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南宋盛世》第一章-老兵师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显德七年,陈桥兵变,太祖赵匡胤以归德节度使夺得皇权,建立大宋,史为北宋。靖康年间,金兵攻陷汴京,北宋遂亡。

徽宗第九子赵构在临安重建宋王朝,史称南宋。与金朝东沿淮水,西以大散关为界。南宋与西夏、金朝和大理为并存政权。

宋高宗在位初期年轻力壮,有意抗金,收复河山,重用主战派,以李纲为相、宗泽镇守汴京。

曾多次大败金兵,令局面稍为稳定。但后来赵构没有对抗金朝的决心,罢免了李纲、宗泽等人。

宋高宗赵构,由于害怕军人战胜回朝会专横难制;而且亦担心钦宗回朝继承其死后的帝位,遂在绍兴八年任秦桧为相,向金推行求和政策。

秦桧任相,先是于绍兴十二年以莫须有迫害中兴四将之一岳飞,其后高宗又收回三将兵权。

绍兴三十二年,五十六岁的高宗下诏退位,太子赵?即位,是为孝宗。

孝宗即位后,改革朝政,力图恢复,宋朝相对进入到一个兴盛时期,孝宗平反岳飞冤狱,起用主战派人士,锐意收复中原。

隆兴元年四月,孝宗令李显忠、邵宏渊等出兵北伐。北伐虽然一度胜利,但由于各路将领不和加上轻敌思想,北伐历时仅二十日就告失败。

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四月,郭倪派武义大夫毕再遇、镇江都统陈孝庆定期进兵,夺取泗州。

五月间,韩?胄请宁宗正式下诏,出兵北伐。伐金诏下,群情振奋,上下沸腾。

西线吴曦叛变,东线丘?主和,韩?胄日益陷于孤立了。开禧三年,公元1207正月,罢免丘?,改命张岩督视江淮兵马。

韩?胄自出家财二十万,补助军需。又派遣使臣方信孺到开封同金朝谈判。

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十一月,杨后、杨次山和史弥远秘密勾结,阴谋对韩?胄暗下毒手。

他们指使中军统制、权管殿前司公事夏震等,在韩?胄上朝时,突然袭击,把他截至玉津园夹墙内害死。

事后才奏报给宁宗。韩?胄被暗杀,军政大权全归杨后、史弥远所操纵。

***

公元1220年,嘉定十三年,京西南路襄阳府枣阳军李家河乡朱李庄一座简陋的房屋前,一老一少正在操习着拳脚。

“喝”

“不行,这样不行,出拳要有力度,要做到快、准、狠。”

两间茅草屋前,一片开阔的草地上,一年迈老者看着少年出拳的速度,脸上露出一丝笑容。但老者还是很快将笑容压下,转而换做一张冷峻的面孔来到少年身边。

“看好了,为师演练一遍。”

说着老者一瘸一拐的走到几步远的木人前,随手扔掉简陋的拐杖。

这木人并不是像电视里看到的那种木桩,它只是用一根胳膊粗细的树干,外面包上稻草,仿人形作出的。

只见老者双手压在腰间,大吼一声,随着一声断裂之声,木人则被从中间直接砸断,而老者只是用拳激发而已。

“看清楚了没有,就是要这样。如果换做是在战场上,你不能一招杀死敌人,那么你就有可能被敌人杀死。”

老者双拳收回,弯腰捡起拐杖,像不远处的少年说道。

“是,师父,徒儿谨记!”

