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军魂》第10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胡天成与朱达没想到厉坚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一般来说,在这个会上厉坚是不能讨价还价的。况且你刚上任,你最起码的一条就是尊重地方的同志,让你干什么,你干了再说。胡天成与朱达迅速交换了一下目光,认为这是个不好相处也不好对付的人。

胡天成与朱达还未表态,江州市委组织部部长陶鼎说:"胡书记,朱市长,你们在研究安排厉坚同志的工作时,应该先征求一下他的意见嘛!"

胡天成哈哈一笑,说:"我想让自己减轻点担子,不想让朱市长减轻了。好吧,我同意厉书记的请求,分管经济工作的田青副市长刚好生病住院,你就协助朱市长工作吧!"

朱达接过胡天成的话头,说:"厉市长,我十二万分地欢迎您来市政府工作。您一来,正如胡书记说的,我肩头就轻松多了!"

厉坚笑着说:"朱市长这话错了,我来后你肩上的担子会更重。因为你还要抽出时间、腾出精力来教我,你说你是不是担子更重了?"

一句话说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厉坚在会上发表就职演说。他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空洞的废话。他说得很实在,句句都是他的肺腑之言。最后他说:"让我分管经济工作,给我挑这么重的一副担子,还真是看得起我厉坚,可是担子轻了我还不想挑呢。因为我虽不属牛,但我的脾气像牛,拼命干活埋头苦干我才会舒服。但我不会蛮干,在座的各位都是我的老师。恳请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多多帮我,让我尽快熟悉起来,争取用三年的时间让江南市来个大变样!"

厉坚这最后一句话,像一根刺似的戳痛了两个人。一个是朱达,一个便是胡天成。两人听了心里十分不舒服。厉坚说这话不是明显地在抹杀他们的政绩嘛,嫌江南市的经济发展步子迈得不大,发展不快?两人好像不经意地把目光碰在了一起,他们都读懂了对方的目光:转业干部,狗屁不懂,仗着有点资历,骄傲,狂妄!不摔几个跟头,他是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的。让他狂、由他吹吧,反正他只是镀镀金就要滚蛋的!

团市委书记缪青也参加了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缪青是个不甘寂寞的女人。她年仅28岁,1米65的个子,身材苗条,丰乳细腰。脸长得有点像张柏芝,是江南市官场上的第一美女。她能言善语,又有一副鉴貌辨色的本领。她踏进会场第一眼见到厉坚时,就觉得厉坚气度非凡,像张国立演的皇帝一样,有一种王者之气。只见他五官端正,嘴巴棱角分明,那下巴青渗渗的,显然胡子很茂盛,也很性感。现在她随着人流,走出会场。她听到大家在轻轻议论着厉坚:"他是个副师级干部,在我们这县级市里,他的官最大。我们江南市的庙小,放不下他这个副厅级干部,我看他很快会去江州的。""这姓厉的口气挺大,是不是也是个吹牛的角色?""我看不像,他看上去就是个精明能干的人,在部队干到副师长,没有一点真才实学是绝对不行的。我看他的态度也很真诚,讲的话也挺实在的。"缪青听着人家的议论,心里不断翻滚着。

她也听说厉坚上头有人。她在心里说:"得找机会,跟厉坚好好熟络熟络。"

厉坚上任的第三天,就带着市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司进东、市经委主任马家明等一帮人进驻江南市光明机械厂(股份合作制)。

朱达跟胡天成商量:"厉坚这人不是很能、口气很大吗?那就让他去江南市光明机械厂二股份合作制搞二次转制。这次改革不比第一次,是很头痛的一件事。搞好了,他厉坚有本事;搞不好,他是新手,更何况改革允许失败,改革也允许付出成本,到时我们再去收拾烂摊子。到时他上升了,当了我们的顶头上司,他也不会对我们嚣张狂妄了!"

胡天成赞成朱达的意见,说:"好,那就让厉坚去吧。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厉坚领命时,还高兴地说:"哦,江南市光明机械厂的老总蒯正明,我刚认识。他也是个转业干部,当兵的都是老战友,我想跟他沟通起来比较容易吧。这次他们企业的两次转制虽有阻力,我想通过努力会获得成功的!"

路上,司进东与马家明轮流向厉坚介绍江南市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情况。司进东说:"第一次产权制度改革时,江南市光明机械厂也是全市的第一个试点企业,那时还叫光明机械厂。我与马主任参加了光明机械厂的转制,这个企业我们是很熟悉的。如今,江南市光明机械厂又在全市率先实行企业的二次转制,这是件好事,可开头的都有很大的难度。"

马家明接过话来说:"是啊。工人们意见很大,这个厂二次转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全市国有企业的转制。如果转制转得好,这对江南市国有企业改革将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与现实意义。我们临来时,朱市长对我们说,一定要搞好江南市光明机械厂的二次转制,让企业与政府彻底脱钩。真正让企业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谋发展,完全进入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去。这二次转制,事关重大,我们一定要打好这一硬仗。"

厉坚一怔,他怎么没听到朱达对他说过这样的话?但他并没往心里去。他问司进东:"产权制度改革与现在的二次转制有什么本质区别?"

司进东说:"简单地说,产权制度改革,搞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的形式,是要让工人带着钱来上班了。工人带着钱上班,把钱放在企业里,让他们有风险意识。企业效益好,工人们的钱增值,企业效益不好,工人们的钱就贬值。这样的做法,可以提高工人们的主人翁意识,对工人来说也是一种实质性的约束。让他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努力把工作做好,企业才会蒸蒸日上。现在的二次转制,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政府不再像父母那样来管企业了,这就是所谓的'断奶'。政府转变职能,由管到放,由管理变为服务,政府对企业只在宏观上进行调控。另一层意思是企业由少数人控股,拥有绝大部分的股权,即所谓的'买断'。企业与政府彻底脱离,完全进入经济市场。你这个企业没能耐,经营不善,负债累累,你这个企业就得破产。"

厉坚说:"哦,是这么回事呀。不瞒你们说,我在部队时,对地方上国有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没有进行过深层次的思考,对国企改革只是认同。现在,这场二次转制,对我来说,面对的是一个新事物,我完全不懂,你们在我厉坚眼里是专家啊!"

司进东与马家明说:"厉市长,您太谦虚了,我们也不是什么专家呀!"

厉坚心里还有许多的疑惑:"你们当然是专家,我问你们,政府这么做,是不是在甩包袱?占主导地位的工人阶级他们会变成什么样?像蒯正明这样的企业家,这一控股、一买断,他是不是变成了资本家?"

司进东说:"这个我说不好。国企改革的争论由来已久,一批经济学家对这个问题目前仍在争论不休,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反正是一张嘴,两层皮,翻来翻去都是理。现在我们还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因为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最后的结果只能让历史去评说了。"

厉坚问马家明:"马主任,你的意思呢?"

马家明说:"这个国企改革,我认为只要看整体经济,看gdp。gdp上去了,我认为这种国企改革就是成功的。"

厉坚说:"几十年来,我们党、我们国家也走过了许多的弯路。比如大跃进,比如文化大革命,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我们走过来了,吸取了经验教训,改正了错误。老司的话不错,摸着石头过河,那当然会走弯路,不付出代价,怎么会有成功?错了就改,只是我们要以极小的代价来取得极大的胜利。比如我用几架飞机的代价,搞掉敌人的一艘航空母舰,那我们就算是取得了极大的胜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