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康熙剩世》第六章 遭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睡觉之前,陈家家人来报,说是没有草料喂马,李满江这才想起来,本来这马车就不过是伪装,也没准备赶远路,左右不过是几十里地的事情,昨天早上出的时候,那家农户专门喂了个饱饱的,临走还塞了小口袋干草和黑豆之类的,生怕饿着了这大牲口,毕竟李满江虽然出的是高价租用,也交足了押金,可是并没有说要买不是?庄户人家,牲口也是不小的财产,干活拉车全靠它呢!

结果李满江的走私三人组莫名其妙遇到一场大雾就到荒郊野地,迷路了。契科夫和比尔科夫在林子里看见远处的火光,以为是有人家,结果饿昏头的两人不等李满江喂好马,就先去买吃的借宿,等李满江喂了马之后再过去,半路上就听见了五连的枪响,心知不妙,结果竟然是大大的不妙,居然这一场大雾之后,就穿越了数百年到了这康熙年间。

而这个时节,虽然已经是四月,可是天上仍然在下雪,早前打猎的时候,李满江倒是看到了林间空地的嫩草,不过那东西喂马可不好。

李满江出身农村,虽然重庆农村不兴喂马,可是也养牛耕田不是?要知道,哪怕是牛,吃了带露水的青草也可能腹胀生病,更何况是比牛更难伺候的马。

想了想,李满江问那个陈家人,没有干草,大豆玉米行不行,陈家人说,自然没问题,只是要用水煮软,免得马儿消化不良。而且光喂粮食,对于这种驮马来说,实在是浪费了点。李满江说,条件有限,只能先这么办了。

于是打开麻袋,倒了一些玉米,又新开了装着大豆的袋子,倒了一些大豆。几个陈家人忙活了半天,才把这二十来斤粮食煮好,给五匹马喂了。

其中一个多嘴的还感慨,这年月,马比人还精贵,一天就要几十斤,谁家也没余粮啊。

李满江听了,也觉得这是个问题,却暂时无法解决。

第二天继续往东走,到中午的时候就到了一条河边,没有渡口,河上面还不时飘过没有化开的冰渣,李满江看着这一大群人,也不敢贸然渡河,要是有人沾水没有及时烤干,说不定就会烧感冒,在这个没有抗生素退烧药的时代,李满江也不敢托大,思量了一下,决定往河的上游走。毕竟,越到河的下游,就越可能接近官府的统治中心,对于他们这样一群身份尴尬的人来说,可不是什么好的选择。

既然有的河流,在这平原地区也好走了许多,昨天晚上的时候,雪已经停了,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今天的天气比昨天更冷了一些,寒风吹过,有如刀割。李满江见陈家人都是衣衫褴褛,比较单薄,女眷和小点的孩子脸色都冻得青了。

于是李满江决定先在原地煮点热饭吃,补充一下大家流失的热量。

这个时代,除了官宦地主,一般都是两顿饭,毕竟普通人家没有那么多粮食。李满江的决定让众人一阵高兴,加上经过陈向进和张耀祖的口传播出去的关于李满江的来历的说法,让陈家人心里更加安心,各个忙碌生火找柴的人经过他身旁的时候,都衷心的鞠躬招呼道:“爵爷。”

李满江对这个称呼也有些意外,不过他没有也不会去阻止他们的尊敬。这个时代的人等级观**深入人心,自己的“爵位”虽然不是中国的,可是毕竟是一国的“爵爷”,对于这些普通老百姓,还是很有威慑力和神秘感的。

没过多久,张耀祖慌慌张张的骑马跑过来报告说:“司令,爵爷,大人,不好了,西面来了一群人,都骑马拿刀的,恐怕来着不善啊。”

李满江一听,连忙把两把五连拿出来,统统装满弹仓,上膛准备,一边让陈向进组织好家人,到马车后面躲藏。

干好这些,他才问起张耀祖事情经过来。

原来李满江决定扎营煮饭,陈家人都四下忙碌生火的生火,打水的打水,捡柴火的捡柴火,他却无事可做。为了不让李满江对他有什么看法,毕竟他现在的唯一依靠就是李满江了,于是他请示李满江,说是为了避免陈家人在野外被野兽伤害,他去四下巡逻,驱赶野兽,保护大家的安全。李满江自然没有意见,于是张耀祖就骑马四下闲逛。

