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林海迷踪》第六章 初进大白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从老叔病了以后,整日在火炕上躺着,别说出来打猎,就连下地去趟厕所都有些吃力。所以大黄也有些日子没进山了,这次跟着我们进了大白山,终于是彻底撒了欢,前前后后跑的拈风带雪,别提多开心了。

我和腊梅踩着积雪跟在后面,一边往山里走一边闲聊。我对腊梅打猎的本事很是好奇,上上下下打量了半天,可怎么看也看不出面前这个十七八岁的小姑娘竟然是个打猎好手。腊梅被我看的有些不好意思,红着脸蛋快走了几步:“进山不看路,你总看我干啥,小心陷进雪洼里没人管你!”

我笑了笑,也追赶上去:“腊梅,打熊之前咱们是不是得有个计划,否则大白山这么大,得什么时候才能找见白熊?”

腊梅应声道:“白熊皮子白的跟雪一样,随便趴在雪坑或者雪洞里,你从它身边路过都未必能发现。所以白熊不能用眼睛去找,得用东西来引。现在天冷,山上的熊多半都窝在雪坑里冬眠。咱们先上山,等过了山腰到山顶上面,找见熊洞以后再开始动手就行。”

腊梅这么一说,我也明白了大概意思。白熊虽然身子庞大,可鼻子异常灵敏,只要处在下风口,稍有些其他的气味都能有所感知。腊梅的意思是先去山腰上面白熊出没的地方找到熊洞,然后想办法弄出一些食物的香味。白熊在洞里冬眠至少睡了一两个月,说不饿肯定是假的,所以必定会寻着香味出来找吃的。

到时候我们提前布置好陷阱,或是夹子或是大坑,将诱饵放在陷阱上。白熊贪吃,一定会上当,等困住了白熊再瞄准脑袋送它去投胎,后面的事情就简单多了。

这些都是腊梅早就想好了的,只要中途不出现什么意外,既完美又安全。也正因为腊梅脑袋里都是这种稳妥的办法,所以苏村长才会放心的让她陪着我来找白熊。如果我只身一人过来,肯定不会用这种办法,找到熊洞以后直接摸进去,趁着白熊没醒直接一枪打在脑袋上在睡梦中将它解决。

当然,如果一枪能打死,也算是完美计划。如果没打死,那白熊今年冬天的‘口粮’就不用犯愁了……

踩着积雪往山上走十分浪费体力,每一步都要踩的结实,否则非常容易滑倒。整整十年没有进山,我的身体素质大大打了折扣,从猎人村刚刚走到山口就开始气喘,腊梅则步履轻松像没事人一样,走在前边笑着说道:“就你这点力气,别说白熊,连咱家里的大公鸡都追不上。”

我尴尬的笑笑,尽量加快了速度:“你不知道,我上了十年学,现在脑袋里装了不少东西。知识也是有分量的,所以走慢点也算正常……”

话虽这么说,可玩笑归玩笑,为了能早点回去,我还是咬着牙紧跟在腊梅后面。腊梅也看的出来我体力的确有些跟不上,所以故意放慢了速度来等我。紧赶慢赶,等去到山腰那片平地上,已经是上午十点,太阳高悬,阳光照射在雪地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可能是因为积雪收声的缘故,大白山里一片沉寂,一路上我没有看到任何活的东西。偶尔听到几声鸟叫,也是‘空山不见鸟’,只能闻其声,未能见其形。

在山腰一块石头旁停下来休息,我问腊梅是不是最近几年打猎打的太多,所以把山上的动物都打没了,怎么垮了半个山头都看不到一直动物。

腊梅把围巾接下来,抖了抖上面哈气凝结成的冰渣:“最近几年限制打猎,大白山的动物不但没少,反而比以前还更多了。你看不见不代表没有。那些野兔、灌子、獐子只有在晚上才会出来,白天基本见不到踪影。大一点的狍子、狐狸、狸鼠虽然出来,但警觉性很高,嗅到气味或者听见声音,不等你看见就已经跑了。”

说完抬头看看四周,随即指了指不远的一颗柏树:“看那颗柏树左边的树杈上有个黑色的小圆球,模样跟树疙瘩很像的那个,那是白麻雀。这种鸟现在大白山上最多,不过看着大,其实是羽毛厚。水瓢那么大的雪麻雀,拔了毛还没有巴掌大,放火上一烤收收水分,两口就吃没了。”

我眯着眼睛找了半天,最后也没看到所谓的黑色小圆球。腊梅无奈的叹了口气,接着将身上的木弓取了下来,反手抽出一根长箭熟练的抵在弓弦上,几乎都怎么瞄准,眨眼之间就射了出去。

长箭在刺破寒风直奔柏树,紧接着就看到树上有个什么东西被打了下来,转着圈掉落在地上。大黄迈开步子飞奔过去,绕一圈跑回来,嘴里已经多了一只羽毛雪白脑袋乌黑的麻雀。那只长箭还穿在麻雀的身上,从胸膛射入背后穿出,力道和角度控制的极好。

我看的都呆了,没想到腊梅弓箭玩的这么好,忍不住竖起个大拇指夸赞道:“真厉害!用文化词来形容,你这叫巾帼英雄,女中豪杰!”

