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何她说》第十章爸、妈,我希望您像爱我一样爱自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提起“父母”,我们大部分人的印象总是跟“牺牲、奉献、伟大”这些词连在一起。

而我心疼这种“伟大”,我希望他们不必伟大,希望他们不要成为子女永远的备胎,希望他们的生活,能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自己。

有一个年轻的妈妈,参加拓展活动时做了一个叫心路历程的小测试。

教练让她们将自己五根手指比喻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这位妈妈的五根手指分别**了女儿、**、父亲、自己和一个闺蜜。

在教练要求舍弃其中一个压倒第一个手指的时候,她毫不犹豫地在友情和亲情间做出了选择,按倒了**闺蜜的小手指。下一个,她却为难了。

因为父母、女儿和自己,谁都不能失去,可测试要求必须压倒舍弃,她万般无奈她选择了父亲。

她觉得没有父亲,女儿和妈妈她可以照顾好。

再后来,她迟疑的时间更久,最终她选择了自己。让她欣慰的是原来在她心里,她爱**也胜过爱自己的。

但是,在最后一个目标的舍弃中,她忽然感觉透不过气来,一个是养育了她并始终照顾自己的**,另一个是从她身上掉下来年仅一岁,除了依赖她还不会爱她的女儿。

最终,在教练的一再催促下,她猛然地,将****的手指压倒。

我相信这个年轻的妈妈在最后作出选择的那一刻,她一定是心如刀割的。

一个女人一旦做了妈妈,孩子便成为了最爱的人,然后辜负最爱自己的人,或许母爱本就是一场不断重复的辜负吧!而被辜负的人,却永远的无怨无悔!

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告诉我们,如何做一个一百分的父母。

但是,再柔弱的女生在成为**之后都会变得像吃了菠菜的大力水手一样,再玩世不恭的男孩在成为父亲后都有可能会变得像山一样高大。

和**相比,父亲经常要承受更多压力,而且很多时候无从诉说。

在父亲的世界里,他们必须坚强,周围都是依靠他们的人,疲惫和孤独都必须藏在角落里,只能自己看。

我一个朋友,今年34岁,当年他从河南农村考到市里最好的高中,又考到**上大学。

大学的时候,他同时做三份家教,假期回家就到工地上挣学费。

29岁以前,他从来没有睡过7个小时以上的觉,刚毕业的时候为了省钱在京郊租房子,每天的路程就要三个小时。

他小学文化的父亲常给他打电话,只会问吃了什么呀,最近生病了吗?

他很不耐烦,常常讲两句就说“好了好了,我知道了”,匆忙挂掉电话。

毕业、找工作、失恋、什么难事他都没和父母说过,知道他们帮不上。

他说,“二十几岁的时候甚至在心里埋怨过他们,心想要是你们条件好一点,我也不至于过得这么寒酸这么辛苦。”

但准备买房那年,家里一下掏出了50万。父亲告诉他,这两年行情好,这是卖菜挣的。

他不信,去问姑姑,才知道父亲把老家一处房子卖掉了,又和亲戚借了钱。

为了还钱,60岁的父亲白天去亲戚开的超市打工,晚上去帮人守夜看门。

那年春节,他提早回老家,去超市找他爸,老远就看见父亲正从卡车上卸货。

父亲一看见他就慌了,像小孩儿做错事一样,撒谎说自己是来帮忙的。

朋友说,“我本来想教训我爸,我想说你都这么大年纪了还折腾什么,但那个时候,我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你看,搬这点东西算什么。”父亲一边说着,一边把高过自己头顶的货物搬进店里。

“我就看着他的背影,那个一直被我嫌弃,觉得累赘、没用的男人,我的父亲,蹒跚着从我身边走过。我都忘了要帮他一下。”

父亲们就是这样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咬紧牙关,恨不得扛下所有问题。他们一边被我们嫌弃思想落后、絮叨啰嗦,一边拼着老命给我们攒着首付。

他们总是打电话想问问我们辛不辛苦,对我们道歉说惭愧帮不到孩子,却从来不讲自己的难处。

我们的爸妈从来都放不下对孩子的责任,他们经常比我们还着急,焦虑着买房、攒钱,子女能不能结婚。

但是,他们不再年轻了,他们还想为我们再拼一把,可是却力不从心。

作为子女,我们都希望父母像爱我们一样爱自己,但现实生活中他们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当我成了妈妈之后,我终于理解,为什么每一个**都会把爱全部倾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我在自己还只是孩子的时候就有了元宝,他一出生,我妈就和我一起照顾他。记忆中,这么多年,似乎是我妈妈照顾他更多一些。不是作为**我不够爱他,而是我能体会到我那个强大的妈妈在帮我分担,是在照顾元宝也是在心疼我照顾我。

日子一天天过,我这个孩子妈,也因为自己**的身份,越发明白**对孩子的那种担忧和牵挂,那是天性,人可以自主选择一切,但永远无法违背天性。

我怕他会饿着,会担心他被冻着,他不高兴我会焦虑,他生病我比任何人都着急。在工作中我不怕被任何困难打倒,不怕面对承受着巨大委屈的压力,但我唯独怕没尽好一个**的责任,没能教育好他,更怕他很快就长大了,像当初我离开我妈到**求学时的情景一样,怕他离开。

如果母爱注定是一场由下而上的辜负,那我真正理解了曾经在妈妈身上看到的那种不安,和留在我背影上那道永远灼热而伤感的视线。从我是个小宝宝,妈妈哄我睡觉,教我说话,到我有了小宝宝,妈妈哄我的宝宝睡觉,教他说话。她会笑着感慨,她的小豆丁都有了小豆丁,也会感慨时间过的真快,转眼就有了白发。

去年我的生日过的特别奔波,在忙了两个宣传工作后,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却发现妈妈竟然一直在等着我带她去医院看病。

明明白天就不舒服,但是谁的话都不听,就是非要等着我。

晚上十点,当我从医院出来的时候其实心里有一点埋怨她,不是因为累,而是因为她自己的身体真的要紧,万一……我不敢想万一。

这个曾经你最需要的人什么时候变成了最需要你的人?孩子和**是一种奇妙的关系,我们在各自最美好的时候成为彼此最重要的人。

只有当你既是别人的孩子,又是别人的父母时,可能才会明白这是一个多么重要和辛苦的角色,才会发现被需要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年轻时,我们总是醉心追逐着我们所爱的,不太在意爱着我们的。

对陌生人微笑,向广阔的世界展示理想,却不愿意和最亲近的人多说什么。

父母呢,也默默承受着这一切,做着子女的备胎,甚至总是会忘记自己。他们一边被我们嫌弃,一边默默为我们付出。

不要等明天了,现在把想说的话告诉爸爸妈妈吧!

“爸妈,我希望你们像爱我一样爱自己,你们也应该尽量照顾好自己,多运动、吃得健康一点,早睡觉,别太辛苦,别让我担心,爸爸要少喝酒。”如果可以,拉着他们的手说吧,他们一定在想你。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