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之珠明玉润》第五回 宫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日正是十六,一大早张氏即按品大妆,一乘小轿入朝,先去慈安宫给太后请安,再去坤宁宫拜见皇后,最后才跟了太妃身边的女官杜鹃进了咸福宫。

庄太妃在同道堂东次间等了好一会儿,才从南窗看到杜鹃和林张氏的身影进了后院,忙起身迎出去,笑道:“老姐姐好久没见了。”林张氏刚要行国礼,早有凤仪女官黄鹂疾走两步搀起,笑道:“林恭人免礼。”

庄太妃亲领林张氏进东门来,在临窗大炕上坐了,让林张氏也炕上坐。地上面西一溜四张椅子,椅子两边有一对高几,几上茗碗瓶花俱备,林张氏只在东边椅子上坐了。

白鹤青鸾奉上新茶,庄太妃笑问:“姐姐身体可好?操儿读书还用功?听扬儿说操儿今年要下场了,勤勉固然是好,身子更为要紧。我这边不让瑞王传话,姐姐也想不起来看看我。”

林张氏因笑道:“操哥一直是在国子监住着,凭先生们管去罢,我也放开手了,自有她媳妇操心。太妃娘娘贵人事忙,不敢常来叨扰。”

庄太妃嗔道:“你瞧你,又来了。我那大哥家里如今也没个人了,当今准眷属入宫看视的旨意下来也有两三月,我竟连个娘家人都没见过。”说着滚下泪来,又道:“我从小跟姐姐亲厚,把你当亲姐姐待,今儿好容易见了面,你又太妃啊娘娘的不离口,怪没意思的。”

林张氏比庄太妃大了整整十岁,那时还没跟叔叔分家,她作为家里长女,整天带着妹妹们吟诗作画,着实过了段舒心日子。

后来太妃应召入宫,一直不大受宠,家里也帮衬不上什么,倒要靠宫里拉扯一二,这十几年她一个人还不知是怎么熬过来的。想及次,也红了眼圈,暗暗吸了口气,小声道:“桐儿!”

庄太妃也小声应了“哎”,接着叫道:“檬姐姐”,俱大哭不止。一时众人慢慢解劝住了,两人都觉有点不好意思,再说起话来,都觉亲近不少,好像十五年的时光只带走了两人的朱颜。

只不过是聊了几句家常,黄鹂向怀中掏出一个核桃大小的金表来,瞧了一瞧,只不言语。

林张氏才恍悟竟已说了将将一个时辰。忙起身笑道:“看我,只顾着东拉西扯的,竟忘了时辰,”就准备告辞了。

庄太妃自知宫规严谨,也不虚留,只命喜鹊拿出一个小锦匣来,笑道:“这是前儿皇后娘娘送来的纱花,我一个老婆子了,还戴这些干什么,没的让人笑话老妖怪,你拿去给操哥媳妇并两位姑娘戴着玩罢。”

林张氏忙道:“您留着赏各位姑姑们戴罢,何必想着她们。”

庄太妃笑道:“必是姐姐来之前听刘尚仪说眷属看视不能受赐,这也不妨,自太上皇下旨允家有重宇别院的各位娘娘们入私第省亲以来,这条规矩也慢慢松了。”

林张氏这才谢恩领赏。

喜鹊端着锦匣,送到宫门口,亲手交给蔷薇,才笑道:“林恭人得空了多来咸福宫逛逛,今儿太妃娘娘说的话比往常一个月的还多呢,我们看了也欢喜。”林张氏笑应了。

直到轿子晃晃悠悠地动起来,林张氏才面露疲态,蔷薇忙轻轻给张氏按摩肩膀。过了好一会儿,才轻声问:“太太觉得有几分把握?”张氏冷笑一声,道:“这还用问?你只看这宫花是送给三个人的还不明白?”

咸福宫里,庄太妃在榻上歪着,黄鹂跪在边上捶腿,也在问:“送金大奶奶和黛玉姑娘的宫扇奴婢都准备好了,娘娘为何又让把宫花分给三人呢?”

庄太妃闭目养神,语气轻快地道:“我也是临时改了主意。横竖瑞王还小,再等几年也使得。”

黄鹂问道:“白鹤,给娘娘沏的松萝茶怎么还没来?”白鹤回道:“奴婢这就去催。”说罢领着一众宫女太监退的远远的。

黄鹂凑上前,跟庄太妃说悄悄话:“娘娘,喜鹊送林恭人出宫时,刚好遇到柳夫人,据她说,柳夫人虽面色还是那么平静无波的,可眼角全是喜意。”

庄太妃闻言,缓缓睁眼,看着窗外,不动声色地问:“真的?她可看仔细了?”黄鹂轻轻点了下头。

两个月后,中宫果然传来喜讯:皇后娘娘有喜了!顿时前朝后宫都跟过年一样,不管真高兴还是假高兴,反正是人人喜气盈腮,兴高采烈。

虽然坤宁宫众人皆低调不已,御医们也守口如瓶,那些人精子们还是从皇帝近来明显增多的笑容里得出了不少讯息。

这日,李裕明刚下学回宫,在前殿就听到后院里青黛连比带划的传播新文:“现在宫里谁不紧着皇后娘娘,连圣人和两位老圣人都暂且靠了后,谁知还真有那等没眼色的,竟然在朝上正正式式的题本,说家里别院修好了,问什么时候他家女儿能回家省亲呢,现在上上下下都传遍了,都在看凤藻宫笑话呢!”

