几百米。但外乡人又怎知道?曾经的山清水秀没了。河里的鱼虾也绝迹了。

匪寨旁边的山,是外公家的山。山上有成片的尖栗树,家乡人叫“金栗”。从大舅口中得知,鬼子打来时,外公带着村民,躲进这山。这山位置险要,上山要经过悬崖,只有一条陡坡上去。我去过两次,一次砍了许多干竹,一次去摘金栗。这种栗子少见。我前两年才见水果店有卖,但是改良版的,大了四五倍,近二十元一斤了。

有几座山盛产竹。有竹就有笋。冬笋难寻,刚冒芽就被扯了。我只扯春笋。春笋有大笋和小笋。新鲜大笋不佳,偶吃一顿还行。大笋炒腊肉,还过得去。大笋有自知之明,不与小笋争辩,卧薪尝胆,跃进沸水,入芦席摊晒成干笋,等待秋冬季,打场翻身仗。果不其然,一到秋冬季,立马身价百倍。扯大笋时,我捡到过一只大灰兔,约四五斤,但已经死了。怎么死的就不得而知了。灰兔有点臭了,我又扔了。山上动物极多,未禁令前,每到下雪,会有人去打猎。不要说小动物,野猪、麂子都很常见。听老一辈讲,解放初期,连老虎都有。小笋高傲,躲在密竹林中,还布满毒气。要想吃小笋,去前须全副武装。不然身上会长坨,痒的你难受至极。没办法,谁叫小笋“人”缘关系好。小笋竹叶清香浓,吃了让人忘乎所以。小笋炒肉是很好吃了。但小孩又怕听到小笋炒肉。在家乡,小笋炒肉还有另层意思,就是挨打。某小孩犯错,经常会有人说:“你老火,回去要恰(家乡人喜欢把吃说为恰)小笋炒肉了。”

家乡的山,大都是松树。所以枞菌也多。枞菌是难得的山珍。相信大部分人都喜欢吃枞菌。生活在城里,出枞菌的时候,超市或街上都有卖,但质量不行,而且还贵,五十元一斤。吃这种粗枞菌,在家乡是会被人取笑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