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少将军宠妻手札》第2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了几名丫鬟的帮忙,西院被打扫得干干净净,收拾得井井有条。整个将军府焕然一新,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欢快的笑容。

他们的少将军就要回来了,那名骁勇善战,击退大韩国军队的少年将军,在打了一场漂亮的以少胜多战役后,凯旋而归。

赵墨瑄,刚及若冠之年,十五岁跟随赵老将军征战沙场,建立战功无数,敌人闻风丧胆,擅以奇计制胜,深受正元皇帝喜爱,曾经欲赐婚予最受宠爱的朝阳公主,然朝阳公主却不喜欢这个整天打打杀杀的小将军,仗着自己得父皇宠爱,便拒了这门婚事。

正元皇帝对将军府有愧,又赐婚予丞相府的嫡女,哪知对方心有所属,以死逼迫父亲拒了这门婚事,老父亲无奈,只好硬着头皮去了殿前,向正元皇帝请罪。

自此之后,正元皇帝便不再赐婚,而赵墨瑄似乎也倍受打击,自此一心扑在前线战事、操练士兵上,对男女之事再无多余的心思。

这可让远在京城的老母亲操碎了心,老夫人与京城中的官太太们来往密切,看中了几名官家小姐,便让小儿子回来相看。

哪知对方并不理会,回书一封,让母亲别操心他的终身大事。

老夫人见明的不行,便换了条路,加急信件一封一封地往边关送去,信中写着:“老夫人突发疾病,人事不知,少将军速回。”

赵墨瑄看了信件,心里担心母亲,便向父亲道别,然而临走时,他突然反应过来,若真是母亲病重,为何只让他回去,不让父亲回去呢?

他犹豫了下,没有回去。

然而,在接到第二封、第三封甚至更多的时候,他终于坐不住了,不管是母亲真病也好,假病也罢,为人子女的,这个时候,也必须回去一趟。

他快马加鞭往京城赶,到了将军府,母亲躺在床上,面色憔悴,声音也怏怏的:“儿啊,你终于回来了,咳咳。”

他上前握住那双枯槁的手,声音里带着颤意:“母亲。”

他有些后悔回来晚了,母亲是真病了,若是再晚点回来,恐怕……

“你回来就好,母亲唯一的愿望,就是能见到你穿上喜服,给我娶个媳妇进门来。”母亲的眼光微微发亮。

他不忍说出拒绝的话,只说道:“您好好养病,等您好起来了,咱们再说这件事。”

有戏。

老夫人强压住内心的喜悦,面上却不动声色,轻咳了几声,装出几分虚弱:“母亲这病,恐怕一时半会好不起来,不若你先看看这些画卷,看有没有相中的,咱们慢慢来。”

老夫人命人拿来了一抱画卷,画里的女子各个娇艳欲滴,像那盛开的花朵儿。

赵墨瑄见着母亲眼里的异彩,没有说话,但还是默默地拿过了画卷,一个个地看着。

他看得很认真,老夫人在一旁有些紧张,他一句不说,拿起一个看了看又放下,也没说喜不喜欢。

终于最后一张画卷放下,他抬起了头:“母亲,这些女子都长得很美,我怕配不上她们。”

“胡说,我儿英勇盖世,战功无数,明明是这些女子高攀了才对。”老夫人忍不住驳斥道。

“我一介武夫,怕怠慢了她们。”

“我儿能文善武,怎么会是粗人?这些官家小姐柔柔弱弱的,我还真怕给你添麻烦,算了算了。”

老夫人命人将画卷拿走,笑眯眯道:“这些人没相中没事,母亲再为你看看武将的女儿,那些小姐自小习武,应该与你有缘。”

赵墨瑄有些头疼:“母亲,我得回去了,边关就父亲在那坐镇,父亲前几日受了寒,若是敌人来袭,恐怕有些吃不消。”

“哎,那么快就要走吗?吃了饭再走吧。”老夫人也觉得自己千里迢迢把儿子叫回来的行为有些不妥,自己装病也装得累,索性从床上坐了起来,妥协道,“娘不勉强你,只是你如今已二十有二,你大哥在你这个年纪,孩子都能打酱油了,你还孤身一人,娘如何能不操心?若是这些人中没有相中的,便是在那边关找到一名乡野女子与你情投意合,娘也认了。”

“娘,您放心吧,若是真遇到那样一名女子,儿定会带回来给您瞧瞧。”赵墨瑄点了点头道。

最后他还是留下来陪老夫人吃了顿晚饭,随后便趁着夜色快马疾驰而去。

老夫人守在门口,看着那修长的身影消失不见,擦了擦眼角的泪水,进了府中。

自此之后,又是半年过去,边界战事不断,赵墨瑄整日上阵杀敌,别说女人了,连头母猪也没见过,早把母亲的叮嘱忘得一干二净。

而这头的老夫人那颗平静的心又开始蠢蠢欲动,正巧那天,尚书府的夫人约她去天水寺听惠安住持讲法,她跟着去了,听完以后,两人聊天时尚书夫人无意中说起住持会看相。

她来了兴趣,在法会散去后便去后院找到了住持,让他帮忙看看。

住持说她家中半年内会有喜事,但祸事也随之来临,好在喜事伴随着福气,祸事很快便会解决。

老夫人听了心里一颤一颤的,忍不住多问了几句:“大师能否帮我儿看看命相?”