这老者名叫李保,是这李家河乡唯一一名有着官阶的退役军人。十四年前由平章军国事韩?胄,一手策划并指挥的北伐。

伐金诏下,群情振奋,上下沸腾。当时二十多岁的李保辞别家乡父老,满怀一腔热血,投身军中,立志要脚踏燕云十六州,枪指金狗大定府。

可是在宁宗下诏伐金前一月,吴曦已在四川里通金朝,图谋叛变割据。派遣门客去金军,密约献出关外阶、成、和、凤四州,求金朝封他作蜀王。

李保说:起初大军北伐还是蛮顺利的,可后来却不知道怎么了,全线节节败退。李保在枣阳的保卫战中左腿受了重伤,从此不能再随军打仗。

每每讲到这里,李保总是一肚子的火气,在他眼中,朝廷里的文官都是贪生怕生之辈,本来金国派使者让朝廷杀了韩?胄就可以和解。

皇帝却没有同意,准备招募新军再战。可是中间却出了个史弥远,他联同皇后一起杀害了韩?胄,还把他的首级献给金狗。

想起这些,李保都恨不得扒了史弥远的皮,喝了他的血。也正是因为有着共同的秉性,在他年初去赵家庄走亲的时候,遇见了年仅十五岁的赵武。

当时李保看见赵武,都有点不大相信,一个十五岁的孩子,却长着足有5.6宋尺,折合现今的是1.73米左右。而他父亲赵新明却只有一米六的个头,曾经李保还和赵武调侃过“你这身高,相貌,性格都和你父亲格格不入啊”!

而赵武得知李保是真正经过战场血与火洗礼出来的军人,据乡邻说他还是队将呢。虽然当时赵武不知道这队将是多大的官,但他却知道这好歹也算是个军官。

两人就这样对上了眼,从此赵武跟随着李保学习战场格杀,闲时李保还跟他讲解点自己的统兵心得。

“来。”李保挥动着拐杖示意赵武对着木人试试身手。

赵武点点头,回望了眼木人,快步走上前去,双脚分开站立,双拳压腰。

由于赵武没有一点武术基础,力气上也跟不上趟。李保特意为他制定了一套锻炼办法,除了每天的担水、砍柴外,还要经常用拳头捶打木人。

“喝”

只听‘咔嚓’一声响,站在一旁的李保满意的点点头。

师父的认同并没有让赵武停下,他收起双拳,随手拔起地上那杆出云枪。赵武抚摸着出云枪身,不由感慨。

想半年前,原本辛苦了十多年眼看着就要熬出头了,结果却在结婚的前一天就莫名的跑到历史上南宋时期。

而且以三十多岁的中年人,莫名的附身到历史上南宋嘉定十三年赵家庄赵新明独子赵武身上。虽说穿越这类小说也曾看过不少,但没有想到这么诡异事情,居然也被自己碰上了。

一时之间,赵武也不知道是该高兴啊,还是该郁闷。你说说,在那世从一个一无所有,到最后有房有车,眼看着就要娶个如花似玉的媳妇,可是竟然在一觉醒来莫名的来到了这里,能不让人纠结吗!

既来之则安之。

既然来到了这里,那就好好享受这难得的机遇吧,赵武利用大半个月的时间,方才适应了这里,并摸清这里的年代。

虽然上学时,成绩不是很好,但对历史上被评论为崖山之后无中华的说法,也曾在网上查证过,根据现在这个年号来说那应该是第四个皇帝宁宗时期,不过这好像是宁宗晚年了。

既然有幸来到使中华文明陷入转折点的南宋,那作为大汉儿郎的赵武自然就不能独善其身。正愁着去哪里学习点格斗技巧,好备以后之用。

却也巧了,那天在村口遇见了退役老兵李保。都是怀着一颗炙热的心,两人一拍即合。从此赵武就拜李保为师,每日跟随着他习武打练,虽然李保会的也不多,但对于没有一点武术根基的赵武,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其实赵武也没对武术要求有多高,能防身就好。因为他清楚的知道,在南宋这个重文轻武的年代,你个人武力再高,也比不上一个功名来的实在。

所以,赵武边练习,还是抽出点时间来学习南宋文化。不过,赵武这三四个月的文化修养,实在不敢让人恭维。还好,他能从最初的简体字,到现在能够读通被后世称谓的繁体字。拿着竹笔,还能写上一写,就是那字体看上去,实在有点……

赵武挥动几下出云枪,这是他托现在的父亲赵新明花高价买来的上来的白蜡杆,加上上好的精铁打造而成,通体长七尺二寸,其中枪头为八寸,枪杆长六尺,粗约三寸余。

上好的白色蜡杆再配上血色红缨,而枪头也是他根据后世的记忆,制作类似于三菱刺的枪头,只是他从未见过真正的三菱刺。所以造出来的这枪头,也只是三棱,中间有三道血槽。

“嗯,让为师看看你的枪术进展的如何了。”

