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神雕后传之决战襄阳》第八章 恩师传授 飞雪剑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行至不远便见两台较陡的石梯。走完石梯昂首一望,一座碧瓦红檐的赫然大观登呈眼前。观头之上‘集云观’三个大字劲秀而书,在阳光微耀之下放射出一丝丝金光。此观则在二江之间的山梁之上,凌空高耸、形势险峻。观周围林木密郁、翠色参天。在这色如翡翠的绿荫翠林衬托下显得愈为清幽奇秀、雅致。挺立寺门垂视全景甚是秀美之极,正是:“天柱峰头水、惊飞树杪来、山中奔日月、地底激风雷、岚气千岩冥、春声万壑怡然心独赏、何处有尘埃。”观门外摆放着一个香坛,便是游人居士上山烧香祭神之用。

二人迈入观中大殿,大殿正中壁上垂挂着一幅道家祖师太上老君(老子)的画像。殿堂中间屹立着一较大铜鼎,鼎中燃着数支未尽的余香,散发出阵阵烟香之气。殿堂左侧是一道通往后院的通道。

杨终南随着陆静修进至后院的一间书房之中,此屋面积不大但书架整齐、书满成形共分三排四层。幌眼走视尽乃道家之书。

瞬间陆静修右手一伸,便从书架中取出一本递于杨终南。他顺手接过此书,封面上写着《静修心法》四个劲力之字。此刻楊终南心中已是暗暗自喜,似感已得到一本武功秘笈。即迫不及待翻开书页,却顿时令他神色突变极为失望。书中所写尽是如道经般之说,并非什么武功秘笈。他沉怔片刻道:“师父---这---书--?”

陆静修视着他那茫然未解、若失之样,便已知他心之意。微笑而道:“此书,并非武学秘笈,却是用了老夫一生的心血。记住,若想练就一身非凡超群的武功和做到一个真正的侠义之士,此书亦是非阅不可也!”

杨终南闻听师父之言,时下已对此书暗生甚奇之感,但对师父言中之深意还是有些疑惑。即道:“师父言语之深意徒儿智力甚浅,尚且不太明解。”

陆静修道:“南儿可知?习武之人一则:‘修功必先修心,修心亦是“潜心”。所谓‘潜心修练’乃是身静心空,心如止水,抛开心中一切杂念,聚神于心、聚目于神、将心神溶于一体,达到心随意动,无招无式,气随意行,便是武学的最高之境。只可惜,武林之中真正能达到此等境界者又有几人!“

接着又道:“这二则便是:“习武之人,习武之时首先必当明白,习之何故、用之何处。如若心未清明,则一念之差分毫之间,稍有不慎拿捏不当,必当误入岐途,祸害沧生。此书是为师修道数十年潜悟所写,虽不及佛经道书,但对你必有相助。从今日起南儿定当好生阅之并知解其深意,待你明解书中真正深意之时,为师方才传艺与你。”言语一落,面带一丝笑意,轻轻转身缓步而去。陆静修离去后,杨终南默默地望着此书,心下却在暗自思索师父适才所言二点之意。随后便缓缓走至这房中一空桌旁坐下,开始了对《静修心法》的寒窗苦读。

时度数日他终于将此书依次阅完,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不仅将其意所解而且将全书背至熟练。阅完此书杨终南才深悟到,在书中领会悟学而知的是人生之道,比之得到一本绝世的武功秘笈更为珍贵。更体会到了师父的良苦用心,从此改变了他孤僻少言的性格。

他缓步将书放回原处,又走至开着的窗前,望了望窗外的绿荫翠林。心中暗自叹言沉思道:“原来如此!凡人练武皆是存有欲念,不是报仇雪恨,就是扬名立万,不是为钱财就是为权利,总是有所图求。纵是英雄侠义之士,亦是为国为民而习武杀敌和除奸惩恶。因此纵有天赋奇才,只要心存欲念与堕入梗绊之中,武学的最高境界,心随意动,气随意行,无招无形亦终成妄想。虽然我一生习武亦是无法达至此等境界,但日后若有功成,能为天下沧生,国家民族尽份薄力也是不妄此生。就算是达至武学最高之境,却未能报效国家救民于水火又有何用。”暗思至此心中已是探骊得珠,顿感舒畅。

他迅步离去行至寺外,昂望着蔚蓝的天空,舒展着无比欢快的心情。顺着视线往下,见师父正在双桥处,剑舞飘然,即双足腾点飞迈而至。陆静修见他至此,即缓步收剑道:“南儿,你此刻至此,莫非已将《静修心法》阅完且解之其意么?”

