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换个姿势看三国演义》第九章 风雨欲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孙坚孙老虎出马自然是平定了叛乱,再次期间刘备因为一位名叫刘恢的官员的举荐加入了这次平乱,立下战功。幽州牧刘虞上奏刘备有功,朝廷便赦免了三爷打那位不知名的督邮的罪过,封刘备为高堂尉。到这里刘备可以自豪的说一声,我刘汉三又回来了!可他的哥们儿公孙瓒一直就觉得刘备不应该是个卖草鞋的,一看这是个机会,赶紧把刘备破黄巾的功绩又提了一次,举荐刘备为别部司马,平原县令,刘备到现在总算是安顿了下来。现在让我们把眼光从刘备身上移开,接下来见一位熟面孔--何进何大屠夫!

中平六年四月,一代昏君灵帝终于病危了!灵帝虽然在政治上糊涂,但还算有基本智力,知道这个时候该交代后事了。董太后(此人与董卓没有任何关系)和灵帝都打算立皇子刘协。

刘协是王美人的儿子,王美人是被何后所杀,而何进正是何后的哥哥。

这时候十常侍中的蹇硕说话了,“如果要立刘协,必须先杀何进,以绝后患。”如果抛开对十常侍的成见,这个提议并不是毫无道理,如果何进知道他妹妹杀了的人的儿子要当皇帝他会是什么反应呢?我绝不相信当年天天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何屠夫会毫无作为,即使何进经过多年的官场历练,面对乌烟瘴气的朝廷依然做到了保持一颗忠贞不渝,清白正直的心,那么何后也一定会再次亮出屠刀,到时候身为大将军的何屠夫手握兵权,那整个宫中恐怕都要变成何家的新砧板了。不过杀何进这个主意自然是激进了点,而且风险颇高。如果这事换了曹操处理,一定会给何进个虚职,没收兵权,这样他想闹也闹不起来。这里并不是给十常侍洗白,为什么蹇硕会出这么一个主意呢?两个字--利益。

十常侍的思想大致是这样的:朝政乱了就乱了,但我要从中谋利,我的利益只有在朝廷势力平衡的时候才能得到。所以朝政可以乱,政变不能有。

立刘协何后会联系何进发动政变,何进发动政变我的利益会损失,所以何进必须死!

既然主意打定,灵帝便召何进入宫,何进一听皇上要见我,那不能怠慢了啊,连忙赶去,到宫门口了一个叫潘隐的人救了他,潘隐说:“不能去!蹇硕要杀你!”何屠夫大吃一惊,赶紧又回到家里,召集大臣们商量了,说这不行啊,得把这些个阉人都给杀了,大臣们一个个都斯巴达附体,都各自发表自己的杀人见解。唯独一人大喊一声,“不行!”何屠夫心说这谁毁气氛?那人接着说,“宦官之势蔓延极广,一时间怎么杀的完?倘若这事处理的不周密,必有大祸!还得从长计议。”何屠夫一看,此人正是我们的老朋友曹操,话说曹操这时候已经官升典军校尉,不过和大将军何进比起来还是差的太远。何屠夫毕竟是何屠夫,智商比灵帝也高不到哪去,当下一拍桌子,“你这小官懂个屁!”。这时何屠夫的救命恩人潘隐带来消息,灵帝已经死了。但十常侍不通报死讯,宣何国舅(就是何屠夫,用这个称呼真别扭…)入宫,想杀之以绝后患,立刘协为帝。出了新的情况,曹操再次进言说此时应该先正帝位,然后杀贼。万幸这次何进听从了曹操的意见,或许就是这种憋屈的感受,才让曹操以后在听从谋士建议这方面做的颇为出色。

何屠夫振臂一呼,“谁敢带头冲锋?”此时又一个了不得的人物应道,“我愿意带领精兵五千,杀尽阉狗!”此人便是四世三公的名门贵族,袁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