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闲看生活散文集》第一章 至味在人间 6 芷江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6)芷江鸭

每次去芷江,总与鸭有缘。鸭是芷江特色。

当初不知具体指何物,以为只是鸭的品种。成了芷江女婿,才知是鸭的一种炒法。

因慕名受降纪念坊,初次到芷江。车站出来,马路边一条街,大部分店卖酸萝卜。谭氏酸萝卜最有名。细数一下,已有好几家分店。买家络绎不绝,排队等候。房里有几大缸,有生有熟。品种也多,酸的、甜的、辣的任你挑选。其中有家店,只卖鸭肉粉。我很纳闷,一般粉店会有多种口味,为何这店独卖鸭肉粉?也未曾听说鸭肉粉。只听过牛肉粉、猪脚粉、瘦肉粉等。是我孤陋寡闻了,多年蜗居小镇,与世隔绝。或许这是当地特色。难得出来,总要体会不同的东西。点了一份凉拌鸭肉粉,出尝一根,味道不错。再夹一把,大快朵颐。老板问我味道如何?我说,再来一碗。

第二次到芷江,怀念鸭肉粉,再次来到此店。大失所望,换了老板,味道不如之前。又到一家中华老字号粉馆,离龙津风雨桥只有两三百米。虽说老字号,但这味儿?没法说。碗浮一层辣椒油。这东西有人爱,有人不爱。但湖南人会说,要的就是这味。因先入为主,我反而觉得这粉,不如那家鸭肉粉。

第一次接触芷江炒鸭,是和妻子恋爱的时候。我们在芷江游玩,去了万和鼓楼、风雨桥、天后宫及受降纪念坊。这些地方值得一去。鼓楼群皆青瓦木柱,无一钉一铆,由中心芦笙楼、琵琶楼、地简楼与两个对歌楼组成。鼓楼对岸是从文阁,倚河而立,呈大鹏展翅状,引廊相连,廊腰缦回。此阁为纪念沈从文老先生而建。风雨桥,犹如一条长龙横卧舞水河,桥脊上有七个五叠四层屋面的大楼亭。天后就是妈祖,天后宫原为福建客民会馆,至今有250多年历史,为内陆最大的妈祖庙。纪念坊过于沉重,文字难以表达,只能亲临其中。游玩后,我俩点了半份芷江鸭。妻子重点谈论芷江鸭是如何好吃,特别谈及岳母做的芷江炒鸭,让人意犹未尽,回味无穷。以后有机会回家去吃芷江鸭。炒鸭上桌,妻子就面露苦色,说不正宗。一是剁椒太多。二是没有打结的葱。这是芷江鸭特有的。我尝了一口,太咸,肉也不鲜。内心有点失望,只能暗叹倒霉,叫妻吃其他的菜。说句大话,如果这就是正宗芷江鸭,还不如我做的啤酒鸭或青椒炒鸭。

与妻订婚,终于吃到了正宗芷江鸭。岳母掌厨。出于好奇,我想了解正宗芷江鸭是如何做的?做法如下:活鸭宰杀洗净;烧柴火,爆炒鸭头、鸭心、鸭肝、鸭脚、鸭屁股,炒至淡黄;加其他鸭肉,放胡椒粉和姜片,一同炒至金黄;加小红椒与盐拌匀;加水淹没鸭肉,大火烧开,再小火慢炖半小时以上,小葱打结拌入鸭肉。

烧火有诀窍,火候很重要,太大不行,容易炒焦,且汤水易干,鸭肉也不烂。太小也不行,炒出的鸭肉不香。

具体多好吃?我也说不上口。反正因这盘菜,家里多打了几杯米。每个人的胃口都开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