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的穿越任务》卷五 初唐风云 第39章 迷雾顿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东珠一百颗,云珠一百颗,金镶珊瑚一尊,汉玉仙山一件……”小太监将杨侑的赏赐源源不断地送抬进我的寝宫,管库太监又一一核对,登记造册,入库封存。一时间,人来人往、高唱低喝好不热闹。

坐在凉亭中的我,冷眼看着这一切,将自己游离在这片繁花似锦之外。

“公主,此地天寒地冻的,您凤体初愈,还是随奴才回去吧。”小和子忙完前殿的事,又来劝道。

这番话他已经讲了第四次了,而我的回答还是……丢给他一记卫生球眼珠,换了个坐姿,将后背对着他。

他是长孙无忌的人,此次陷害我遭陷害,纵使不是主谋,也是个知情不报的从犯。对于陷害过我的人,我绝不会轻饶。

站了一阵,小和子也觉无趣,讪讪退了下去。只是没一盏茶的功夫,去而复返,立在亭外,低声道:“公主,长孙大人求见。”

我还未兴师问罪,他倒先找上门来了吗?一抹冷笑噙上我的嘴角,“请。”

“此处人多眼杂……”

“让他在暖阁候着。”我不耐地挥手道。

小和子走后,我又在亭中坐了许久,直到我的头脑跟身体一样冰冷清醒,才起身向暖阁走去。

长孙无忌早已等候多时。虽然他面上并无不耐的神色,但频频饮茶的举动早已透lou出心中的焦急。

见我进了暖阁,长孙无忌忙放下手中的茶盏,起身叩拜道:“长孙无忌见过公主,公主万安。”

我在主位坐定,笑盈盈地受了礼,拨弄了一会儿腕上的精魄珠,喝了几口宫娥奉上来的香茗,才指着下首的位置示意他起身坐下,“几日不见,长孙大人的气色愈发润泽,想来是事事顺意,心情愉悦的结果吧。”

“公主莫要取笑微臣,臣是来向公主请罪的。”

“请罪可不敢当,本宫要谢大人的大媒呢,若不是大人和令妹巧妙安排,本宫怎能寻得这么个如意郎君?”我唇边噙着笑,一双眼睛却寒气逼人地盯着长孙无忌,恨不得将他身上剜几个窟窿才解气。

长孙无忌苦笑一声,“公主息怒,微臣实是有苦衷的。”

“苦衷,难不成有人拿刀架着大人的脖子,逼大人撮合我跟李世民?”我怒极反笑。

长孙无忌不意与我做口舌之争,转了话题,“公主可知小梅在您的药中落得是什么毒?”

“这么说,小梅是被大人请去了?”对此,我颇感意外。

“事关公主凤体,微臣不敢怠慢。”

“长孙大人还是直说吧,一问一答,本宫可累得慌。”我假意玩弄手中的戒指,耳朵却仔细凝听,不放过一言半语。

“前几日公主莫名昏睡,宫中御医束手无策,微臣担心是药物所致,情急之下便将小梅姑娘请了去。经过一番探查,总算弄清小梅给公主下的药名为“误前缘”,是一种慢性毒药,中毒者先是会体虚乏力,倦怠思睡,不出三个月便力竭神枯,衰弱而死。”他顿一顿,又道:“所幸公主服食不多,细心调理,三五年内便可无碍。”

吃得不多,还得调理个三五年,可见此药的厉害。吓得我冷汗连连,心中暗呼万幸。幸亏此事被借用杨吉儿“身体”的我无意发现,否则,与她便是性命之忧。

“本宫与小梅无仇无怨,应该不是主谋,大人曾查明是谁要置本宫于死地?”

“公主猜得不错,小梅实是听命于人。”

“长孙大人好本事,连她背后那个神秘人也一并抓了?”我与长孙无忌讲过此事,他应该会顺藤摸瓜查明真相。

“公主口中的神秘人也是个听命行事的奴才,谋划此事的则另有其人。”

我不耐道:“有话就说,不要吞吞吐吐的。”

长孙无忌正色道:“恕微臣斗胆,谋划此事的正是先帝。”

“玩笑开大了吧,长孙大人”我嗤之以鼻,“父皇待本宫如掌上明珠,怎会遣人来害本宫。”

“公主当真不知?” 长孙无忌目光炯炯逼视我的眼睛。

“本宫为何该知?” 我也不敢示弱地回敬于他。

片刻后,长孙无忌把头偏向一处,“公主若真的不知,倒也是件幸事。”

“长孙大人有话不妨明说,再过矫情,恕本宫不奉陪了。”烦透了这种“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的说话方式,我秀眉一挑,已是不耐。

如今三日之期已过多大半,封印之事仍毫无头绪,再加上被人设计陷害,我更是烦闷异常,哪里有闲心跟他啰嗦。

长孙无忌思踱再三,终开口道,“大业四年,为开凿运河,征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人开永济渠,引沁水南通黄河,不料引发水患,致使万人流离失所。为平民怨,先皇曾命袁天纲道长在皇宫内开坛祈福,道长偶见公主惊为天人,在仔细推算了公主的生辰八字后,留下八字箴言,飘然而去。”

我本对玄幻之事及有兴趣,也不恼他故弄玄虚,忙问道:“哪八个字?”

“入主中宫,母仪天下。”

听罢,我倒吸一口冷气。此话与我到没什么,但是换位思考一下,隋炀帝杨广听到此话该作何感想。一国之君的亲生女儿将会“母仪天下”,这岂不是意味着他皇帝的位置将会被人取而代之。

“那杨……父皇信了?”

“先皇一方面严禁宫人非议此事,一经发现,秘密处死。另一方面……”他惴惴看了我一眼,“公主不奇怪为何已过婚配年龄,却还待云英未嫁,待字闺中吗?”

长孙无忌的一番言语引起了我的思考。以我现代人的眼光看来,十五岁还是个半大的孩子,谈婚论嫁为之过早,可古代人大多早婚,女子十二、三岁成婚者大有人在,远的不说,长孙氏就是十三岁就嫁给李世民的。由此推断,杨吉儿身为一国公主,却迟迟未嫁的原因恐怕就是……

“难道父皇他……”

“但凡有王公大臣向公主提亲者,都被先帝以各种罪名抄家灭族了。”长孙无忌低沉的声线盘旋在屋中,久久不愿散去。V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