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清太医》上册 百姓人家 第七章 脱离贫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脱离贫困

半晌后,馨兰望着何宇轩,一双清澈的大眼睛里盈满了感动的泪水,她声音哽咽道:“馨兰只是一弱小女子,只知女子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如今家里再无他人,只有我与哥哥二人,俗话说长兄如父,馨兰只尽心尽力服伺哥哥,一切全凭哥哥做主就是。”

接连三日何宇轩努力的恢复体力中,已进寒露的天气,馨兰上山砍柴时顺便挖一些零星的野菜,摘些野果之类的粗食,二人糊糊和着野菜,吃的满口喷香。

“表兄……硕海表兄……”馨兰外出回来还没进门就兴高采烈的喊着,“快看……看我带回什么了。”

正躺在炕上的何宇轩心中一喜,急忙翻身起来,坐在炕沿边儿上问道:“怎么?联络到地和房子的买主了?”

馨兰上身穿着一件蓝底儿暗花粗布料子做成的斜襟盘扣小褂子,不知是几年前的,连洗带磨的都已经发白了,下身同料的单薄裤子,两条腿的膝盖上打着好几种颜色的补丁,一双青色的绣花鞋,气喘吁吁的站在了何宇轩面前,白皙的小脸上泛着喜悦的红晕,笑盈盈的摊开一双粉嫩的小手,四个红灿灿的鸡蛋被她小心翼翼的捧在掌心。

“哦?刚买的?”何宇轩温柔的一笑,心想,鸡蛋有什么好惊奇的,至于把这小姑娘高兴成这个样子吗,在他眼里,那双小手可比四个鸡蛋还让人“垂涎”。

“不是买的,这是野鸡蛋!”馨兰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里闪动着兴奋的光。

“哦,野鸡蛋……野鸡呢?”何宇轩心里想着,怎么没把野鸡一起抓来,那样二人就可以饱餐一顿了。

“野鸡?没见到……。”馨兰摇着头,双眼怔怔的望着何宇轩,心里也在想,刚刚她怎么没发现野鸡呢?

低头看着手心里的鸡蛋,馨兰绘声绘色的道:“今日,本想进山去瞧瞧能否捉些野鸡野兔子的给表兄补养身体,可钻进山林深处也没寻到一只野物,可能是天气转凉的原因,野物都进穴了,正失望之时,却瞧见石坳边儿有个洞穴,伸手进去一摸,竟然是这个!”

馨兰一边说着,一边转身走到外堂,接着锅碗瓢盆“叮叮当当”的响了起来,“我这就煮好了给表兄吃,表兄身体快些康复才好,明日与买主交涉完后,你我二人可就得搬出去,再穷的家里里外外物件儿也不少,表兄若是没力气,馨兰一个人怎能搬得动……”

何宇轩这才知道这四个鸡蛋的来历,心中不免感动,可一想到一个小女孩儿独自钻到树林深处去抓野兽,心中惊道:“表妹好机灵,可从今往后再也不许乱摸洞穴了,若是蛇兽之穴,伤到你可如何是好,俗话说山高林密藏鸟兽,说不准会蹦出个什么来,到时岂不是得不偿失吗!”

“不会的,表兄无须担心馨兰,倒是先将养好身体才是,饭煮上了,等一下就可以吃饭了,我趁空儿拾掇一下东西,明儿个你我二人就得搬出去了。”

又是一阵“叮叮咣咣”挪动东西的声音,何宇轩不禁皱了一下眉头:“馨兰,别收拾那些破旧东西了,明日我们还要现寻房子租,到时简单买一些实用的物件儿就好,进来歇歇,表兄问你,三亩地加上这房子,买主给了多少银子?”

“一共给了二十两银子呢,买主听闻咱们家的处境后十分同情,就给了整数,好善良的买主,表兄,等日后我们若是发达了,一定要记得回来看看人家……”馨兰没有停止手中的动作,继续收拾着那些在她眼里当宝贝似的家当。

“什么?才二十两银子!那么少……”何宇轩瞠目结舌,至于馨兰后边说了什么,他全都没听进去。

何宇轩翻了翻眼睛,叹了口气,二十两银子够干嘛的呀?看过n多古装戏里花钱都是一锭银子或是几十几百两的花,清朝的地产就这么不值钱吗?三亩地加上一个房子才二十两银子,能活几天!

“馨兰,这么点银子咱不卖了,表兄再想其它法子。”何宇轩依着墙,失落的望着棚顶。

“二十两银子不少了呀。”馨兰扶在门边儿歪着小脑袋朝屋内的何宇轩说着,“我不知道硕海表兄在盛京是如何生活的,平常百姓人家,馨兰从小到大都没见过家里有过二十两银子的时候,这些银子我们租了房,再给家里和表兄添置一些必要的东西,剩下的节省点儿花,足够你我二人活两年的。”

“哦?呵呵。”何宇轩若无其事的一笑,心里却吃惊不已,二十两银子竟然可以够两个人活两年的,难怪馨兰这么开心。

“馨兰,现在买一头猪需要多少银子?”

何宇轩是个现代人,他的才思敏捷岂是古代人能比的,不知道清朝银子的购买力,他可以借物儿来衡量。

馨兰想了一下回答道:“眼下没几个月就快过年了,猪肉价已经开始涨了,现在大概要四百文钱才能买下来吧。”

“啊……?四百文……?”何宇轩目瞪口呆的伸着头看向门口走来走去的馨兰,他万万没有想到,这时候生活中的银子价值竟然跟自己在电视电影上看的是天壤之别!电影也意淫?差点骗死人!

他忽然想起《红楼梦》里刘姥姥第一次去大观园,贾母给了刘姥姥二十两银子,刘姥姥千恩万谢的回家过年了,说这足够他们一家四口生活一年的了,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时,贾府给了刘姥姥一百零八两银子,说够刘姥姥买十五六亩良田的了,日后终于可以衣食无忧了,看来这二十两银子他和馨兰两人解决完生活困难后,剩下的银子他们俩活一两年肯定是没问题了。

何宇轩压抑着心里的惊喜,继续追问道:“那米呢?怎么卖?”

馨兰并没对何宇轩的问题而感觉意外,反而为哥哥心系家务事而感到高兴,爽快的回答着:“我刚刚买了一点儿白米是每石九钱二分六厘多,这已是不错的白米了,其实呀,好坏都是一样吃的,能节省些就节省一些,若不是表兄身子不舒服,馨兰一个人就买八钱多的下等白米已是很好了。”

何宇轩不知道这“每石”是什么东西,也不用管了,大概就是古代常用的计量单位,跟现代的斤一样吧,他头脑中现在琢磨的是二十两银子值多少文钱的问题,可想来想去也衡量不出来,干脆直接问馨兰吧,好在他原是从盛京而来,各地银两价值与购买力不同,馨兰也不会怀疑他什么。

“馨兰,现在货币兑换是否有变化?一两银子大约换多少文钱?”何宇轩大着胆子问着,但语气却十分的平和镇定,闲聊家常一般的亲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