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乱舞三国》第六章 楚尘创镖局,意获七好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楚尘这一主意极好,镖师就相当于人民的子弟兵,不拿百姓一针一线(剽窃毛太祖),所选镖师必须忠诚可靠,绝不能有蛀虫存在,楚星空说办就办,当天就调拨钱粮,找人修建镖局。镖局开始修建,但如何给镖局起名字却成了一个大难题。最后决定,叫威远镖局,神威震慑远方,建立镖局也不免上下打点。

楚星空命人带了一箱金银珠宝,赴洛阳去见列侯张让,张让得了好处,于是便在灵帝面前美言了几句,灵帝大感开心,因为这可是从古到今头一次,给自己脸上贴贴金,自己可就成明君了,你们是明君,为何在位时没出现造福于民的镖局,看朕治下,就出现了这造福百姓的镖局。关键是镖局承诺每年都上供,这让财迷的灵帝如何受得了。于是御赐威远镖局匾额送匾额的是一位小太监,这小太监据说靠山是张让,是张让的亲侄儿,名唤张成龙。

这小太监来到潜龙村,端的是盛气凌人,鼻孔差点没朝天,对楚星空说道:“圣上御赐威远镖局牌匾,是对你们的恩宠,咱家已然带到,只是旅途劳累,不免歇息歇息。”于是用眼瞪着楚星空,楚星空也是久经商场历练,如何不明白他这点小把戏。于是唤人给张成龙拿来了一小包金子,张成龙起初不甚在意,打开一看,明澄澄的金子晃眼,于是瞪大了眼,这语气顿时就变了。对楚星空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楚星空也不以为怪,和张成龙攀谈起来,只听张成龙道:“楚先生设立镖局,造福于民,圣上龙颜大悦,御赐匾额,楚先生可不要让圣上失望啊。”“这是自然。还劳烦张公公在圣上和列侯面前替威远镖局美言几句啊。在下还有厚礼赠与张公公与列侯,望公公不嫌礼薄,勉强收下,此诚使吾镖局上下荣幸之至。”“好说,好说,楚先生一看就是忠心为国,若能出仕,诚国家之栋梁也。”张成龙一听有钱,不由得满口答应,同时又拍起了楚星空的马屁。楚星空如何不知,微微一笑,答道:“某近些年自感精力不足,打理楚家已经捉襟见肘,况且星空才疏学浅,如何能当大任?若说栋梁,某有一个侄子,名唤楚尘,一杆长戟使得是出神入化,有万夫不当之勇,兼之深谙兵法之道,若能出仕,定能为陛下分忧,还望公公替我侄儿美言几句,在下必有厚报!”“好说,好说,咱家回去就向圣上、列侯禀报,楚先生不用挂心。”“公公旅途劳顿,在下早已打点妥当,公公早些休息。”“楚先生真乃心细如发之人,正好咱家也累了,先告辞了。”“公公慢走。”“楚先生留步,”张成龙扯着公鸭嗓子叫道,“留步、留步。”张成龙去歇息了,却没看到楚星空嘴角的一丝嘲讽。

名字也已起好了,接下来就是招收镖师了,由于楚家平时乐善好施,素有仁义之名,经常搭棚施粥,救济难民,这次开办镖局也是利民之举,而且月俸也很丰厚。于是许多会武艺的豪杰便纷纷从各地赶来应聘镖师,许多好汉本以为是手到擒来,没想到招收镖局十分严格,把许多人刷下马,首先要武艺娴熟,最好有一技之长,有责任心,然后要无犯罪前科,偷鸡摸狗之徒一律不要,要不这样,镖师半路把货拐跑了怎么办?还得要人脉广,《笑傲江湖》福威镖局的林震南就说:"江湖上的事,名头占了两成,功夫占了两成,余下的六成,却要靠黑白两道的朋友赏脸了"

可见,功夫交情一样不能少。镖局里的镖师定是武艺高强、功夫过人的硬汉子,若遇歹人草莽,铤而走险,拼死冒犯,镖师便会奋不顾身,赴汤蹈火,而就此以身殉职、横死非命者不乏其人。超群绝人、出类拔萃的武功技艺加临危不惧、万死不辞的职业品格,是镖师的信誉所在,名望所在。