青鸾道:“可不是吗?今年荔枝树上长了五十五颗荔枝,听说上皇和太后各奉了六颗,皇后那得了四颗,圣人自己只吃了两颗,结果太后说皇后素来喜爱荔枝,这段时间胃口不好,又跟上皇一起送了皇后八颗!”青鸾伸着手,比了个“八”字。

白鹤一副她们没见过世面的样子道:“几颗荔枝能尝出什么来,看的是个体面。要知道去年皇后娘娘宫里是只分了两颗的。”要知道这时荔枝可是稀罕物,白鹤应该是浙闽一带的,小时没少吃,才能说出这番话。

白芷看话题歪了,忙道:“听说周贵人家和吴贵妃家都早修好了呢!”于是又讨论荣国府不知进退。

一路上李裕明已经看到几处小太监们在议论这事了,再看这七八个宫女们光明正大的聚在一块叽叽喳喳不停,就不难知道上面的态度。不禁感慨:“深宫深宫果然水深啊。”

他们这咸福宫基本属于上皇不关注,当今不在意之处,黄鹂紫苏等人尚且时时关注风向风声。实在难以想象身处慈安宫坤宁宫凤藻宫等地之人天天都怎么过的。

晚上又传出消息,圣人已准奏:次年正月十五上元之日,恩准贾妃省亲。

本来这贾元春无子封妃已经够扎眼了——太后的亲侄女跟了当今十多年仅仅贵人位份——上月当今又晋贤德妃为贵妃,那凤藻宫早已是鲜花着锦的所在,连个扫地的小宫女说话都比别人大声一些。

直到皇后有孕的消息传出,才略略好些,今儿又定了贾贵妃正月回家省亲。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李裕明以他那毫无政治敏感性的大脑细细思考了半夜,还是迷迷糊糊,不明就里。

晚上没睡好,第二天请安时精神就有点跟不上,紫苏偷偷戳了他一下,才清醒了些,有点不好意思道:“昨儿睡的有点晚,太妃见笑了。”

庄太妃笑了笑,不以为意道:“现在还早,你先回屋眯会儿,等林侍读来了让喜鹊去叫你。”

李裕明也不扭捏,道了谢就回后院了,也没敢去卧房,只窝在堂屋东侧靠墙椅子上,对黄芩道:“一会儿林扬来了说声。”黄芩应了“是”就去前殿望风了。

文华殿极其无聊,翰林院侍讲学士虽然讲的还是三字经的内容,语气也还是那么尊敬有加,但愚钝如他,都发觉了一些差别。只有福王,好像无所察觉,依旧那么认真,那么专注。

庄太妃刚刚迈入三十岁的门槛,正是一个女人最成熟有风情的时候,却早早的过上了“老年人生活”,每天未时就要用晚膳,只要没什么急事,李裕明一般都会在旁相陪,以尽人子之道。

来到红楼世界快满一年,他自觉很了解这位太妃,简直就是第二个李纨,“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不,她还不如李纨,李纨起码有个亲子,平日还有一群才华与美貌并存的小姑子们相陪针黹读书,不至于无事可做。庄太妃又没小姑子可伴,王爷的教育她也不能插手,不过平日关怀过问李裕明的生活起居,也不知前几年她是怎么教养小瑞王的,竟被自己的想象活活吓死了。

多亏现在的李裕明是成人芯子,虽然还没进入社会,没多少经历见识,但拜家有老妈老姐所赐,对待女人还是有点心得的,所以他能看到庄太妃对他亲近有度的关怀中那一丝丝期盼。

大概是孤寂太久了吧,从小瑞王端着关怀备至的眼神问白鹤:“太妃是不是这两天心情不好,还是昨晚没休息好?连她老人家最爱的火腿炖肘子也没动几下筷子”开始,太妃终于也付出了一些真情,这对同吃同处十来年的母子才有了点“亲人”的感觉。

今日太妃大概也是胃口不好,只略略动了几筷子就罢了。

李裕明故意端着饭碗啧啧有声:“哎呀这道炒白菜丝今儿必须要夸一夸了,真是真是真是我也想不出合适的词的好吃。娘娘必要尝一尝才行。”

杜鹃见太妃没表示拒绝,忙夹了几筷子放到太妃前面的小碟子上。太妃不忍拂了李裕明的好意只好吃了,李裕明见状依法炮制,总算让太妃吃个半饱。

饭后才三点不到,李裕明在院里遛弯消食,黄鹂笑道:“瑞王安,外面有风,太妃娘娘让王爷去东次间歇息。”

这黄鹂走路一点生息也无,吓了李裕明一跳。

他赶忙道:“谢娘娘关心,我马上过去。不拘哪个丫头传句话罢了,还劳烦姑姑跑一趟。”别看黄鹂只是太妃的贴身宫女,却是正五品的品级,当得起李裕明这声“姑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