看着赵武又拿起了他那最爱的出云枪,李保也是面露喜色。

在众多兵器中,李保也对枪情有独钟。没想到他的弟子也竟然喜爱使唤枪。对于赵武,李保那是没得说,这孩子不光人聪明,还肯吃苦,完全没有一点富家子的气质。

李保偶尔也传授他点自己在统兵时候的心得,和一些简单的排兵布阵,没想到这孩子竟然领悟很快。这将近半年的时间,李保所能教的都已教的差不多了。

其实,李保也教不了太多,在军队里练就的武术,无非就是些劈、砍、刺等简单招式。可赵武却从来没有小看这些简单的招式,他清楚的知道,这些看似简单的招式,如果换做打架,那也许可能没什么出彩的地方。但是要放在两军交战的战列之中,一杆长枪如果使得得当,万军之中取敌上将首级,将如探囊。

起初刚来的时候,这身体虽说是人高马大的。可那只是徒有其表,约有一米七三左右的身高,竟然连一百斤的物件都搬运不动。

赵武来到这里之后,先是慢慢适应这里的生活,期间也纠结过,可是毕竟这条路不可能回头了。寻秦记里的项少龙有办法回去,可是最后还不是老实的待着。

既然不能回去了,那就要想着怎么应对。面对着四面环敌的情况下,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自己只是一个只能在村子里和李家河乡横行的富二代而已。

等战争真的濒临这个紧贴着金国湖州的地方,一旦战争到来,这里必成水火之地。虽然赵武对南宋历史了解很少,但是做为现代人,防患于未然的想法还是有的。

原本赵武准备是考取个功名,去做个文官,也许能够改变一些事物也说不准,再不济也可以自保吧。

而看了几天书后,又整来竹笔练习了几天,可最后还是有点为难。如果投军,他也打听过,人家这里的规矩是非战时,应募者年龄要求最低也是二十岁,除了你是军户出身,要不就只能挨到二十岁才能投军。不过要是能够赶着灾年,那就又是另一种说法了。可是这灾难谁知道猴年马月才会来!

混了月余,多少也对赵新明夫妇有点感情了,自己战死倒也无所谓。只是可怜了这双亲,在前世的时候,赵武的父母就在他十五岁的时候离他远去。

从此再也没有享受到家庭的温暖,没有想到诡异的事情,竟然令他再次感受到了那种家的温暖。

在那一世,也谈了个女朋友,但那个感情到底真不真,赵武自己心里也没底。反正他知道的是,自己穷光蛋的时候,没有一个女孩子能够交往达三个月的。

而那个女孩也是在他荣升之后,钱包里富裕了,才算能够相处了一年多。这不,新房也装修完了。还买了一辆现代,本来是打算买辆奥迪的,结果因为钱紧张,只能花八万多块买辆先凑合着用吧。

赵武摇了摇脑袋,看了眼出云枪,不由自主的笑了笑。自己这都胡想些什么啊,在这个金国和宋朝相交接的地方,再不好好练,说不定什么时候,金兵就袭边了,到时就以这身半吊子功夫,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少爷。”

人未到,声先到,不用想都知道这是家里那个书童,外加跟班的刘默跑来了。这小子不光和赵武是同年,虽然只小了个把月,又是生在贫农家里,可是那个头竟然也有一米七上下。

赵武过来学功夫,也会经常让刘默跟着一起学,只是这小子以前身体单薄,营养严重不足,光调养和基础锻炼都花费了好几月时间。

今个天气有点闷热,刘默说怕下雨了,午饭刚吃过,就跑回庄子去拿蓑衣了。刘默为人相对来说比较沉稳,比同龄的孩子都要稳重,像今天这样大呼小叫的,从刘默到庄子来至今三个多月了,还是头一次呢。

“少爷,大事不好了。”

离的还有百步远,上气不接下气的刘默也全然不顾,扯着嗓子喊道。

‘咯噔’

一种不好的预感涌上心头,这种预感竟然如此的不安,好像十几年的那种感觉。赵武右手紧抓出云枪杆,注视着刘默,心中暗暗祈祷:“希望不要是这样。”

<ahref=http://www.>起点中文网www.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