当然,过人胆识、深远谋略也是不可或缺的。除此之外,每遇有河无桥之路,涉水前行,常有驼倒车翻、货物沉没之不幸,于是人畜水冲,生死无卜。每遇朔风呼啸之日,飞沙走石,路填人埋,方向迷失有日,水源数日不寻。每每疾患暴病、瘟疫伤害,就只得听天由命,徒唤奈何了。商队冬春已出发,秋末尚未返还,离开时齐整足数,凛凛抖擞,归来时残缺凋零,形容枯槁。镖师路途半生死,平人家中哪可知。这次挑选有七人出类拔萃,于是管事的人便报与了楚星空、楚尘,二人便前去观看,只见这七人果真骁勇、威风凛凛,只见这七人惺惺相惜,正在院中比试武艺,楚尘瞧见,不由得暗暗赞叹一声好武艺,果是英雄。七人正比试间,瞧见有人过来,便按下兵器,一齐参见,楚尘赞叹道:“七位好汉果然好武艺,某见猎欣喜,可否与各位切磋一番?”七人哈哈大笑,齐答道:“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于是各拿兵器在手,摆开阵势,只见一个彪形大汉当先喊道:“让洒家先来。”其余六人也从他上,楚尘抬眼望去,果是个豪杰,只见那人身材八尺以上长短,面圆耳大、唇阔口方,豹头环眼,体格魁梧,腮边一圈络腮胡须,威风凛凛,相貌堂堂,手拿一把八极大砍刀,膂力过人,能倒拽牛走。原来有一次胡逸凡喝的酩酊大醉,倒卧在路边,这时,一头发狂的公牛朝胡逸凡冲来,听见牛的怒吼声和乡民连呼小心,胡逸凡睁开了朦胧的睡眼,眼见一头公牛朝自己冲来,身上喝的酒化作冷汗一出,汗毛倒竖,酒不由得醒了七分。胡逸凡慌忙起身,公牛恰好冲来,胡逸凡侧身一闪,闪到公牛身后,公牛拿牛尾一扫,胡逸凡目光一凝,用手抓住牛尾,向后拉去,那公牛负痛,又兼之胡逸凡力大无比,那牛痛的哞哞直叫,竟被胡逸凡拖着牛尾倒拽而回,村人见之,皆呼其为大力士,胡逸凡自然声名大涨。

二人见礼,楚尘说道:“在下楚尘。”那大汉答道:“在下胡逸凡。”二人都施展平生武艺,兵器相交,胡逸凡当下后退了数步,虎口暗自疼痛,胡逸凡大惊,本来看这位公子文文弱弱的没几分本事,想不到力气如此之大。接下来不敢托大硬拼,伺机游走缠斗,由此可见楚尘气力盖世,连倒拽牛回的大力士胡逸凡也比不过他。楚尘也感到有趣,于是也不施展全力,跟胡逸凡打了六十余合,摸透了胡逸凡的路数,一击挑飞胡逸凡的大刀,拱手道:“承让。”胡逸凡满脸惊讶,似乎不敢相信自己就这么败了,接着一脸苦涩的回道:“楚兄武艺高强,在下自愧不如。”

那六人都暗自震惊,胡逸凡本事如何,刚才切磋他们都已知晓,在他们之中也算武艺高强,想不到如此轻易的败在了楚尘手下,虽然明知不是对手,虽然如此,他们武者的尊严的不允许他们未战先怯,接着上来了一员手拿双枪的豪杰,只见此人身长八尺,相貌俊朗、仪表堂堂,气宇轩昂,面如冠玉、目若朗星,虎体猿臂、彪腹狼腰,威风凛凛,善使两条枪,一杆唤作朱雀透甲枪,另一杆唤作玄武镇岳枪,上前施了个礼道:“某姓王,名天阳,请楚兄指教。:说罢摆开枪势、严阵以待。

此人手拿双枪,也令楚尘感到诧异,众所周知,双枪是一种独门兵刃,也就是说必须得有独到的技艺才能熟练的掌握和运用此类兵器。一般都是祖传或者独门秘传,非常难以掌握。双枪肯定是比长枪短点,可以想象手里挥舞着这么两条长东西,可以说既不灵便也不威猛。但使双枪的高手能让双枪在手里很灵活。枪灵活是关键,双枪适合近身厮杀,以攻代守,以眼花缭乱的攻势取代防守,但也不是双枪不能防守,可以夹在腋下拨挡,或者双枪交叉举架。再一点使用双枪必须腕力好,可以灵活转动。