腊梅听不太明白,但知道是在夸她,抿嘴一笑将长箭拔下来塞回箭筒里,雪麻雀则用结实的细线缠住爪子挂在了箭筒边缘:“下套的诱饵有了,咱接着走吧。”

这片山腰平地就是当年我们遇上狼群的地方,我已经找不到当年躲避的那块石头,不过那段经历却记忆犹新。当时我没有什么太大感觉,直到后来年龄大了才越发后怕。那一道道风驰电掣的白色魅影,震人心弦的风吼狼啸,虽然事情已经过去多年,可是跟那匹银灰巨狼的死亡对视仍然让我记忆犹新!

过了山腰平地再往上走就是白熊出没的区域,腊梅下意识放慢了速度,上山的方式也从笔直向上变成了倾斜前进。因为我们要开始寻找白熊的踪迹和它们所冬眠的雪坑或者山洞。

这是个很漫长的过程,也是对猎人在耐力层面上的考验,无论抓什么东西,没有足够的耐心和耐力,永远不会成功。

我们围着大白山绕了小半圈,足足走了两个多小时,在山上更深的地方,动物也变的更加活跃,偶尔我能在雪坡上看到一两只野兔或者其他大型生物的踪迹。

从凌晨开始出发,穿着十几斤重量的棉袄和皮甲走了整整一上午,我只觉得腰酸腿酸,小腿就好像系了几个铅块,每一步都变的越发吃力,甚至开始怀疑是不是找错了方向,否则怎么可能一上午都没发现任何白熊的踪迹。

腊梅很有耐心,睁着一双滴溜圆的大眼睛左看右看。积雪中所有的特殊痕迹和不同寻常的变化都被她尽收眼底。

来到大白山南侧的坡面,另一处半大的平地出现在眼前,腊梅站在山坡上扫了一圈,面色顿时就变得严肃起来,轻喊一声:“有了!”随即加快速度往前跑去。

一听说有发现,我也来了尽头,踩着她的脚印追到近前,就看见平地下面有许多杂乱无章的动物脚印,纵横交错的织会在一起。我能认出来的有那么四五种,狍子的,兔子的,山猫的,还有一种犬科生物的,不像是狼,却很相似。其中就包括着熊掌印,而且因为熊掌印最为硕大,所以极为显眼。

蹲下身子看了看掌印方向,腊梅通过周围地形稍加推断,沿着山坡一侧往前走了五十多米,果然在深处靠角落的地方发现了一个洞口!

那洞口高度不到两米,几乎快被积雪封住,周围雪印杂乱并且熊掌脚印明显增多,一直延伸的雪洞深处。

通过附近的山体形状,我能推断出这个雪洞很深,并且内部是山洞,外部还有一部分被积雪覆盖变成雪洞,是典型的白熊栖息场所。

找到洞口就成功了第一步,在大白山里晃悠了大半天,我对腊梅打猎的本事已经彻底信服。于是让她动脑安排,我则动手出力,严格按照计划执行,争取早日抓到白熊。

腊梅也不含糊,往后退了一段距离确定好最佳的抓捕场所,接着她去旁边收集干柴生火,让我开始往下挖雪洞。

白熊的体型很庞大,后退站立起来高度甚至能超过两米,不过它们不会跳跃,站起来是多高,最多也就是那个高度,所以雪坑挖到三米左右就能将其困住。

前半段的积雪比较好挖,如同棉花糖一般,一铲一大堆。等到挖没了积雪变成土地。泥土被冻的冰凉梆硬,挖起来就要多耗费些力气。

三米深度的大坑,我挖了整整一下午,腊梅也在旁边帮忙,中途不知道休息了多少次,大冷的天硬是累出了一身热汗。

晚些时候,深坑终于挖好,腊梅找了几根树杈搭在上面,轻轻盖上积雪。接着将不远处火堆燃烧过后的余炭转移过来,把那只雪麻雀直接放在了上面。

充当诱饵的麻雀不能拔毛剥皮,就这么整体放在炭火上,炭火烧焦了羽毛同时也烤熟了皮肉。等到一定程度皮肉被烤的炸裂,香气就会立刻扩散开来。这个位置距离熊洞很近,又是上风口,坡上吹下来的寒风将香味带入熊洞。虽然真正能吹进洞内的只有星点香味,可是对于白熊来说,已经足够了。

忙完这一切,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躲起来耐心等待,一旦白熊循着味道出来找肉,肯定会掉进雪洞之中被死死困住。等到天亮以后,我们去结束了它的性命开膛取胆就行了。

我们带着火堆去到了稍远一些的地方,避开熊洞所能涉足的范围,在背风的坡下挖了个小型雪洞,将火堆放置在洞口。这样既能提供源源不断的暖流,还能防止其他野兽过来骚扰。

我和腊梅坐在雪洞里,大黄则趴在火堆旁边守在洞外,两人一狗就这么静静等待着白熊落入陷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