就在他登上附近的一个小土丘的时候,却意外现西面几里外远远的过来了一群人,有的骑马,有的步行,远远看去,还有武器的反光。

张耀祖虽然不太成才,不过毕竟算上官府中人自然知道这辽东地界,除了州府县城附近比较安生之外,荒郊野地的强盗马贼可不少。

这些人多则几十人,少则十数人,打劫行人,杀人越货的勾当干得着实不少。

他们当中有蒙古流窜过来的马贼,也有贫苦的破产牧民,更有山里的索伦族野女真,汉人逃犯之类的更是主力。这些人组成了东北的江湖,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外号,匪号,花名,有的土匪马贼团伙,历史甚至能追溯到努尔哈赤起兵之前,更多的是,被清军大败的明君溃兵,以及其他各色人等,不少团伙甚至直接就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在活动。

不过旗号如此,干的时候却都是打家劫舍,并不敢真正的杀官造反。加上东北地广人稀,前明东北还有几百万人的时候,荒野山林也到处是可以藏身的地方,更何况,努尔哈赤叛明起兵之后,辽东大加杀戮,死于战乱的人不计其数,而清军入关之后,更是带走了大量人口,东北地界特别是辽河以北,走上几十里不见人烟也大有可能。直到康熙42年,进行统计的时候,东北人口大约15o万,其中汉人约百万之众,其次是蒙古人,再次才是旗人,以及无法统计的山林野女真,索伦各部等。东北苦寒,人口繁衍不易,依靠自然增长幅度十分小,这时候康熙七年的情况,大约也和几十年后没有区别。

话扯远了,再说这张耀祖。

张耀祖看到那群人走的稀稀拉拉,显然不是官军,而这么一群有武器的人,出现在这个并非大路附近的地方,看样子还是朝着自己这边来的,他自然怀疑是冲着自己一行人来的。

于是吓了一跳,赶忙回来通知李满江。

李满江听了张耀祖描述,断定来人是乌合之众,心里放心不少,自己有来自未来的连大威力猎枪作为秘密武器,加上陈家的青壮,胜算还是十足的。

于是笑着对张耀祖说:“耀祖啊,这次你干得好,果然不愧是世袭武官出身啊。很好,很好。等下解决了那群乌合之众,司令我有赏。”

张耀祖兴奋的涨红了脸,还好知道这时候不是拍马屁的好时候,要不早就阿谀如潮了,其实他起初也是犹豫了一下的,毕竟对方势大,而自己这边除了李满江和自己以外,都没有什么训练。不过在联想到李满江子弹连不止的火铳(张耀祖不知道李满江的猎枪只能五连,他的伙伴没有机会试出那个极限,而他自己也没有勇气,所以他天真的认为,李满江的“火铳”是西洋神器,子弹无穷)和那能把人打成破布的巨大威力,却又有了信心,所以才有了勇气回来报信并且和李满江“共同对敌”。

没一会儿,陈家人都被聚集了起来,妇孺都被安排在河滩附近隐蔽处躲藏,而张耀祖被李满江授命,挑选三个青壮和自己一同迎敌(因为只有4把腰刀和4匹军马,李满江拉车的枣红马不再考虑中)。

张耀祖在投靠李满江之后第一次获得了支配人的权利,十分高兴,立刻在陈家人当中挑了三个会骑马身体健康的青壮,这三人本来还不情愿,这自然很正常,在农民观**里,当兵打仗可不是好差事,不过这些普通的农民闹不清轻重缓急,陈向进作为陈家家长,又曾经读过书,中过秀才的人,自然明白陈家的处境目前已经是和李满江绑在了一起,跟着李满江,至少他现在看来还有足够的武力,却不显得暴虐,对手下还不错,并且李满江出手大方,颇有资产,同时还是外国的“爵爷”,自然就比那些个马贼强盗好了不知多少,要是李满江被马贼杀了,自己这些人最好的可能就是被裹挟进去,以后沦为盗匪,最坏的结果,自然就是和李满江徇死了。

于是陈向进拿出族长和宗族的威严,对三人又是严厉呵斥,又是好生劝说,三人只得拿上腰刀,骑上骏马在张耀祖的带领下埋伏在林中。

李满江见这边耽误了许久,最终都安排好了,那边的人居然还没到来,心中更是鄙夷那群不知道目的的乌合之众。于是把又检查了一遍两把猎枪,看了看别再靴子里的匕,确认无误之后,把其中一把猎枪插别在风衣里面,双手端着另外一把五连走出了树林,向不远处仍然稀稀拉拉乱成一团的马贼走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