说到这王天阳,也来了故事,王天阳自小打熬气力,少游侠,膂力过人,义气任侠,骁勇善射、百步穿杨,骁捷若飞,有一日,王天阳见天外晴天有虹,两颗流星坠于东北方,心知必有奇事。于是纵马逐之,待到陨星尽头,到了一座高山之上,却发现有一座山洞,有一石床,床上盘坐着一位老人,可惜已成白骨。

洞内有一石盒,石盒内有数卷兵书和一封信,王天阳拆信一看,才知此洞是战国时期纵横家鬼谷子王诩留下的传承,其人精通纵横之术,对兵法,奇门八卦,天文地理,医道占卜都广有涉猎。

石盒中还有鬼谷子前辈的著作,里面详谈纵横捭阖之道及排兵布阵之法,以及六韬三略及通晓阴阳之术,还有养精蓄锐之道,用于修心修身,共一十三篇,鬼谷子对奇门八卦、天文地理。医道占卜也广有涉猎,此书中也有记载。王天阳奇之,浏览一遍大喜,于是将《鬼谷子》贴身收藏,又有鬼谷子留下的指点,在山洞尽头,王天阳找到两杆神枪,乃是鬼谷子友人之物。一杆唤作朱雀透甲枪,另一杆唤作玄武镇岳枪,以及一柄宝剑,名叫七星龙渊剑,乃欧冶子与干将两大剑师联手所铸,不知怎的,到了鬼谷子手中,历经数百年却丝毫无损。

旁边又有一石盒,王天阳迫不及待的打开,见其中有双枪习练之法,甚为详细,不止于此,还有鬼谷纵剑术与横剑术绝学,《百步飞剑》以及《横贯四方》,纵横之间乃王诩所创剑术,依天地之道,分为纵剑与横剑。横剑攻于技,以求其利,是为捭;纵剑攻于势,以求其实,是为阖。百步飞剑是鬼谷纵横剑法中纵剑术至高的必杀之剑,号称:一刃断喉,百步飞剑。王天阳将双枪放在身旁,腰佩宝剑,朝石台磕了三个响头,王天阳是一个重情之人,鬼谷子恩师隔世授艺之恩,王天阳没齿难忘。王天阳早已将鬼谷子前辈当作恩师,因此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响头,想到自己妄动恩师尸骨是大不敬,王天阳也就熄了帮恩师进棺木之事,可能在鬼谷子前辈心中,这样才是最好的吧!

王天阳手拿双枪,腰佩宝剑,怀揣兵书走出山洞,只听前方山林中虎吼震天动地,只见一股狂风刮来,原来云从龙风从虎,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王天阳见状吃了一惊,那大虫朝王天阳扑来,说时迟,那时快;王天阳见大虫扑来,弃了双枪,从腰间拔出七星龙渊剑,噌一声,只见七星龙渊剑通体金色,端的是锋利无比,危机之际,王天阳也顾不得细细欣赏,一个闪身,闪到大虫身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王天阳只一闪,闪在一边。

大虫见掀他不着,大吼一声,却好似半空中起个霹雳,震的那树上的树叶纷纷落下,把这条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王天阳见状,暗道一声好机会,双手握剑,奋力劈下,大虫那似铁棒般的虎尾居然被七星龙渊剑劈作两半,大虫吃痛,咆哮起来,又朝着王天阳扑来,王天阳身手敏捷,围着大虫游走,不时劈上一剑,将鬼谷剑术习练的愈发熟练。这大虫居然做了王天阳陪练,如果这大虫能说话的话,不知道该做何感想?王天阳对于鬼谷剑术的领悟不断加深,不时使出一式横贯八方,将大虫重创。

