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电视台长》第7章 煞费心机钻空子,防不胜防丧先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丽芳岂是脑残之辈?区区台总编室副主任一职绝不是她年轻人生的目标和归属。献身于王若波,这一点东西岂能就打发了自己?想想一些“三陪”都可以混到团市委书记和宣传部副部长,一个副主任真不算什么东东。不过在滨城电视台内部,分管品牌宣传的总编室副主任又是一极好的资源,拥有这个资源的好处在于能经常跟媒体打交道。由于电视台是朝南坐的,所以对付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还是比较轻松的,没有什么难题,自己依旧朝南坐。既然这个资源现在是掌控在自己的手中,那就得好好利用一下。王丽芳想,这东西要不为自己所利用,那简直就是暴殄天物,天理难容呀!不管自己是运气好,还是运气差,这副主任好歹是要干一段时间的,否则一是让王若波局长为难,二是并不是人人都有机会能得到像直升机一样的“提拔”机会的。王丽芳在想:“我该怎么样运用手头上的资源让自己火一把呢?”自然,她无法绕开2010年的选秀节目。终究是和一溜“怨妇”竞争过的,虽然现在还只能算是“偏门”的胜出者,但还没有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

选秀是怀揣梦想但没有什么后台的年轻人心中的一种情结,选秀改变命运,选秀相对公平的氛围给“梦想一代”提供了相对公平的机会。不理解其中奥妙的人,总以为这是无聊的活动。事实上,正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一样,选秀是一个金矿,唯有“识金者”才有可能得到这样的机会。选秀更是一座佳丽集中营,参与其中者才知道左拥右抱的销魂。王丽芳自认是一个“识金者”,所以,自己必须从中挖掘到一桶金。至于“颜如玉”的问题,自己本身就是,那就不需要了,让别人来挖掘自己吧。但是,面对摆在面前稍纵即逝的“金矿”机会,到底要采取何种手段呢?是胆大包天地强取豪夺,还是不露声色地“智取威虎山”?王丽芳颇有些犹豫,如果自己发力不到位,就白发力了;如果发力过头,就会引起众怒;想要发力恰到好处,可不知道平衡点在哪里。难!难!难!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领袖人物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世上尽难事,登攀更没用。这个世道如此艰难,你越登攀你就越是一个民工。试问天下谁不知民工不能够主导自己的人生和这个社会,也许这个世道更严酷的事实在于将人变成了鬼。王丽芳清楚地知道,有时候不得不用鬼的手段来解决问题。但达摩克利斯之剑又悬在朗朗苍天之上,这个世道又由不得鬼目空一切甚至横行霸道地乱来一通,否则天怨人怒,法理难容。事实上,鬼道终究是斗不过人道的。一个弱女子能如此想问题,看上去王丽芳终究尚存一丝良知。一句话,一个女人什么都可以缺,独独不能缺智慧。滨城电视台里的这些“小宇宙”是非太多了。纵观前后500年,王丽芳还是清楚的,“泼妇”永远是没有出息的,“怨妇”永远是没有前途的。智慧的女人可以有手段,但绝不能成为“泼妇”,更不能成为“怨妇”。

王丽芳最主要的职责是,在任何需要的时候,能为滨城电视台与全国媒体保持有效的合作、密切的关系和通畅的渠道。因此,这个岗位上的头目手头上几乎掌握着全国所有的中央级媒体、省级党报媒体、娱乐报和都市报,以及所有门户网站、专业网站、视频网站和社区网络的资源。可以这样说,一个较好的娱乐事件新闻,她只要一点邮箱里的“发送”按键,就可以瞬间传送到全国所有重要娱记的邮箱里,然后一通短信群发,告知他们“关照”一下,最后给几张最重要的大报的娱乐部主任打个电话“沟通”一下,第二天就能形成“井喷状”的报道局面。有明星梦的王丽芳不由自主地想,如果其中的某一次主角是自己,那是何等的风光呀!但是,这是必须规避的以权谋私的嫌疑,她不傻。出了问题,一旦被别有用心的人纠缠上,自己背后的那个靠山终究是靠不住的。抓住了机会就要珍惜机会,不能够什么都依赖那个不靠谱的“后台”。上面有人,有时候仅仅是人类的动物行为,一旦上升到窝里斗和倾轧的“高度”,“上面有人”就是个弱智的、堕劣的和天大的笑话。

无论如何,王丽芳的心里还是有谱的,她明白两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一是不能给马海源添堵,否则一定是自讨没趣。他既然在滨城电视台的高层中公开定调选了贺涵娜,那就一定是他会用自己的台长尊严来捍卫的头等大事。况且自己一开始是想搞他的,但只怪自己中途变道,时运不济,算是栽了,现在还是远离他为妙,千万别纠缠上什么令他不高兴的事儿。二是不能给王若波惹麻烦,官场上的事情,谁都没个底,在小人物看来,王若波是很风光威武的,但到了他上面的人那里,他算个球。所以,王丽芳再三告诫自己:不能给自己的“靠山”添麻烦。至此,王丽芳终于梳理清楚了,贺涵娜也是个女人,女人何苦为难女人?那么就不必触及她的“核心利益”了。只能这样说,本年度的选秀是个大蛋糕,但贺涵娜肯定是不会一个人“包圆”的,也就是说,贺涵娜没愚蠢到想独吞的地步。

