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斩灭苍穹》第383章 武道的极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驾车的仆人挥动长鞭,四匹奔火马发出一声嘶鸣,车辇再次启动。而之前挡路的两头巨型骆驼兽,早就被之前几人交手时爆发的气息惊走了。

瀛台彦将瀛台絮儿护在身后,凝重的看着车辇缓缓从身边驶过,思索了一瞬还是沉声道:“阁下可否告知尊姓大名,来自何方!”

荒体老头的实力太令他震惊了,若玄阴真的存在活着的大成荒体,将是一条能够掀翻天的惊人消息,虽然他没想过这荒体老头会回答他,但还是忍不住询问。

“这位大人,小老儿早先就已言明,我的名字不足挂齿,我不过是个跑腿的仆人,今日多有冒犯,还请见谅。”

车辇中悠悠传出老头的话语,之后便不再多说一个字,车辇缓缓驶过铁索桥,踏上对面的土地后,立刻绝尘而去。

瀛台彦一直目送着车辇直到消失,看不出一丝的表情,但心头却如同巨浪滔天。

如果这荒体老头所说都是真话,那么以他如此骇人的修为,都仅仅只称自己是一个仆人,那能够指挥他的存在......

瀛台彦已经不敢往下深思了......

“走吧,跟老夫回去。以后......”

直到许久之后,瀛台彦才幽幽一叹,说道:“以后...不要再去招惹那个荒体。稍后老夫会亲自拜访伯炎氏,化解这段恩怨。”

无情与姬常一起生活了二十年,直到今日才知道,姬常也是一位走到道之觉醒极境的败天族人,亦即是玄阴武者口中的大成荒体。

不过他也同时能感觉出,败天族老妪的实力,似乎还要超过姬常很多,很多。

同样是走到道之觉醒极境的人,为何会有如此巨大的差距,这个疑问一路上一直缠绕在无情的脑海。

最后似乎是实在是不忍看着无情如此难受,姬常怀里抱着无殇,摇头一叹:“傻小子,你要再一直这么想下去,会进入误区的。”

无情闻言眉头紧皱,姬常并不介意一边假装熟睡,其实却一直直着耳朵偷听的伯炎婉儿,整理了一下思绪后,却发问道:“何为境界的极境?”

对于这个问题,无情竟然不知道该如何作答,姬常摇了摇头,却伸手指了指一边装睡的伯炎婉儿,说道:“三斩至尊,巅峰,你几招之内能击败她?”

无情没有回答,而伯炎婉儿也清楚自己装睡被老头看穿了,俏皮的伸了伸舌头,干脆大大方方的坐了起来静静的听老头讲解。

“还不明白吗?”

姬常见无情依旧有些茫然,突然抬手推开车辇的窗户,此时车辇正行驶在一片荒野上,而不远处有两面湖泊,其实说是湖泊有些牵强,顶多就是两个大水坑。

无情和伯炎婉儿都不解姬常的举动,却听见他说:“这两面湖,看上去差不多大,你们谁能告诉我,哪一个更深?”

猛然之间,二人都突然感觉到了一丝明悟,都沉默的开始了各自的思考,姬常微微一笑,也不再出言打扰他们。

何为武道?何为境界?

所谓的境界就如同这两面湖水,面积看起来差不多一样大,从表面上看,谁能分辨它们能够容纳多少湖水呢,而这这两面湖水的深度,才真正决定了它们的容量。

武者也是如此,境界就如同是湖水看上去的面积,而真实的战力,并不能从所谓的境界上来推论,即便同处相同的境界,但武者之间的差距,可以大到天差地远。

武者真实的战力体现,就如同湖水的深度,每一个武者到达一定境界之后,都会深思这个问题,武道不仅需要看的见的宽度,同样需要看不见的深度。

武者乃是天地间的强者,他们能够感知天地源气,感知天道,锤炼自身的道则,道则成长到了一定的程度,武者能够表现出的状态,便决定了境界。

也就是说,一个武者所谓的境界,事实上是道则修炼的一种外在体现,铭魂境的武者表现出来的就是铭魂境,斩道至尊表现出来的就是斩道境。

而这些境界的划分标准,也只是经历了无尽的修武岁月后,武者根据不同程度的道则,体现出来的状态,而划分出来,说穿了,所谓境界就是这么简单。

但一个武者道则表现出来的外在状态,并不代表武者能真实发挥的实力,武者创造的所有功法、功诀都是为了辅助在固定的境界上,固定的道则上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

每一个武者对于武道的感悟不同,也决定了他武道的深度,而当这种感悟到达一个极境的时候,武者的境界也会随之提升,踏入更高的境界。

就像水满则溢一般简单。

那么以此推论,当武者的修为深度,到了一个无法再提升境界的极境,那之后又会如何呢?

