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生活是个圆》第六章 心就如这连绵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兴冲冲地来到了他们一心想来的地方,风聆语却高兴不起来。这几天,她们一直住在五星级酒店里,这也是单位给赵一凡的一个福利吧,让他有时间做一下缓冲,毕竟从外地过来,一下子就把所有的事情都打理好也是不可能的。而赵一凡也不急于搬进自己租住的房子,他想让老婆和孩子在上海玩几天,再考虑别的事情,毕竟还是过年,这里多少还有一些年的气息。

偏偏天宫不作美,每天都阴冷阴冷的,接连好几天,外面都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雨不大,却让人心烦的很。

每每出门,吃着上海的本帮菜,看着那一碟一碟被装得精致的小菜,加上那甜甜的味道,无时无刻不提示着风聆语,这里不再是家乡。而上海人那不经意间溜达出来的上海话,在她听起来是那么刺耳,他们骨子里的清高,让人觉得这些上海人似乎谁也瞧不上,眼睛高高地长在头上一样,这又是在告诫她,她不是个上海人。

有人告诉她,一个季节下雨就会没完没了,天气也会冷的要命,要多穿一些。她开始还将信将疑,后来才发现,这刚刚零下的温度,是一点一点从她的肌肤浸到她的骨子里的,她这种体寒的人,即使穿了厚厚的羽绒服,还是会不停地打着哆嗦。这让她更加不喜欢这个城市了。

赵一凡劝着她出去看看风景,逛一逛,她是宁可在酒店里吹着空调,也不愿走出去的。最后,只是在附近的外滩和南京路走一走。

她的心情就和这下个不停的连绵雨一样,糟糕透了,一点晴好的缝隙也找不到。她偷偷地在被窝里哭了好几场,就差和赵一凡说:“老公,我们不来了,我们回去吧!”但她知道,这是她万万不能说的,赵一凡的心情也未必比她好多少。

不再走,不再逛,索性去整理一下新租来的房子吧,这让风聆雨多少提起了一点兴致。这才是他此行真正的目的,要帮赵一凡布置一下他的“新家”的。

那是赵一凡的同事帮着租的,小区的居住环境是相当的不错,不用走出室外,就可以直达楼栋下面的超市和地铁站,真是方便得不能再方便,而它最大的亮点,就是站在宽敞的阳台上,便可以看到上海的地标建筑——东方明珠塔。

记得当时,决定了赵一凡要去上海工作后,风聆语就一个要求——就是住的房子一定要宽敞、舒服。她知道在这个寸土寸金的魔都,这是一件比较奢侈的事情,但她有她的理由:就算她不会长期去上海居住,至少在假期的时候也会过去和赵一凡团聚,那时,真的如《蜗居》里演的那样,那一定会郁闷死的。在边城的家里,他们住的房子可是一百七十多平的,还带个阁楼,她可不想让生活的质量一下子就从天堂下降到地狱。

现在有了这样的机会,也许真的可以把孩子转学到上海读书呢,如果那样的话,三口人都过去住,更要有一个让她看上去舒服的“窝”才好。

她是很满意这个房子的,虽然还不到100平,但是这样的居住条件已经是不错的了。可一想到那昂贵的每月将近9000块的租金,风聆语还是感到肉疼了,那相当于她本本分分的当老师两个月的工资呢!……

“小语,我们一起去楼下的超市买一点儿生活用品吧,把这里再收拾一下!”赵一凡打断了她的思路。

“嗯……,今晚我们就在这里做顿饭吃吧,也算是庆祝你住进了新家。”小语想,总要让这房子增加一点人气吧,至少要让它看上去像个“家”。

家里是什么都没有的,他们一家三口人来来回回地去超市折腾了四五趟,这里终于有了一个家的模样。两个卧室里都铺上了新的床单,风聆语还细心地买了两个电热毯铺在了下面。厨房的每一个橱柜里也都装好了应该放的东西,单是调料她就买回了十多种,她要让赵一凡学着自己做饭,而不是一个人在她看不到的地方“混日子”……

都说魔都的夜是最迷人的。华灯初上之时,整个世界就变得不一样起来。远远望去,尽是点点的灯光,与阴雨后那薄薄的雾气紧紧地缠绕在苍穹中,薄雾难遮掩下霓虹灯的光辉,让人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诗句。

风聆语和赵一凡在你一杯我一杯的情怀里,都有点微醉。抬眼,看到的就是东方明珠塔那闪烁着的光影,一圈一圈的。那流光溢彩自上而下,而风聆语的心里却有着道不尽的落寞——这里的光鲜不会是属于她的,她就是这里的一个看客而矣。她的内心深深的知道,她不喜欢这里,就像不喜欢这个季节的连绵雨一样。她突然间觉得自己很委曲,想哭,可她不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