既然想到这一步了,那么这蛋糕要怎么分呢,哪一份是属于王丽芳的呢?或者,作为再聪明一点的女人,该如何将这个蛋糕做大,然后自己再心安理得地分一块?尽管一亿个不情愿,但是王丽芳明白,自己好歹是个领导了,不能没有自己的姿态。从这一角度出发,她必须先提升贺涵娜,然后再提升自己。己欲成功,先助人成功。这就是传说中的“为人民服务的人,必会得到人民百倍回报性的服务”。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王丽芳感觉到自己在一步一步地升华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这是一个领导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不过她心里依旧恨恨的,贺涵娜什么肉体的代价都没有付出,就得到了梦寐以求的东西,自己呢,肉体已经被自己奉送出去了,也就只得到了这个副主任的职位。从行政级别上来讲,这已经是这个年龄的最高级别了。但终究自己想要的不是这个,所以也就没有了成就感。

必须与贺涵娜合作,王丽芳终于下了决心。当然,这种合作不是两人之间进行某种谈判达成某种共识,然后按照既定方针办事。而是王丽芳独自行动,利用贺涵娜做做文章,达到炒红自己的目的,但又不能伤害贺涵娜的利益或者心灵,相反,对她还得有所帮助。自己的成功不能够建立在损害别人的利益之上,自己付出肉体给王若波,这跟贺涵娜没关系,不能迁怒于别人,自己该得到的也已经得到了,不能造孽啊!真是神奇呀,王丽芳都不敢相信自己竟然是有菩萨心肠的人了。可为了更好地生存,菩萨心肠有什么用?只要王丽芳愿意,如来佛祖的心肠她都可以给他造出来,只要是自己所必需的东西。实际上,很多事情就是一个瞬间的念头,王丽芳总算是自己把自己的心从地狱边缘拉了回来。于是,剩下的事情就很简单了,王丽芳无非就是把自己的一点个人需求融合到工作中,做好工作的同时,也提升一把自己的“知名度”而已。

此刻,正逢滨城国际“双电”节举行,由滨城电视台承办。“双电”二字不难理解,顾名思义,就是电视和电影。王丽芳全权处理一切宣传事宜,全国近300家媒体将云集滨城,见证这一年度性重大文化事件。这是一个极好的公关契机,王丽芳在和他们熟悉的同时,也要发现能为自己所用的各种力量以及可以使用到的等级。老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当前,《中国歌王》正式启动前的最大悬念就是主持人人选,虽然内部已经有一部分人知道了是贺涵娜,但是从宣传炒作这一角度来讲,这个悬念要制造出来,唯有给贺涵娜找一个“死敌”,构成两人一直在争夺这个女主持人岗位的局面。当然,从带有一点私利的角度而言,这个“死敌”怎么也要绕到王丽芳身上去的。这样做,就能够很好地封住马海源的嘴巴,因为这只是一个宣传策略而已,不是真正的“篡位夺权”。换言之,这只是一种宣传谋略上的“话题”而已。因此,作为深谙电视营销之道的马海源台长,除了鼎力支持以外,他应该没有其他任何看法的。

是日,徐家汇大北国饭店一片灯火辉煌,借着“双电”节,全国近400位媒体嘉宾以及业界重量级人物云集此处,吃饭喝酒,一醉方休。组织这次酒会的人就是王丽芳。原先是没有这个计划的,但由于所有的费用都在滨城电视台全年的宣传预算之内,台里也就同意了她的计划,所以,她最终不过是既定方针的执行者。酒会举行,马海源率滨城电视台一干大头小脑出席,宾主尽情欢笑,彼此的感情升华了不少。而王丽芳也放下了以往主持人的那种矜持,迅速脱胎换骨成一个成熟稳重的媒体公关领导者。席间,她的酒量、酒德和酒风,令诸多“娱记大腕”敬佩不已。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一切尽在不言中,王丽芳的“首战”新闻通稿也已经悄然传到了各娱记的邮箱。想必他们回到宾馆,就可以接到提醒看邮件的短信,再到后天,全国不少媒体就会开始有首拨关于滨城卫视《中国歌王》的炒作新闻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但在这里,免费的午餐尽管吃,一切来日方长。

