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青衣军师》第十章 鬼谷弟子们的志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伯灵在他的洗尘洞呆了两天多,第三天的傍晚他另一个师兄回来了,这个师兄名叫邹忌(前385年——前319年)。他皓齿星眸,眉若远山,面容俊美,单凭长相便能与鬼谷先生相媲美。不过他更多的是一种柔美,而先生则是清眸流盼,浑身散发一种成熟阳光的气质,和一种看透世间万物的睿智洒脱。伯灵跟随卫鞅师兄去见他,却见师兄并不像迎接先生和自己那样兴冲冲,反而像是去完成任务一样,一板一眼,招呼一声“师弟回来啦,辛苦了,去歇歇吧。”就再没什么话了,伯灵只好自己介绍自己,邹忌这时才发现师兄后面还跟着一个人,忙回了一声“伯灵师弟好”,转身走了。

伯灵虽小却一点不傻,他觉得这两个师兄之间好像不大对劲,他跑去问卫鞅师兄,没想到大师兄这次反而不多话了,他只说一句“灵儿你还小,不用管那么多。”就把小师弟打发走。自然,邹忌那边也问不出什么来,闹得伯灵好生沮丧。

第二日吃过早饭,三人约好到太阳洞游一趟,太阳洞在水帘洞东南二里左右,比水帘洞还要大,进去后可见洞顶是拱穹形,由石灰溶液形成各式各样的图案,有的如苍龙,有的如飞天、长蛇等等。卫鞅笑道,“小师弟又能看见这种神奇的景象,要呆了吧?”邹忌亦笑言:“我那年初来,和伯灵师弟现在也差不多。那时在水帘洞还吓得不敢往里走呢,就生怕那些石头突然掉下来砸到我。”两人每次和伯灵在一起的时候话便多一些,单独时偏偏冷战,硬要跟对方过不去。

洞的最中央塑有一尊太阳神的雕像,面容安详,身着文武服饰,似乎在睽视人间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先生说过如果站在太阳洞口远眺,朝歌大好河山便可尽收眼底。特别此时恰好是早晨,三人站在山巅东看红日从地平线冉冉升起,犹如一团火球在云烟雾海中托出,立刻心旷神怡,内心即使有些许不快此刻也烟消云散了。

“你在想什么?”卫鞅拿手指捅捅伯灵,问道。

“在想这里为什么叫太阳洞呀!”伯灵目光闪了闪,说道。可是他似乎说谎了。

“哦,这个问题不难,请我们博学多才的邹忌师弟回答吧。”卫鞅又搞怪了。

“好吧,我说一说。不过我可不算什么‘博学多才’,卫鞅大师兄那才是见多识广呢。”两人又开始拌嘴赌气了。

邹忌清了清嗓子,讲道,“为什么叫太阳洞呢?相传夏代有穷国有一位国王名叫后羿,他统治期间曾有十个太阳炽烤大地,庄稼河水都被晒干了,百姓生活的痛苦不堪,后羿大怒,拉开弓一连射落九颗太阳,仅剩下的一颗太阳藏于此洞,才免于被射掉。太阳为报答山洞之恩,把自己的光芒从早到晚射进洞内,所以把这个山洞叫作太阳洞。此洞日夜光明,永不黑暗。”讲完又道:“一般的人见到初升之红日都不仅仅只会感叹美吧!”

“邹师弟想说什么?”卫鞅疑问道。

“难道你们方才都没有产生过片刻的豪情壮志么?怎么样?说一说吧。”邹忌提议。

“确实想过一些。”卫鞅并不否认,甚至连伯灵都没有否认这话。

“我想将来能回到母国(就是卫国),卫康公虽无称霸的雄心,却不失为一位守成之主,必须得到他的认可,然后通过赏明罚恶、招贤纳士、训练士卒、发展耕作来强国富民,壮大我卫国,一展胸中的抱负。”卫鞅讲道。

“我只希望能够一直追随先生,哪怕学得先生的万分之一,初窥门径也足够了,然后和先生一样开山收徒,等到弟子们一个个功成名就,我就遍寻名山,隐居。”邹忌说。

伯灵很惊讶,邹师兄他根本不像一个甘于平庸的人,他宁愿相信先生吃马肉也不会认为邹忌能隐于山野,不过他什么也没说,微微一笑,接到:“我么,我希望能同先生学习岐黄之术,再下山治病救人,若得先生允许,便向世人传授医理以驱疾延寿,就感到很满足了。”

卫鞅听了这话笑歪了嘴巴,听起来几个师弟都没有入世之心,方今天下逐鹿,我辈怎能一个个想着老死山林?邹忌似乎想着什么心事,闷闷不乐的,不用管他。卫鞅正准备拎起伯灵的耳朵好好教育一番,余光撇到一抹绿色。

这时只听鬼谷子扬声道:“在谈论将来?”说着缓缓向这边走过来。“三个人都各有志向,不错不错。此事也不必争个是是非非,我全可以答应你们,但不是现在。忌儿还要继续采你的药,伯灵要记得砍你的柴,到时自有恰当的时机让你们愿望得偿。”

邹忌在听到先生说“可以答应你们”的时候脸上一喜,后来听说“还要继续采药”低垂了眼睑,伯灵其实也嫌活儿苦,同样是垮了脸,已经过去半年了,他不知道砍柴砍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卫鞅竟也沉沉闷闷,拉着伯灵走去一旁的荒地,他微闭了眼睛,紧声道:“灵儿,我很快就要下山了,只是舍不得先生,也放心不下你,以后可要好生照顾自己。”

伯灵一愕,没想到卫鞅师兄这么快就要离开自己,“不能过两年再走么?”伯灵最讨厌分别,但他的一生却在不停地和自己所爱的人分开,分开……

“孩子话!过两年你就舍得了?”卫鞅苦苦地笑。又盯着伯灵的眼睛,说,“我问你,你刚刚所说愿望可是出自真心?”

伯灵莫名其妙,甚或还有一点点不知所以,“这种事情还至于骗人么?哪有必要?”

卫鞅笑得意味深长,“当然有必要。不过灵儿,我相信你一直都是以真心待人,这就好。”似乎话中有话,话有玄机。

伯灵不知所以,一头雾水。

卫鞅又笑,不过这次变成了嘲讽的笑,“邹忌师弟他以为别人都是呆子么?别说是恩师,就是我,甚至你,都看得出他的虚伪。开山收徒?若果真是与世无争了,何必等到看着弟子们功成名就才去归隐?这还不是功利心?若是与世无争,何必每次都抢着去山外采药?你以为他真的喜爱岐黄?那为什么先生讲医理的时候他一脸的麻木,一到治国之道他就变得神采奕奕?他竟想借此话来讨得先生的欢心,可笑之极!再说刚刚灵儿你讲完,你可看见他那是什么眼神!当然,他最厌恶别人学他‘争宠’了哈哈。”

伯灵能隐隐听懂一些,因为他们都知先生一生最为推崇的并非兵法、易占、武术、奇门八卦、六韬三略,而是持身养性。“邹师兄他虚情假意?”伯灵终于明白了。

“嗯,灵儿你只要记住,也不必学他人,诚心讲话就好了。说你想说的,先生什么都会答应你,千万别藏什么心思,那没用的。”这个做大哥的谆谆教导。

“好,我明白,谢谢大师兄。”伯灵躬身行礼。他是真心感激卫鞅师兄能够坦言相告,教导自己,这绝非人人都愿意做的。

卫鞅眨着眼睛走了,直至今日终于把一块心事放了下来,他可以轻松下山了。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