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踏乡记之叹流水兮》第11章 终日望君君不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娇红记.匆匆南浦别离时》孟称舜.元曲

匆匆南浦别离时,

雨过樱花血满枝。

泪眼逢人频自掩,

几番偷写断肠诗。

孙文娇自从与文秀盟别后,日日为文秀担忧。后来得知姑父病已好转,心中略安,便日思夜想盼着文秀能再来,可总不见他来,不由得心生了几分怨恨。

【二】《谒金门.风乍起-上阕》冯延巳.词

风乍起,

吹皱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

手挼红杏蕊。

[把词中的“红杏”改为“玫瑰”。]

冬去春来,微风习习,吹皱了一池碧水。

但孙文娇却感到烦闷得很,她独自在绣阁中或绣花或看些诗书,以慰寂聊。

这天,文娇闲来无事,在花间小径里逗引池中的鸳鸯,她随手折下了一枝玫瑰,摘着花瓣,一片一片地往水里扔……

【三】《太想念》龙军.词曲彭筝.歌

[歌曲]“玫瑰花瓣一片一片片,凋落在眼前;你的承诺一点一点点,回荡在耳边。那挥不去的缘,弥漫了我整片天。

爱的往事一件一件件,甜蜜的蔓延;你的影子一天一天天,拉长了思念。在梦里吻的脸,却来不到我身边。

我对你太想念太想念,那爱过的心还在祈祷再见一面;我对你太想念太想念,好比天上风筝断了线。

我对你太想念太想念,你不曾看见那双为你哭红的眼;我对你太想念太想念,暮然回首奈何人已远……”

【四】《谒金门.风乍起-下阕》冯延巳.词

斗鸭阑干独倚,

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

举头闻鹊喜。

文娇扯碎了整朵玫瑰花后,便倚靠在池边栏杆上,看着那池中的几只小鸭,追逐着那飘走的花瓣。

忽然,头上的碧玉簪斜垂下来,她懒塔塔地撩起那一缕青丝:我整日地思念你,而你,却始终不见来。

正在此时,忽然听到喜鹊的鸣叫声……

红英喜眉笑眼地走近便说:“小姐,小姐,告你一个天大的好事。”

文娇漫不经心地问:“什么事让你这么疯疯癫癫的?”

红英凑到她耳边道:“高家哥哥来了,夫人请小姐相见哩,这不是喜事么?”

文娇听了不禁芳心狂跳,霞飞双颊,脱口而出:“果真是他来了?你休要说谎……”

红英一撇嘴道:“我哪里敢说谎?再说了,我骗小姐做啥?小姐如若不信,不去也就是了。”心中却道,“小姐呀,小姐,一听说高家哥哥到了,便喜笑颜开的——欲知心中意,全看脸上容,这不是明摆着吗?”

文娇也顾不上多言,急忙跑到闺房菱花镜前整理了容妆,又对红英道:“既是真的,那咱们快去吧!”

二人快步来到熙春堂,只见堂上文秀一脸憔悴,正与祖母、母亲叙话。文娇进来寒暄了几句,碍于母亲的面,也不便多言,二人只能是眉目传情,互致问候而已……

文秀依旧住在东厢书房,原以为这回可与文娇日日相见,心情畅快了许多。可住了几日,却并不见文娇过来探视,倒是红英常来走动,或说些宽慰话,或调侃一阵子。但文秀的心病,他人岂能治得了?因此,他越发食不甘味,寝不安眠,以致饮食俱废,病情更加重了。

这可急坏了孙知之,他请京城名医来治,却也收效不大。

太医诊视不出文秀的病因,只说是劳思所致,吃些补气安神的药,静养些日子就会好了。

【五】《驻马听.娇红记》孟称舜.元曲

千缕青丝一缕心,

与君啼别泪沾襟。

暮暮朝朝思未了,

玉兰花发到如今。

这日,文秀觉得略有些精神,强撑起病体踱出门来,期望看到文娇。倚廊柱望见庭中数株紫玉兰,花开正浓,花间蝶飞蜂绕,好不热闹,一时倍感凄凉无助。

正在发痴之际,忽听身后一声轻咳,转过头来见文娇不知什么时候已立于自己身后,一时惊喜万状道:“是妹妹呀,愚兄到此多日,也不过来看望一下,敢情是妹妹心上已不记得我了?”

文娇忙道:“怎么会呢,只是不便过来,你若说我忘了,则只有头上的青天知道。今日也是瞒过丫头们,这才偷着来看你。”文娇歪着头看着文秀,“三哥怎么越发消瘦了,还不及才来的那些日子,须解开愁怀才好。”

文秀长叹一声道:“我愁怀怎生得解?没送了性命就是万幸了!”

文娇心疼地说了句:“为何这么多名医,也治不好三哥的病?”

文秀唉声叹气道:“那太医怎生治得?只有妹妹可以救我。”

“我又不会把脉开方,何以救你?”

“妹妹难道忘了临别之言吗?可谓应了‘绿叶荫浓’之语,尽改前盟了。”

一句话说得文娇泪眼婆娑,委屈万分:“临别之言,妹何能忘却?”