果不其然,第三天,滨城和全国其他城市共40多家媒体均以较大篇幅刊载了关于滨城卫视的一则报道,主题大体上是围绕着王丽芳设定的“《中国歌王》主持人上位大战如雾里看花”一一展开,并配发了她们的个人照片。这些报道的核心内容是:本年度选秀节目《中国歌王》的主持人将在蒋玉菡、吴紫娇、王丽芳、罗涛、张华军和萧子建等几人当中产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博弈,唯有王丽芳呼声最高。

问题在于,如果王丽芳以主持人身份作为滨城电视台内部的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她还能代表滨城电视台主持红火的选秀节目《中国歌王》吗?但这也不是问题,因为很多电视台的知名主持人都有行政岗位。行文最后,都重点提及王丽芳的主持背景和个人风格是不是与《中国歌王》的气质相吻合。为了避嫌,各媒体还按照王丽芳提供的新闻通稿中的“旨意”,也对蒋玉菡作了相同篇幅的分析。自然,所有的结论都是:从技术和市场的角度来判断,蒋玉菡和王丽芳应该是《中国歌王》的最佳人选。这话的言下之意就是:滨城电视台的领导们都是英明的,能够看到全国媒体对于蒋玉菡和王丽芳的呼声和期待。

当这个舆情在滨城电视台内部流传的时候,贺涵娜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过没有办法呀,因为领导说了,真正的主持人是需要保密的,所以,这是一种必要的宣传策略和炒作伎俩。贺涵娜只是觉得,这终究令人相当窝火,本来主持人是自己,结果被王丽芳利用了这个空档,狠狠地炒作了自己一把。至于蒋玉菡,贺涵娜知道,这丫头片子只是个陪衬,她根本看不上这选秀主持人的机会,财经类的节目已经够她受的了,加上她有个富豪男人,她根本不需要这样一种竞争,如果她愿意,可以让她的男人赞助这个节目,机会肯定就是她的了。想来想去,贺涵娜觉得,尽管这一切是令人无可奈何的,但这终究只是一种营销谋略。有个类似的“商战”故事,贺涵娜用它来剖析了自己当前的处境。

在2008年奥运会正式举办前的最后两年,通过全国大规模的广告招商,奥运会确定的唯一冠名赞助商是“一利”乳业。胜出后的“一利”乳业自是欣喜不已,因为自己将变成奥运会的主角,那是源源不断的钞票呀!不过,实现这个打开口袋装钞票的美好愿望要等到奥运会正式开始前的一个月。可是,“一利”乳业的死对头“豪牛”乳业则利用还有两年时间的空档,与全国所有“迎奥运”节目的电视台合作并冠名,给全国消费者构造了一个幻觉:“豪牛”才是奥运会的赞助商。“一利”就此吃了个大大的哑巴亏,因为他们没有让赞助“百年奥运”这个概念焕发出应有的影响力,在营销谋略上产生了懒惰主义,不想思考问题。也许他们以为,自己已经是赞助商了,反倒没有了那种精益求精的开放式和扩展式营销思路。花费上亿元夺取了赞助权,但是没想到花几千万元就可以博取由冠名带来的深入影响力,遗憾至极。

所以,关于中国的选秀市场,营销专家和广告主发现,在滨城电视台《中国歌王》的海选八字还没有一撇时,甚至连选秀的年度牌照都还没有踪影,申请报告还在台办公室做润色时,且主持人在内部会议上已经圈定的情况下,“主持人上位大战”就已成为一个老得掉渣但是依旧劲爆的话题,足见选秀的影响力是何等的彪悍。实际上,大家都知道两点,一是所谓的潜规则,这不是中国的专利,全球娱乐圈都是彼此彼此、半斤八两的一路货色。虽然媒体在中国的政治地位很高,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的责任就高品格也高,它们已经在事实上和娱乐圈同流合污。二是选秀节目最大的看点和观众最期待的看点就只有一个,必须意外频出,必须出乎观众的意料。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观众要求选秀,必须你想得到就要做得到,这就给选秀造成了“全无章法”的悬念魅力,也是观众最期许的内涵。

不过,这种选秀娱乐终究是构建在中国媒体独具特色的政治背景下的,因此中国娱乐都变得那么有政治地位,娱乐圈那些享受“某某级”待遇的现象,如正厅级娱乐协会主席、正部级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少将级待遇歌舞团一级演员,连电视台的娱乐中心主任都是正处级的,真是搞笑和“杯具”。中国的媒体在发挥监督作用时,天天在呼吁教育不能泛行政化,可是媒体对于自己的行政级别比谁都要看得重,自己都舍不得的东西,何以让别人放弃呢?贺涵娜不知道怎么办才好,面对如此复杂和微妙的台内关系,她不想再度狠下决心,以牺牲自己的肉体去摆平什么“难事”。因为和一个女人斗,实在没意思。如果硬要斗,无非就是看谁脱衣服快。而在这方面,贺涵娜想得通,她贺涵娜肯定比不上王丽芳,因为在她看来,王丽芳本来就是一个没有穿衣服的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