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贵女惹爱,哥哥宠上瘾》第十章姜申和张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姜申知道他完了,他的手臂被子弹射中,他失魂落魄地跌落在地上,想起了很小,很小时的他。

幼年的姜申无疑是孤独,不安的。他家很穷,是旁人无法想象的穷。他一年到头都穿着从隔壁家小孩张笙那捡来的不要的衣服。一天三餐都喝着稀粥,每天晚上肚子都会咕咕地叫个不停,数了千只万只小绵羊,还是无济于事,饿得睡不着觉。

五岁时,别家的小孩都去上小学了,只有他一个人留在家里看家。姜申很羡慕可以上学的小孩,每天早上都会趴在他家的窗户上,睁大眼睛看着同龄小孩们背着书包从他家路过。

每天他都乐此不疲地这么看着,终于有一天隔壁家的容阿姨看见了,容阿姨是个看不得别人伤心的好心人,她蹲着身子,很和善地问他:“小姜申,你想去上学吗?”

姜申很喜欢这个容阿姨,她常常会送给他一些吃的,穿的。如果他的父母很晚都没回家,容阿姨还会邀请他去她家吃饭。

所以面对她的问话,姜申想都没有想,就人小鬼大地回答:“想去上学,想学知识,想和容阿姨一样有文化。”

容阿姨笑着刮了下他挺直的小鼻子,说:“那小姜申给我家的小顽猴当朋友好不好?作为交换,阿姨资助你上学。”

姜申连忙点头,热泪一下子就从眼眶中落了出来,他伸出小拇指,声音哽咽地说:“拉钩,盖章。”

姜申在隔壁容阿姨的帮助下如愿地上了学,为此他的家人数落了他好久,具体内容他不记得了,隐约记得一句父母反反复复说的话,‘我们家欠阿容家的太多了。’

五岁的张笙被养得白白胖胖的,在一群同龄人里,又胖又矮的张笙长得就跟个圆球似的,尤其不讨人喜欢。这样的他自然成为了那时男孩们常说的那句,吃饭,睡觉,打豆豆里的豆豆了。

而姜申已经答应了容阿姨要做张笙的朋友,自然不会任由男孩们欺负他的小伙伴。骨瘦如柴的他力气出其的大,爆发力也惊人。小孩们通常都是谁的拳头大听谁的,男孩们在他手上栽了几回跟斗,反而乐呵呵地要拜他为老大。

姜申就这样成为了同龄男孩中的孩子王。在姜申看来,他成为了老大,简直是一举两得,其他人不敢再欺负张笙了。而且他喜欢老大这个称呼,听起来蛮酷的。

姜申父母却认为他学坏了,姜申起步晚,刚开始跟不上进度,成绩不免一塌糊涂。姜申父母却不管不顾,一心只认为姜申不好好学习。姜申将他们的话听在耳里,记在心里,学习更加努力了。

姜申第一次考了一百分,他欢喜地拿着试卷跑回去,想讨父母欢心。父母只看了一眼,淡淡地说了句鼓励的话。转头他却看见,他的母亲花了她一个星期的工资给张笙买了一口袋的糖,仅仅因为张笙考了九十分。

比他低了整整十分呢,姜申愤愤不平地想。那是,他第一次对张笙产生嫉妒。

姜申家生活越来越好了,他的父母生意越做越大,渐渐的,他家一夜一夜的,只剩他一人面对着空荡荡的房间。

父母为他请了个保姆负责他的一日三餐,保姆做的菜很难吃,他每次都只一个劲地往嘴里灌白米饭。

后来,他买了本食谱,照着书上的自己做。第一次,他切到了手,鲜血一下子从伤口处涌了出来,他的整只手,都被染成了艳红的。

他打电话给母亲,母亲不以为然,严厉地说,男子汉大丈夫这点伤算什么。

他失落地听着那头挂掉了“铃铃”的电话声,在地板上,坐了整整一夜。

九岁那年,张笙的脾气渐渐变得暴躁易怒,一点就燃。从一个软绵的小绵羊一下子进化成了食肉的食人花。每一个人都不愿意接近他,除了姜申。连张笙都发现了他自己不对劲,他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气,他有过破口大骂,摔过东西,打过人,姜申是被他打得最惨的一个。那年后来被姜申和张笙称为彼此的灾难年。

张笙的父母带他去看了医生,医生判断张笙得了狂躁症。得到这个消息,姜申父母反倒比张笙父母还急,放下手中的事,急急忙忙买了一大堆乱七八糟的营养品去看张笙。

姜申父母对张笙关怀备至,寻访了很多心理学家,为张笙治疗。却浑然没发现,姜申身上被张笙打得深深浅浅的伤疤。

十一岁那年,张笙的狂躁症暂时压抑住了。张笙更加沉闷,寡言了。

姜申高二时,喜欢上班上的语文科代表。语文科代表是个文静,可爱的女生,她尤其钟爱徐志摩的诗。姜申为此花了两天两夜恶补,总算是将徐志摩的诗了解了个遍,偶尔还可以深情地朗诵两句。

可还没等他告白,语文科代表就和张笙在一起了。你情我浓的,羡煞旁人。

姜申高考填志愿填的是他们那著名的理工学院,他从接触化学这门课开始就喜欢上了化学,喜欢看两种不同的物质混合在一起产生的化学反应。他心急如焚地等了一个月,等来的录取通知书却是属于医学院的,主攻脑科。

他打电话问班主任,班主任告诉他是他父母改了他的志愿。他又跑去质问他的父母,他的父亲沉默不语,他的母亲一副为他好的样子,说:“现在的医生多吃香啊,一出来就是赚大钱的料。”

直到后来,有一天他晚上从父母的房间经过,听到他的父母谈话,他才知道母亲所谓的医生赚钱全是骗他的,她的目的是想他万一将来有机会研究出治疗狂暴症的方法呢。更让他震惊的是,张笙居然是他的亲弟弟。在张笙刚出生的时候,家里已经快揭不开锅了,父母只好将他送给一直没有孩子的隔壁阿容家。

当时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时隔太久,他记不清了。但那种凉透了心的寒,一直伴随他到现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