文秀见左右无人,急切地握住文娇的手说:“既然如此,妹妹为何坐视愚兄相思成疾,而不援手救助呢?”

文娇急抽手嗔道:“大庭广众之下,十目所视,你要死呀~,有话咱们进屋说不好吗?”

文秀觉得有理,二人相随往书房走去。

刚到门前,就见一对燕子争泥,坠落于地。文娇便抢步上前观看,正在这时,就见丫环湘娥走了过来,文娇怕她看到,急忙低头向后院走去,文秀也闪身回到房中……

【六】《窣地锦裆.娇红记》孟称舜.元曲

三春好景最无过,

花面丫鬟十八多;

常来花下觅情哥,

不见情哥奈若何?

湘娥本是约丫环们到花园中打秋千。

路过此处,她远远看见小姐与高家哥哥在一块儿说话,便放慢脚步躲在花丛后偷看。后来见小姐舍了高家哥哥快步冲了过去,以为发生了什么事,便也撞将过来。又见二人慌忙躲闪,心中便明白了几分。

她装作没看见似地蹲在地上,看那对受伤的燕子。见他俩已经走远了,便起身向后花园的秋千走去。

大老远就听到紫嫣说:“红姑,我们趁太太不在,天气又好,我们到前院觅个哥哥来和我们一起耍耍如何?”

红英问:“好哩!你要觅哪个情哥哥来玩?”

绿英说:“哪个情哥愿意来?我看你只能是望梅止渴吧!”

湘娥走过来说道:“那高家哥哥倒好,只怕不要你这癞蛤蟆哩。”

紫嫣说:“那可不敢说,我们先瞧瞧他在不在,如果在的话,我们就找他来花园或斗草,或打秋千;如果不在,我们另寻个乖小使,大家逗逗他也好。”

正说着高兴,小慧跑来喊道:“呀,你们都在这儿,太太叫哩。”

紫嫣和绿英问:“太太什么时候回来的?——你们在这玩吧,我俩先回去了”。

说着丫环们都跑开了,只把红英和湘娥留在秋千上。

湘娥荡罢了秋千,趴在红英耳边道:“红姑,适才我看见小姐和高家哥哥在那里手拉手亲亲密密地说话,见我过来,两人蓦地惊散了。你说,他俩该不会有什么事吧?”

红英早知文、娇二人彼此有意,却故作惊奇地问道:“是你看花眼了吧!小姐怎么会单独与那高家哥哥在一起呢?咱小姐可不是那种人。”

“不是哪种人,姑姑倒说出个道理来?”湘娥有些不悦地反问。

红英笑了笑,一本正经地说:“小姐不是那种不守规矩不懂礼法的人。她自幼饱读诗书,稳重得很哩。你小丫头不要嘴上无德,胡说八道,当心掌嘴。”

湘娥急了,嚷道:“我胡说八道?那小姐自从上次高家哥哥来罢,整日价愁眉不展,因为啥?你当我是傻瓜,看不出来,我湘娥长得是笨了些,可心却不笨。她一向害的木边之目,心上之田。”

“怎么讲?”湘娥得意地一晃头道,“相思呗!如今是提灯就火了。”

“这又当怎讲?”湘娥愈发得意,说:“着手了。”

红英探指戳了下湘娥的脑门道:“死妮子,从哪儿学的这拆白道字的尖酸话?”

“怎么我就该不懂个拆白道字?姑姑也太小看人了。”

红英笑道:“哟,哟,哟,素日里倒没看出你的学问……不过话可不能乱说,小姐可是个要脸面的人。”

湘娥素来是直肠子,哪里经得住红英这一撩拨,愈发来劲了。摇头晃脑大发起议论来:“姑姑的好意我心领了,不是我说,你看那两个,一个是风流才子,一个是美貌佳人。哎呀,他们若是做了夫妻,倒也是蛮好的一对儿。”

红英掩口笑个不停,心中阵阵发酸,嘴上却说:“还不住口,小丫头你懂什么?”

湘娥道:“是啊,我是不懂,我只知咱小姐日常嘴巴铁硬,在人前冷面无语,可无人处,早就露出十分情绪。她分明是一个迎风待月的崔莺莺,急等着要与那跳墙的张生相会,可表面上还装出一副正经样子来。不信你等着瞧,这两人定要做下些好事来。”

红英急忙止往湘娥:“不要说了,你还小,什么也不懂,可不敢胡言乱语了……”又叮嘱了一番,两人才各自散去。

【七】《娇红记.密语向栏杆》孟称舜.元曲

密语向栏杆,包藏九里山。

欲知花下语,好向冷中看。

晚饭过后,文秀到中堂与外公、外婆坐了一会儿,天气闷热便出来散步,正遇上在外纳凉的文娇。

文娇低声道:“刚才亏得你我巧遇燕子争泥,不然定让那多嘴的湘娥看到我在你书房了。那样的话,她又要出去胡说了,莫非是天意相助?”

文秀道:“也许是吧!”

碍于人多,两人只得匆匆分开了。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