杨终南回道:“徒儿虽已阅之而毕,可书中深意亦然悟领甚浅。”

陆静修正声道:“既然如此,不论领悟之境如何?为师今日亦当略考之一二,徒儿意下如何呀?”

杨终南毅然道:“徒儿不才,请师父考点。”

陆静修问道:“习武之人除练就一身非凡绝世的武功之外,甚为更注重的乃是什么?”杨终南回道:“习武之人除练就一身绝世武功之外,更为重要的乃是习武的修为”。“那习武之人的修为又是什么呢?”陆静修问:

“习武之人的修为,便是他们善恶忠奸的人性。”杨终南答:

陆静修又道:“所谓忠义与邪恶,又乃是何意?”

杨终南凛然道:“所谓忠义,乃是为国家民族与天下沧生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邪恶却是,为谋取私利不顾国家民族大义,而祸害沧生。”

陆静修又自考问数句,杨终南依然答之解意,虽答非甚善,却亦是八九不离十。他悦然道:“南儿!今日之问答,为师甚为满意。你年纪尚小却已领悟至此等境界已是难得,若要全然深知悟知,还需日后踏入江湖之中,亲身经历数次风浪,了解武林中的险恶与人性的善恶忠奸之后方可明白。为师深知你有大仇至心日夜缠绕,不过切要牢记,日后行闯江湖深仇要报,但国家民族大义与造福沧生更为重要。”

杨终南心下已知师父适言中所含之意。即道:“南儿明白!”

此时陆静修深心已感万分的欣慰,因为他心中已觉日后的杨终南必将成为为国为民而行侠仗义、惩恶除奸的一代大侠,收徒之前的疑虑已然烟消云散。此间已显露出孺子可教的喜色。正声道:“今日!为师便传授一套‘飞雪剑法’于你,此剑法乃是七十年前你师祖龙飞雪所创。剑法分为两路十六式,两路分之为攻击与防守,十六式则分攻击八式与防守八式。为师示演之时南儿务必细瞧。”言语一落,已腾身飞跃数丈,瞬间青光闪耀无数道亮光如激光般飞烁。那如暴风骤雨般的剑气,震得四周的树木狂摇枝摆,枝叶似蝴蝶般在空中飞舞至到飘零落地。

刹间,似变非变、似快非快。剑、身、尤如丝绸般飘柔自如,变法疾极剑锋刚锐夺魂。剑法攻守相济,攻中有守、守中有攻,确乃妙神无双、深绝无伦。实是世间独妙精湛而神奇的剑法。而每出一式之时,口中便念出一句颇有阳钢之气的诗来,则是:“万里江山尽疮痍,英雄泪下志未酬。刀剑出鞘斩豺狼,刃光怒闪却空悲。世间英豪不尽数,笑傲江湖几多愁。精忠报国男儿志,血染疆场有何惧。剑如飞流下千尺,惜似银河落九天。山河破碎落豺手,何时方酬报国志。豺狼恶啸溅中原,唯有赤胆见忠良。---------------苍天愤怒下飞雪,大地哀怨裂山河。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闻师父剑法中的诗句,颇有壮志未酬愤然而起之意。杨终南暗生拟思:“难道师祖当年,因报国壮志未酬,怆痛之下故而创出了这套剑法?”

转过多时,陆静修便将剑法示毕跃至杨终南身前不远处,道:“为师已将飞雪剑法依次演止,南儿是否瞧清一二么?”

杨终南毅然而道:“徒儿全然记清。”

适闻此答,陆静修虽颇感惊岔,但见他回答如此爽快利落,心中虽有疑惑,毅然将手持利剑掷至于他。正声道:“那好,南儿便习之一二,让为师瞧瞧。”

杨终南接过利剑,凛然道:“徒儿遵命!”顺势一个迅跃,手中长剑挥舞自如,腰身姿柔洒脱,道道青光闪烁依然,瞬过几许便将剑法毫不生疏且不疏漏的依次习完。陆静修颇然大惊又大喜,心中已然无法想到的是,这孩子竞有过目不忘的本领,自已仅演之一遍,他却如此神速而不疏漏地将剑法一招一式,熟练而精确的掌握。实是出乎意料之中,照势而论,不需多日他必将学艺大成。”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