眼见大虫已有退意,王天阳双目一凝,心想不能让这大虫跑了,于是闭气凝神,用起了鬼谷纵剑术至高的必杀之剑百步飞剑,七星龙渊剑脱手而出,七星龙渊犹如离弦之箭,朝大虫飞射而去,大虫转身欲逃,岂料百步飞剑速度太快,就在大虫转头的一刹那,已经从大虫的喉间掠过,大虫自喉间喷出鲜血,轰然倒地,王天阳只怕它不死,用七星龙渊剑又刺了一回,眼见大虫没气了,宝剑入鞘,寻思道:“我把这大虫拖走?”就血泊里运起神力,将大虫提起,背起双枪,一步一步走下山去。

山下百姓都在耕种,见了大虫都震怖惊慌,才待要跑,却听王天阳喊道:“乡亲们,不要害怕,此处危害邻里的大虫已被我杀了,乡亲们今后就不用怕了。”乡亲们听见此话,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自此,王天阳被冠以杀虎英雄之名,在乡里乃至县镇都颇有名望,加之王天阳侍奉父母至孝,本族又是望族,乃是秦朝名将王翦的一脉子孙,虽然祖上曾是秦将,但那是各为其主,过了这么多年,汉朝对于秦朝将领的后代也没有进行压制,因为各为其主。而是由自己自愿选择是否出仕,秦将李信的后代飞将军李广便是一个例子,王天阳自小修习祖上留下的兵书典籍,习练武艺,又加之得到鬼谷子的著作,本身便有底子,每日勤加修习,进境飞快。王天阳侍奉父母颇孝,家族又颇有势力,武艺高强,郡守爱其才,于是为其举孝廉。王天阳生性洒脱,偏爱四处游侠行善,也闯出了偌大名头,人都称其为双枪将。

此人绝对是一个无双猛将,楚尘也不禁上了心,开始认真对待起来,两人见礼完毕,王天阳便欺身向前,双枪来回抖动,一瞬间抖出了十数个枪花,向楚尘直刺而来,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枪、戟本是共同,由于楚易修习枪法,平时楚尘对枪法也多有涉猎,怎知这双枪霸道无比却又变幻莫测,这样的对手最难对付,胡逸凡刀法威力无比,但只是蛮力,招式并不精妙,楚尘修习的也是戟法,正好了解此类对手,摸清路数很快就战胜了胡逸凡。

但王天阳的双枪可不同,不但武艺高强,力大无比,而且身手灵活。近身厮杀,变化莫测,攻势如疾风骤雨令人喘息不得,一对白龙争上下,两条银蟒递飞腾。二人斗了一百多回合二人还未分胜负,楚尘苦思破解之策而不可得,优势也不太明显,不过王天阳的力量比楚尘稍逊一筹,楚尘将王天阳的攻势一一挡下,突然灵光一闪,既然如此,那便以力破巧。

说罢奋平生神威,一招力劈华山向王天阳劈去,此招平平无奇,但就是让你只能硬接,王天阳抬双枪去挡,怎奈楚尘的臂力惊人,生生将王天阳的双枪压下,王天阳叹了一口气,说道:“某也曾会遍天下英豪,自以为天下英雄有吾一席之地,见到楚兄的武艺,方知某乃井底之蛙,狂妄至极耶。”楚尘安慰道:“王兄不必妄自菲薄,王兄双枪变幻莫测,又霸道无比,枪法无双,吾从未会过王兄这样的猛将,王兄实乃真勇将也!”王天阳听罢也不再为此事烦恼,“楚兄武艺高强,在下生平仅见,佩服、佩服”说完便退到一边。

接下来又上了一位好汉,怎生样貌?只见“面貌清秀,脸色白皙,生的眉清目秀,神采飞扬。身高七尺,却勇武果毅,胆气过人,跳走如飞。”只见这个好汉喊道:“某乃冯彰焯是也。”其声如巨雷,震人心神,楚尘越看越感觉其与史实中的张飞有几分相似,如再使一把丈八蛇矛就更完美了,话说史实中的张飞是一个美男子,却不是莽撞的莽汉,而且还是一位画家、书法家,张飞特别擅长画仕女图,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是个彪悍的粗人。冯彰焯这样,起码能被看作史实中的张飞,却不是演义中的。