三斩巅峰至尊,感悟道印,感悟法则力量,都是为了提升自己的道则,最终能够踏入临神境界。

但是,斩道境感悟道印,只有八次机会,而遗憾的是,这八次机会都是不可逆的,一旦失败,将终身再无可能。

说的通俗一些,如果一个至尊巅峰的强者,在感受道印的时候,不幸失败了一次,那么他就算之后一路顺利感悟到剩余的七个道印,一生的修为也最多就只能是七道仙光入体的临神天尊,再往上,永远都不可能了。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武者,一生都无法踏入临神境的原因。

很多武者终其一生都无法感悟到道印,而更多的说起来其实更加的悲哀,他们感悟到了道印,但无一例外都失败了,试问,还有什么比这样的打击更令人悲哀的呢。

而即便是踏入了临神,武者也是如履薄冰,因为每一次感悟道印的失败,都将意味着武者终身成就的终点。

如此想来,那些融八道仙光入体的临神大成者,能够立足众生之巅,睥睨天下,并不是说着好玩的。

那么,所谓境界的极境对于不同的武者来说,其中的意味就完全不一样了。

例如一个一生都无法踏足临神的斩道至尊,那么对于他们来说,三斩巅峰就是他们的极境,同样的,对于临神天尊来说,每一次感悟道印,或许就是一个极境。

直到临神大成,有机会踏入武神的神域境,他们就会追求更高的极境。

由此可见所谓境界上的极境,是根据武者感悟武道,锤炼出的道则而决定的。

对于败天族人来说,道之觉醒这一境界,虽然不像临神境一样有小境界的划分,但它依然会有一个极境,这个极境是因为先天符文的制约。

除非,败天族人能够剥离先天符文,逃出第二生灵的掌控,才可能踏入另一番天地。

而姬常要告诉无情的,并不是如此简单的道理,他真正想要表达的,是所谓的极境对于武者来说,即便是同处一个境界,但每一个人都不同。

他与败天族老妪都是同处道之觉醒这一境界,即便已经修炼到了世人眼中的大成荒体的地步,但这并不代表着二人的真实战力可以同日而语。

败天族人的悲哀在于,他们武道的路上,有一道无法逾越的天堑,那就是先天符文,它的存在,决定了败天族人的境界在道之觉醒后,终究会有一个境界上的终点。

但这也仅仅是所谓境界上的终点,并不意味着在真实实力上,提升空间的终点。

姬常想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如果无情始终被所谓的境界所困扰,那么他能够看到的天空也就只有这么大,这是一个误区。

武者境界的提升不是为了完成任务一样的升级,也不是为了让外人看起来好看,但很多人并不明白这个浅显的道理。

就如同很多绣花枕头般,中看不中用的所谓强族高手,即便立足很高的境界,那又如何呢,武者的寿元绵长,就是耗时间也能将道则打造到一定的境界。

加上强族资源充沛,像铭魂境,斩道境要遇到的那些天罚,那些坎,对于普通武者来说或许是致命的劫难,但对于这些强族来说,不惜代价,就算是堆也能堆出不少所谓高手来。

若不是如此,怎么会有那么多小势力的武者或者散修,削尖了脑袋都想成为强族麾下的一员呢。

但真正的天之骄子,妖孽天才,没有哪个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们在每一个道则能够达到的境界,都会追求自己能够达到的极致,不断锤炼己身,挖掘自己对于武道感悟的深度。

他们追求的,无疑都是在各自能够达到的境界之中,同阶无敌。

这才是对无敌最准确的诠释,也是一个武者能够走的更远的基础。

姬常希望无情明白的,就是这些道理,而他还有一个意思并没有表露,但无情听明白了,那就是武者所追求的武道,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极境。

即便天道为武者施加了很多的禁锢,很多的阻碍,但只要武者能够跳出固有的思维,百折不挠的走下去,所谓的极境,将没有尽头。

败天族老妪同样受困于先天符文,但无疑,她在道之觉醒之后,并没有受困于思维上所谓的极境,甚至于一直到现在,都还在不断的锤炼自己,在追求武道的路上,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脚步。

因此,她的真实实力,早已经不能用所谓的境界,所谓一个大成荒体的名头,来衡量。

即便她这一生直到寿元耗尽,都无法踏出那一步,看到另一番景象,但她在她能够达到的高度上,依然没有停止追寻。

千锤百炼,精雕细琢,这才是强者的姿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