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宋时歌舞》第二百七十一章 临时差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生回到府邸之后,便将自己关在了书房里面,望着眼前的白纸,脸色变得无比难看。

这一次,是真的有些玩大了!

这次的事情,已经让秦楠感觉到,自己正走在一条不归路上。虽然自己的目的达到了,但是这种手法,让杨生自己都觉得有些心惊。

这简直就是在一条钢丝上起舞,一个不小心的话,自己就只能够落得个粉身碎骨的下场。

妖言惑众,蛊惑君王,若是一旦出了变故,那就是千古骂名。

自古以来,这种人几乎没有任何的好下场。无论是哪一个,都会被忍千夫所指,痛骂一生。

杨生自认为自己,还算的伤势君子行径,只是这些天发生的事情,有些脱出了他所能够掌控的范围。

这件事情,需要深思熟虑一下,才能够真正在钢丝上走的稳重一些。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秦楠抽出了一张白纸,然后开始落笔。既然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那秦楠就不会退缩,只能够蒙上自己的脑袋,一条道走到黑再说。

身为一个穿越者,懂得了太多这个世界上的规则,想要真的制造出一点神迹,也并非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有着对于历史的熟知,他也可以断定一些未来发生的事情。唯一需要担心的,便是自己被打成神棍的烙印之后,那么在大宋朝的发展,就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这些宋朝的士大夫与臣子们,绝对不会愿意看到一个神棍上位,所以杨生必须要做出一点动作,才能够保证自己不会被朝廷百官所排斥。

吱嘎……

房门洞开,邱若兰从门外走了进来,手中端着一碗茶。

杨生抬起头看了眼,看到邱若兰放下茶碗之后,轻声说道:“三子与林头子已经按照你的吩咐,托人进入了太学,只要一切顺利的话,会在太学中有所发展。”

杨生轻轻点头,三子和林头子当初进入杨家的时候,杨生便对两人有所期待。虽然两人在读书上的造诣并不是很高,但是两人刻苦的程度,却是所有孩子里面最强的。这两人进入太学,也是杨生很早之前就做出的安排,现如今已经达到了目的,倒也没什么问题。

“小松一个人留在雄州,奴家心中总是有些不舍!”邱若兰有些感叹的说着。

杨生一笑,“人都是需要成长的,不可能完全庇护在咱们的羽翼之下。况且来到汴梁,你我二人又怎么能够保证,将来不会出现任何变故?伴君如伴虎,这点世人都是知道的,而且我来汴梁的原因,也让很多人不敢去谈论……将小松留在雄州,或许对他来说也是好事!”

“嗯!”邱若兰点头,有些伤感的说:“相公,这汴梁城虽好,但是我和家里人总觉得不踏实……”

杨生也是点头,这几天发生的事情太多,让他都有些应接不暇,家里人有些不踏实的感觉,也是迫于无奈而已。

“且看看吧,若是朝廷上能够答应河北减免赋税,我们或许就会离开这里!”杨生莞尔一笑,安慰了两句。

“嗯!”邱若兰答应了下来。

杨生将整理出来的东西放在了一边,搂着邱若兰的肩头,“若不是这天下不安,杨某又何必来到这里?我本就不是一个有大志的人,只会想着家人安宁便好……”

“家人会安宁的!”邱若兰笑了。

杨生轻轻一叹,没有在说什么。

翌日,关于杨生的委任,终于还是到了。

这一次杨生的官位没有提升,也没有任何封赏,只是委任杨生督造宫内的女观。

这一点,让杨生也没有想到。

正常情况下,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官位品级上的提升,而这非但没有任何提升不说,委任的诏书还是一封手诏。

杨生之前在河北平定叛乱的时候,其实就得到过一封手诏。这手诏说白了,就是皇帝陛下私人的一个委任,而并非是朝廷上的封赏。

从此可以看得出来,朝堂上对于他的争论,到现在还没有停歇下来。

“杨大人,恭喜啦!”

一名五十多岁的老宦官,拱着手,对着杨生笑了笑。

杨生同样回礼,“多谢公公……”

“咱家从宫中出来的时候,陛下可是亲自过问过了,明日让你直接从后宫拱宸门入宫,在后苑兴建!”李公公笑着说:“陛下还说了,这几天好生休息,好生入眠,也好多多得到天女的指引……这件事情,你可记下了么?”

“记下了!”杨生急忙回答。

“好!明日早上,咱家就在拱宸门等着你,到时候你可不要走失了,免得误闯了贵人的地界……”李公公一笑,转身离去。

杨生拱手施礼,看着李公公离开,才犹豫着回了书房。

“沁儿……”

杨沁儿跟进了书房,一脸兴奋的看着杨生,“公子,可是又升官了?咱们这才来了几天,您就升官了,我就知道公子一定行的!”

杨生敲了敲她的脑袋瓜,“不要胡说!让你过来是有事情吩咐你!”

“什么事情?”杨沁儿喜滋滋的询问道。

杨生沉吟,“去一趟素心书局,将我昨天晚上写的文章送过去,另外去城内找几个人……”

“找谁啊?”杨沁儿有些疑惑。

“找陈达!”杨生写下了一个地址,交给了杨沁儿。

陈达在三年前的秋试上,夺下了举人的身份,然后一路来到了汴梁。后来有消息传了回去,据说在汴梁考的不尽人意,索性在汴梁求学。

杨生来之前,这位陈达还没有回到雄州,倒是让杨生想要寻找一下。

“好……”杨沁儿接过了手上的东西,喜滋滋的跑了出去。

杨生无奈,转身回到书房继续看书去了。

关于明天道观兴建的问题,杨生必须找找资料,否则对兴建道观一无所知,恐怕还真的难以胜任这个职位。

按照杨生的理解,宋徽宗只怕是想要在这后院之中,给赵福金建造一座院子而已,不过这院子却一定要仔细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