只可惜接下来冯彰焯就让楚尘失望了,这是为何?原来冯彰焯拿出了一把巨剑,只见此剑剑身厚重,通体以百炼精铁锻造,锋利无比,重四十斤,唤作斩岩剑,冯彰焯使之轻松自如。

说到这斩岩剑,还不得不题这冯彰焯的一件趣事,据说这斩岩剑方才铸成,冯彰焯每日佩戴身边片刻不离,有一次路过一座山下,忽然,天空黑暗,冯彰焯抬眼望去,有一大石从山顶落下,有脸盆般大,眼看躲之不及,况且冯彰焯自恃勇武,也不屑去躲,拔剑出鞘,施展平生武艺,一剑朝岩石劈去,岂料冯彰焯果然不愧力大无比,兼之此宝剑锋芒无双,竟将那大石劈的四分五裂,由此,此剑才被唤作斩岩剑。

二人见礼完毕,楚尘也想通了,此人虽然不是张飞,但也骁勇非常,如能将众人收归麾下,也能弥补楚尘至今没见过三国猛将、谋士的遗憾,想此数人也算武艺高强,却不知为何在史书中无名无姓,被这乱世埋没的豪杰何其多也!要想令这数人投效,必先得打服他们方可。

冯彰焯大喝一声,手执斩岩剑冲了上来,只见冯彰焯虽身材魁梧,却健步如飞,楚尘今日方知人不可貌相,便暗暗留心。冯彰焯使一招饿虎扑羊式,持剑向下猛劈,楚尘也不甘示弱,一招举火燎天当即迎上,只见二人戟来剑往,戟剑相交,砰砰砰,甚为激烈,斗了五十余合,冯彰焯渐渐不济,剑法散乱,又斗了几合,跳出战圈,大声说道:“公子武艺高强,俺老冯佩服,今日俺输了,以后我一定会多找你打,你可不能推辞啊!”楚尘也不禁被这冯彰焯的憨逗乐了,笑着说道:“这个自然,彰焯兄弟什么时候想打,尽管来找我便是。”“嗯嗯。”冯彰焯憨憨的答道,说完便退到一边。

接下来,又上来一位英雄,只见其身材瘦弱,却目露精光,一看便知其不是易与之辈,手拿熟铜棍,上来便说道:“某姓史,名纪。”这史纪也非等闲,听说有一日,史纪独自夜晚赶路,走到野外,忽然冲出一群狼,史纪临危不乱,杀了数条野狼后,直奔狼王而去。狼王不甘示弱,飞跃而来,史纪朝天一棍,将狼王脑袋打得粉碎,血浆飞溅,其余狼群一哄而散。

二人见礼完毕,史纪便围着楚尘游走,寻找出手机会,楚尘微微一笑,当先抢攻,史纪的优势在于速度,可楚尘速度犹在史纪之上,所以史纪被全面压制,打了不到三十合便宣告落败,连绝技朝天一棍都没来得及用。史纪惭愧退下。

接下来又来了一位豪杰,你道他怎生模样“浓眉大眼,剑眉星目,生的八尺长短身材,虎背狼腰,一双豹眼,骁悍壮勇,为一时之豪杰”只见大踏步来到楚尘近前,拱手拜道:“某姓罗,名学奇,请指教。”说罢绰起长刀,只见此刀刀身有雷电纹路,端的是一把好刀,锋利非常。

此刀亦颇有名头,相传乃天降玄铁,雷击之,有一乡民不知好歹,前去触摸,却被雷电击的焦糊,百姓惊恐,于是请村中最强的武者罗学奇前来查看一二,相传此前罗学奇单人击杀了数十人,山贼恐惧,不敢来冒犯罗学奇村庄的虎威,于是罗学奇保护村庄数年安宁。罗学奇用手触之,乡民大呼不可,然罗学奇却毫发无伤,乡民拜服,罗学奇取之,锻造三天三夜,方成此神兵,唤作雷斩刀。

楚尘也施了一礼,二人便斗了起来,楚尘直感此人给自己一种危险的感觉,便欺身而上,长戟如潜龙出渊,刷刷连斩,罗学奇也不甘示弱,舞刀迎之,直战了五十多合,楚尘试出此人武艺与胡逸凡、冯彰焯武艺在伯仲之间,不相上下,远不如自己,却为何给自己一种危险的感觉。罗学奇见不能取胜,便向楚尘冲来,楚尘直感其行为诡异,便暗暗留心。

