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非洲穿越》第三章 普罗米修斯飞船有难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普罗米修斯飞船上两个迷失在地堡的探险队员有难了。地堡外正在经历一场排山倒海的沙尘暴袭击。沙尘是象雪花一般的粗粝的硅沙,说明这个外星球上什么都与地球不同。但有一点不难看出,那就是这颗外星球上那个神秘的地堡周边的地势地貌象神了东非大裂谷。所不同的是天际线呈现的景象不同。东非大裂谷的大地直接天际,天际之外是浩茫的天空,而这里辽阔的山谷,远天之外却悬挂一轮泛发着金红色光彩好像触手可及的星球。它的灵感或许来自东非大裂谷,但远比他苍凉、壮美。高山摩天,深堑如渊,谷地宽广,天边一轮星辰如画。现在,地堡内两个探险队员正处在生死关头。他们战战兢兢摸索着寻找走出地堡的门道却误闯进入一个堆满容器的厅堂。那些容器像极了古埃及人储藏木乃伊的瓮棺,尘封已久,但两个人的到来打破了这里的静寂。空气里些微的震动,脚步与地面轻微的触碰,都在刺激着某几个容器少许溢漏在外藏身粘稠液体中的神秘生物,它们好像就等待着这一天到来。一开始,两个队员不以为意,还好奇地注视着在粘稠液体蠕动的小虫儿。不料小虫儿转瞬间膨大到海鳗般大小,其中一个船员童心大发,凑近脸,还想逗弄逗弄这个古怪的小家伙。就在他伸手想去拨弄一下的时候,小怪物电闪一般缠住了他的胳膊。他恐怖地叫喊另一个船员帮忙,另一个船员用刀斩断了小怪物的身子,不料小怪物斩断的身子喷出一股液体射到帮忙船员的脸上,尽管戴着宇航面罩,也抵不过液体的腐蚀,转瞬间,宇航面罩连同里面的整个脑袋被消融于无形,而另一个船员也在撕心裂肺极度恐惧的呼喊声中,眼看着小怪物钻入他的宇航服、钻入他的身体,再从他的嘴里钻出,任凭他们怎样挣扎,终是难逃噩运。一场杀人于无形的屠杀就这样来去急促,戛然而止,暗昧的地堡重归于死寂。与此同时普罗米修斯飞船上的其他探险家也在经历一场离奇的生死较量。

真实行走在东非大裂谷谷底的大地上却让人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在东非大裂谷谷底一切都是那么原始而与众不同,毫无植被、沙石满地的蛮荒原野,和草木稀疏粗旷的草原交织在一起。一边是荒野,随风扬起的沙尘不时地形成一个一个微型的龙卷风——沙尘先从地表卷起,而后旋转着喇叭花样地升腾到空中。一边是草原干黄的草地上一群瘦削的牛在缓缓移动。这些牛由于背脊上隆起一个肉瘤而略嫌丑陋。在它们身后是一根木棍永不离手的牧人。他们身上裹着一块红布,暴露在外的黢黑的皮肤在炽热阳光炙烤下,整个人身,好像透空一样,消失在空气中,只留下一团闪耀着的红色,跟随着牛群在草原上飘忽。时值旱季,接地连天的草原草色萎黄而稀疏,不时可看到干涸的溪流留下的一道湿痕,刻划在草原上。每年一次的干旱,是这里万物必须忍受的煎熬。这种一年当中只有旱季、雨季两个季节的、典型的热带草原气候带来的严酷现实是,生活在这里的每一种生物必须活着挨过一年当中至少五个月的旱季才有机会迎来雨季。一俟雨季到来,万物复苏,犹若春天的礼赞。这时候你才会恍然大悟,那赤日下牧人驱赶的牛群,吃草已是奢望,重要的是能够在不远的远方找到一处水源,消解极度的干渴。当一簇簇龙卷风平复下来,点点牛群和牧人身上闪耀的红色消失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时间好像静止了,尽在眼前的是一幅旱象遍野的景象,苍凉而凄惨,静悄悄的,笼罩在一种原始的静谧当中,好像自从开天劈地以来这里从来没有什么重大的事情发生,也少有人文地理遗迹。但随着向谷底腹地的深入,苍凉的大地却渐渐显出了它的宏伟。在这片“上帝”之手撕开的裂谷,只有深入目力所不及的地方,才能体验到这个由宇宙的伟力、严酷的气候和亘古不变的时间带给你的一次又一次的惊喜。湖光潋滟,不大的水面,岸边是成片的暖棚,他告诉你的是一个现代的故事。这些由荷兰人建造的暖棚正在生产着向欧洲出口的花卉,主要品种是色彩斑斓的非洲小菊。驶出湖区,爬上一片高地,起伏延展,不止于十数公里,覆盖其上的是厚实的草甸和虽然稀疏却郁郁葱葱的树木。这是英国一位爵士早年购买的土地。肯尼亚政府多次与这位爵士的后人商洽购买这块土地用以开发农业,土地的主人不知何故坚拒不售,情愿让这块无论从植被还是土质都再典型不过的东非草原,在风雨烈风中保持原样,继续向路人述说着草原原始生态的摸样和殖民时代的故事。一路奔驰,总是这样,时而是荒漠的土地,时而是草木稀疏的草原。当一片地接远山的大地再次展现眼前时,稀疏的树木间突然现出一群斑马的身影和红衣牧人们的牛群混搭在一起,悠然地漫步于草场,这时候,一幅野生动物和人畜共处一处悠游于山林草地的画图浑然天成,不由你不惊喜地欢呼。事实上,在这道纵贯千里的高山裂谷谷底,天接着地,地接着山,山山之间,草原广布于野,大小湖泊星罗棋布。地势山川,飞禽走兽,在在诉说的,都是同一个故事,一个关于地球和人类起源的故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