“夫人放心,贵公子命里有贵人相助,定能飞黄腾达。”

“那我儿的婚姻大事何时能落实?”

“夫人仔细回想我先前说的话,便能从中得到答案。”

老夫人略微回味一下,顿时喜笑颜开:“多谢大师。”

老夫人又添了些香火钱,恭敬地道了谢,随后与尚书夫人离开了天水寺。

老夫人回来途中便遇到了昏迷不醒的明镜,本想送到医馆便完事,想起惠安住持说的话,便改变了主意,将明镜带回府中,唤了大夫前来救治。

明镜一醒来便忘了很多事,不记得自己是怎么昏倒在路上的了,幸好老夫人救了她,若是被恶人掳去,恐怕此刻早已凶多吉少。

她感激老夫人的救命之恩,但自己身无分文,无以为报,正好老夫人的院中缺个丫鬟,她便留了下来。

她很强烈地意识到自己似乎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去做,只是似乎她被摔破了头,不记得了,大夫说她要好好休养一段时间,等记忆慢慢恢复。

她于是在将军府住了下来。

老夫人对待下人宽厚大度,绿柳姐姐虽然平日里很严肃,但私底下还是对她嘘寒问暖,让她很是感动。

这次少将军回来,府里足足准备了半个月,直到前院有人喧哗,远远地便听到了有人喊道:“回来了,少将军回来了,已经进了东门了!”

“真的吗?快出去看看!”

“街里好热闹啊,咱们也去看看吧!”

不少丫鬟小厮往府外跑,明镜也有些好奇,这名少将军英名在外,她早就从下人们的口中知道了他不少英勇事迹。

比如他孤身一人闯入敌营,将被质押的使者救了回来;再比如曾经有一村子被土匪肆虐而过,整个村子都被屠光了,少将军的部队行军至此,在一堆死人中救了仅存活的一人后,从他口中得到了那群土匪的位置,随后率领队伍夜袭土匪山寨,将那土匪窝屠得一干二净。

等等壮举不胜枚举。

明镜跟着西院的几名丫鬟出了将军府,跟着大部队往东门方向走。

街上挤满了人,放眼望去全是接踵而至的人头,临州城的繁华在此刻体现得淋漓尽致。

不少人垫着脚尖往前瞧,直到看到那整齐的队伍朝他们走来,每个人神情严肃,威严的气息扑面而来。

领头的将军骑着高头大马,剑眉星目,铠甲遮住了他大半张脸,却丝毫抵挡不住一身的贵气,身上的铠甲也在阳光的照射下,光芒四射。

“哇,好帅!”明镜身旁的一名女胖墩一脸陶醉地望着赵墨瑄,眼神迷离,嘴角有可疑的液体流了下来。

明镜皱了皱眉,朝外挪了几步,不知何时她被挤到了最前面,与她一起来的丫鬟们也与她走散了。

“哎,别挤别挤啊,再挤要摔了!”有人喊道。

队伍离得越来越近,临州城的百姓们都伸长了脖子,想要看清这名英勇善战的大燕国将军到底是何等的威风。

有人看不清,便往外挤,人群被挤压得变了形,明镜在最前面,便先遭了殃,整个人没站稳,被挤得摔倒在地上。

此时正好队伍行至此处,眼见着马蹄将要踏下,赵墨瑄猛然朝另一侧拉缰绳:“吁——”

“快躲开!”赵墨瑄喝道。

明镜见着那马蹄差点踏上,又被主人死拉住,在一声怒喝下,她猛地回过神来,快速爬起来朝外侧飞奔。

“姑娘,你没事吧?”赵墨瑄下了马,来查探明镜的伤情。

明镜伤得不严重,只是手掌被蹭掉一层皮,先前眼见着要被马蹄踏上,根本就没有察觉到痛意,此刻精神松懈下来,痛意也席卷而来。

“嘶——”明镜龇牙着嘴,那手掌处的皮已经见了红,除了那处,胳膊肘也青了一块,只不过赵墨瑄还要进宫面圣,明镜不敢耽误他的时间,连忙道:“将军我没事,您不用管我。”

“那怎么行?”赵墨瑄不放心,只是他也知道不能让皇帝久等,于是从怀中掏出一个白色瓷瓶,递给明镜,“这是金疮药,你且先用着,若是还不见好转,便去将军府寻我,我会为你找一名大夫医治。”

“将军……”明镜本欲说自己便是府中的下人,只是此刻的赵墨瑄已上了马,带着队伍继续前行。

队伍越行越远,直至消失不见,明镜默默地握着那还留有余温的瓷瓶,心里微微有些异样。

这个将军,似乎也不是那么不近人情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