只见罗学奇双手持刀,使出一招刀劈华山,楚尘抬戟去迎,同时暗暗关注罗学奇,只见其一只手在刀柄扭动,楚尘定睛一看,罗学奇右手在刀柄下一扭,一只匕首悄然滑出,楚尘终于知道给自己危险感觉的是何物了,原来是这一柄潜藏的匕首。

楚尘强行变招,一戟扫出,罗学奇,一手持刀,另一只手持匕首,力量不足,加之力量本来就远不如楚尘,如此更不及了,长戟打在匕首上,匕首从罗学奇手上脱手飞出,斜插在地上。罗学奇颓废的说:“我败了。”

楚尘想弄清这匕首的来历,便向罗学奇问道:“罗兄,你这把匕首是何来历,为何给我一种危险的感觉?”只见罗学奇骄傲的道:“此匕首乃是我偶然所得,我查阅古籍,这似乎是毒匕寒月刃,是战国名刀,乃赵国徐夫人的名刃,形若新月,寒气四射。后燕国皇室花重金购买,交由宫廷匠师反复淬炼之后,终于成为一把见血封喉的毒刀,其强度也得到大幅提升。燕国刺客荆轲携寒月刃刺杀秦王,失败被杀,后寒月刃不知下落,没想到此刀竟被我有缘所得。”“原来如此,罗兄当真是福缘深厚,在下佩服。”罗学奇惭愧的说道:“那里、那里,楚兄武艺超群,在下佩服之至。”说完便退到一边。

接下来又上了一位手拿长剑的剑客,只见此人“面如冠玉,十指修长,英姿勃发,脸如雕刻般五官分明,脸庞光洁白皙、棱角分明;眼眸乌黑深邃、充满智慧,鼻梁英挺,嘴角噙着一抹洒脱不羁的微笑,实乃乱世侠剑客,盛世书生郎”

这剑客向楚尘拱手行礼,自我介绍道:“在下名为陈凌,向楚兄请教。”说罢,提剑摆了个起手式,说到这陈凌倒也是个好汉,陈凌家境殷实,自幼喜好剑术,于是拜得剑神王越为师,跟随王越修习剑术,此子天资聪颖,王越喜之。

一次,陈凌回家探亲,在路上看见一伙强盗在抢劫,一个小孩被强盗头子扔飞了出去,陈凌见状,飞身过去,接住了这个小孩,小孩竟没有哭泣,由此可见陈凌轻功高强。强盗头子见陈凌坏了自己的好事,也不再抢劫那户人家,便集中力量解决陈凌,于是一伙人呼啦啦的朝陈凌围了过来。

陈凌一只手抱着孩子,一手执剑,冲着强盗杀去。陈凌剑术超群,转瞬间手刃20余人,强盗头子见状,手提开山刀,向陈凌杀来,陈凌凛然不惧,抬剑一刺,刺入强盗头子咽喉,强盗见状大惊,四散而逃,而陈凌怀中的孩子却没有溅上一滴鲜血,陈凌剑术之高,由此可知。

掌中长剑也不是凡品,相传此剑曾由剑神王越佩戴。此剑以百炼精钢锻造九天九夜方成,锻成之时,恰好天上一流星飞落,故此剑唤作飞星,重三十余斤,迅捷非常,王越见陈凌颇得自己真传,便将飞星剑赐予陈凌。陈凌得之,爱不释手,每日舞剑,嗖嗖作响,似有陨星之声,人皆称其为飞剑客。

楚尘回施一礼,心想此人也是个不可多得的对手,二人交战,陈凌身形一闪,便欺身到楚尘近前,楚尘见状不禁惊异,此人速度竟不在自己之下,他深知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之理,是故立刻抽身后退,长戟猛向陈凌扫去,陈凌也不硬接,闪开此戟,又向楚尘冲去。二人交战了六十八、九合,不分胜败,又斗了十几个回合,楚尘故意露出一个破绽,假装收力不住,身形略微摇摆,陈凌也果然不是凡人,剑法精湛,善于抓住破绽。目光锐利,便抓住了这一破绽,但不知是计,朝楚尘攻去,楚尘却长戟回身一摆,已制住陈凌,陈凌心志坚毅,也不懊恼,拱手道:“楚兄好戟法,在下甘拜下风!”楚尘拱手回道:“陈兄,剑法也是超人,在下佩服,敢问师承何处?”“在下师承恩师王越。”“哦,原来是王越师叔,怪不得能教出如此出色的徒弟,某师承楚暮,家师与令师乃是故交,你我不必多礼。”“原来楚师兄是楚暮师叔门下,怪不得戟法过人,小弟佩服。”“陈师弟夸奖了。”陈凌连连夸奖,接着便退到一旁。

下面又来了一位少年英豪,一位丰神俊朗的豪杰手执长枪,拱手道:“某姓龙,名浩,师承王敖老祖,也曾听家师说起过楚师叔,今日得遇,大幸也,请楚兄指教。”说罢长枪倒提,摆开了架势。这豪杰怎生模样?只见“浓眉大眼,剑眉修长,眼神凛冽桀骜,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剑眉浑如刷漆,身躯凛凛,脊背挺直,心雄胆大,骨健筋强,这样的相貌,第一眼,就让觉得他太锐利,有一种涉世已久的尖锐和锋芒。

龙浩家世富裕,自小就爱使枪弄棒,骑马射箭,得遇王敖老祖传授武学,学得一身好武艺,弓马娴熟,一杆铁枪使得是虎虎生威,凛冽无比,又兼之喜爱打猎。

一日,龙浩骑马带弓外出打猎,忽然间黑云蔽日,抬眼望去,只见一群苍鹰正在天际飞翔。为首的苍鹰口中衔着一杆长枪,龙浩感觉此物与自己有缘,便弯弓搭箭,朝那苍鹰首领射去,只见“弓开如满月,箭去似流星”那苍鹰首领避之不及,被射穿身体坠下天空,口中所衔之枪也随之落下,龙浩纵马追去,于苍鹰落地处发现一杆长枪,但苍鹰首领却挣扎着飞走了,龙浩一心只在这此枪上,也就没有赶尽杀绝,拿起此枪仔细端详,此枪通体青色,龙头咬刃,龙身盘绕枪杆,龙尾处即为枪尾,枪头锋刃处有一倒钩,其下部有侧向突出之倒钩,钩尖内曲。端的是锋利无比,枪身上写着青龙钩镰枪。龙浩大喜,每日在家足不出户、习练枪法,得此神兵武艺大进,此处暂不赘言。

楚尘回道:“原来龙兄是王敖前辈的弟子,怪不得威风凛凛,你我师兄弟便切磋一番,较量较量。”龙浩闻言,施了个礼,用手一推长枪,青龙钩镰枪向楚尘飞射而去,楚尘抬手一挡,长枪飞回,龙浩手执长枪,开始斗了起来,两位豪杰各施威武,只见两条好汉四条臂膊纵横,院中仿佛有龙啸之声,端的是激烈无比。二人斗了七十余合,依然精神抖擞,楚尘精神愈加振奋,出戟更加迅捷,又斗了十余合,在楚尘的猛烈攻势下,龙浩渐渐枪法散乱,气力不济,龙浩一记虚招,挡住楚尘,跳出战圈。龙浩拱手道:“楚师兄戟法高强,在下自愧不如。”楚尘说道:“龙兄弟说的哪里话?兄弟枪法精妙,吾也感到棘手非常,又何必自谦呢。”龙浩摇了摇头,提枪退到一旁。

至此,七位豪杰都败在楚尘手下,并不是他们武艺不济,乃是楚尘天资聪颖,气力盖世的缘故。七人一齐朝楚尘拱手道:“楚兄武艺高强,我们几人甘拜下风。”楚尘回道:“众位好汉,俱都武功高超,不知是否愿在吾威远镖局中当一镖头,护佑一方百姓?楚尘定以兄弟待之。”七人毫不犹疑的答道:“正有此意。”楚尘大喜,七人愿意加入,实乃天大的喜事,便说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威远镖局得七位好汉,犹如虎生双翼耶!七位愿意屈尊,实乃楚尘之福、百姓之福。”七人连道不敢,心中暗暗感动,心想:楚兄如此重视自己,自己一定要发奋努力,以报楚兄知遇之恩。至此,威远镖局有了七位大镖师坐镇,七位大镖师从前结识的好汉听闻其在威远镖局,也纷纷前来投效,从此以后,威远镖局威名远扬,愈加壮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